“数字灭火器”破除消防中介潜规则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23-11-22

 杭州市临平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部门达成监督治理共识。

“花钱能买到‘合格报告’,不少人都知道。”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检察院在提审一起火灾事故案的犯罪嫌疑人时,其供述引起办案检察官的警惕。一起火灾的发生,竟是虚假消防检测报告在掩盖隐患,而此类违法现象竟成了业界“潜规则”。

该院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该案中,消防设施未起效是火灾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而该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竟是虚假的——出具该份报告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确实存在,但承接该业务的检测员在收取了1500元服务费后,未经实地检测就出具报告,帮助该场所在验收环节蒙混过关。办案检察官将目光集中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这一特殊的中介组织。经走访调查发现,自2019年消防执法改革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制度以来,浙江省消防从业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原来只有100余家,现在达到近700家。

“机构数量激增、鱼龙混杂,行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利益驱使下,低价恶性竞争、注册工程师挂证、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安全评价流于形式,埋下隐患。”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黄剑说道。

检察官走访了解到,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已部署消防技术服务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积累了机构、人员、项目等从业各环节的数据,并对违法次数较多、从业能力和服务项目数量不匹配等机构及时预警提示。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与消防部门全面合作,进一步梳理出机构的多种异常情形,如被行政处罚后更名“换马甲”经营、检测费用低于实地检测成本,接受委托出具报告时间过短等,据此确定异常机构的排查规则,形成异常机构数据库,再根据依法构成犯罪的情形,从上述数据库中找出监督线索。

消防中介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类案监督模型在浙江省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上建成后,汇集了全省相关数据51万余条,精准排查出异常机构479家,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线索500余条,覆盖全省11个地市。

“根据办案发现的问题和数字监督模型排查出的线索,我院强化问题源头治理,推进社会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有序发展。”该院检察长高翔说。浙江省检察院根据该院层报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向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制发检察建议,针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违规的行业乱象,建议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督促相关机构及从业人员严格依法执业,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隐患,“蓝光”专项行动由此正式展开。在这场针对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联动治理中,刑事打击和行业治理双管齐下,监督模型的数字化规则被转化为消防部门监管预警规则,在协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自专项整治以来至10月底,浙江省各级消防救援机构共查处不具备从业条件的机构33家,出具虚假报告机构15家,受案办理行政处罚145起,罚款231万元。对违规“挂证”和在虚假报告上签字的27名注册消防工程师给予注销注册、三年内不得执业的处理。4家涉嫌犯罪的机构被移送司法处理。

“消防安全事涉各行业、事关千万家。办案的节点并非监督的终点,我们还将继续深化行刑衔接,从源头上破除行业乱象,让中介机构真正回归到消防服务中去。”浙江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王宪峰说。(范跃红 陈萍 韩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