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以“牢记嘱托踔厉行 立法护航无障碍”为主题的无障碍环境法治大讲堂第二十六讲(联通站)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举行。会上,中国残联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河南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张银良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广泛运用,残障人士、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数字鸿沟”“服务赤字”,这些都对无障碍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无障碍”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从国际上看,加强对残障人士信息无障碍权利的保护与救济,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消除残障人士与普通人之间“数字鸿沟”新的立法潮流。信息无障碍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平等”,让无论是残疾人、老年人还是健全人都能在正常情况下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二是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群体,利用信息化手段消除社会群体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等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数字力量正以独特魅力让特殊群体生活的每个镜头都熠熠生辉。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持续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共享科技进步、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创造“无碍”环境,努力消除特殊群体与外界的“数字鸿沟”。
如今,信息无障碍的旅途越走越宽广。
基础通信服务更有温度
在信息无障碍方面,基础通信运营商始终走在前列,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搭起数字“连心桥”,切实履行央企责任,为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便捷、更友好、更智能的信息服务,助力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智能机器人客服沟通不畅?基于“银发族”在通信生活中的难点、痛点,中国电信客服电话系统通过大数据及智能分析,可第一时间识别老年用户,优先接入“尊老专席”人工服务,快速响应老年用户宽带故障报修、呼叫转移设置等需求。针对业务办理,中国电信积极探索远程柜台服务场景应用,设立“零跑使者”专席,通过人脸识别、截图交互、文字交流等无障碍形式,指导特殊人群在线办业务、排故障,实现足不出户便捷办理。电信营业厅APP也有变化,主要页面和功能设为大字体模式、放大主要功能的可操作区域、适配手机系统的语音读屏能力等一系列举措,让银发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中国移动也在不断创新信息无障碍服务,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体验。例如,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体育直播场景中实现了智能双语字幕的行业首创商用,为用户提供了普通话、粤语、闽南语、英语等多种语言选项,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观看赛事解说。中国移动还在世界杯足球赛直播场景中实现了智能字幕与数智手语主播的实时联动,为听障用户提供了无障碍观赛的新模式。
除了信息无障碍的“软环境”,“硬科技”也有温度。为促进听障人士信息无障碍沟通,中国联通打造了首款听障人士专属的无障碍通信产品“联通畅听王卡”,通过AI语音技术实现听障人士与健听人的正常交流,帮助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通话交流;自研导盲避障手环,将超声波监测信息通过马达震动或者蜂鸣器输出,以此提示躲避障碍,帮助盲人顺畅出行;面向视障群体,研发集视、触、听等多类型感知于一体的盲文数字化智能设备,涵盖学习、阅读、公共服务三大核心应用场景,让阅读丰富每个人的生活。
基础通信运营商在信息无障碍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为不同群体提供了更多元化、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服务,展现了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也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无障碍应用加速涌现
近两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发展迅速,除了多个无障碍相关法规得到制定实施外,无障碍领域内也涌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秀科技成果。
在互联网成为生活必需的时代,视障群体也有着迫切的网络表达需求。为帮助视障群体“看见”输入功能,讯飞输入法小米定制版实现了打字面板、功能面板震动反馈且同时语音提示。为进一步丰富表达,还适配了Emoji表情的无障碍发送功能,当点击Emoji时,能播报表情名称以及位置。语音输入功能中内置23种方言识别,方便带口音或说方言的视障群体,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义无障碍输入方面,讯飞输入法小米定制版内置藏语、维语、日语、韩语键盘,打破障碍交流无形的“墙”,真正实现信息沟通无障碍。
面向听觉辅助,vivo发布了vivo听说、无障碍通话、声音识别——婴儿哭声监测功能,推动科技解决听障用户最核心的需求,帮助听障用户接收信息及实现互动沟通。其中,vivo系统搭载的无障碍通话功能,可以保障听障用户在接打语音电话或视频电话时,实现实时语音内容文字化、实时文字内容语音化,真正为听障用户架起一座与外界顺畅交流的桥梁。
而对于重度肢体障碍或特殊肢体障碍人群,探路者研发了适应肢体障碍、操作不方便、渐冻症患者等特别需要人群在康复训练或者正常生活中使用的头控鼠标。这一鼠标能够应用于动作识别,而识别技术需要足够稳定和灵敏,才能为用户带来顺畅无阻的体验;此外,人体动作识别需要足够通用,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照明条件。为此,探路者通过编小瞬时视场来提高红外跟踪器的探测灵敏度,有效处理角误差,使指针追踪精度大幅提升,在实现自身技术突破的同时,帮助千万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自由地生活,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更好地融入社会。
除此之外,面向“银发族”,星兴万物研发了悦聆关怀备忘录,可以录入备忘录,实现对健忘老人具体事项的到点提醒播报;各大APP都上线了长辈模式,采用大号字体及高对比度色彩模式,并进行全流程细节改造,让老年人看得更清楚、用起来更简单。
目前,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产品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信息普惠短板加快补齐,关注无障碍社会氛围初步形成。但同时,信息无障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久久为功,将专项行动转化为长效机制,在数字包容的路上,齐心发力,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信息无障碍讨论渐热 立法立规日趋完备
信息无障碍,政策先行。在数字时代,残障人士的信息无障碍权具有特殊重要性,是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交往、充分享受经济社会权利的前提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残障人士信息无障碍权利的保护与救济、加快信息无障碍政策法规制定,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弥合残障人士“数字鸿沟”的必选项。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李静认为,残障人士信息无障碍权在法理基础上借用了物理环境无障碍的平等服务理论。信息无障碍被认为是残障人士无障碍权利在适用范围上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的一个横向拓展,旨在确保残障人士获得与普通人平等的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服务。
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心系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高度重视其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其对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残疾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其中特别对信息无障碍作出详细规定与说明,包括鼓励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学习教育、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音视频以及多媒体设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制造者提供的产品,应当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时,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语音、大字信息服务或者人工服务等。
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同时,针对目前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产品、网站、APP时遇到的困难,工信部先后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截至目前,已指导1735家(个)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比如,一些地图类的APP推出无障碍导航功能,帮助残疾人尽量避开台阶、陡坡等障碍物;一些出行类的APP上线“一键叫车”功能,方便老年人独自外出时打车。
避免技术标准成为新的社会壁垒,确保在数字技术和产品中充分纳入残障人的无障碍需求。李静表示:“消除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之间的‘数字鸿沟’,确保信息时代社会整体的融合发展和共同进步。”有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口绝对数量大,目前有8500多万残障人士。接下来,加快完善政策法规,给残障人群铺设好信息通路,将有效助力残障人士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其生活也会越发便利。(李跇 赵乐瑄 吴皓琨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