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中国家庭数字化发展报告(2022)》成果分享会举办
11月26日,由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主办的《中国家庭数字化发展报告(2022)》成果分享会在广州大学举办。本次分享会共有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会,共商新时期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之计,助力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据介绍,《中国家庭数字化发展报告(2022)》是在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背景下,以全国性大型抽样调查数据为支撑,首次从家庭视角对我国数字化发展状况的基本刻画。调查中,项目团队围绕智能手机对家庭收入、支出、就业、娱乐等行为的影响,在2021—2022年累计完成全国29个省、149个市、267个区县 22027户家庭的入户访问。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助力乡村振兴、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分配差异、智能手机改变支付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智能手机赋能家居生活、智能手机与借贷、投资行为、手机应用与信息安全担忧、家庭数字化水平与数字鸿沟等七大部分。
《报告》指出,智能手机显著改变人们的支付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75.54%和66.54%的受访家庭认为手机可以替代钱包、银行卡等支付工具,62.14%和53.08%的受访家庭认为手机可以替代电视、电脑等信息传输工具。
通过构建家庭数字化指数来看,相比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家庭数字化指数相对领先。在数字化的地域差异上,随着个体受教育水平增加,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家庭数字化指数差距越大。随着不同区域人均GDP的增加,城乡家庭数字化比值增加,反映城乡间数字化差距很有可能将继续增加。东部和其余地区之间数字化差异也有拉大趋势。
数据显示,手机信息安全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担心信息安全的受访家庭达64.41%。使用智能手机的个体中,66.47%的个体担心数据安全,在各类使用活动中,网络聊天、网购、阅读新闻增加的信息安全担忧最严重。此外,80%的家庭支持生活智能化和生产现代化。学历越高的个体对手机促进生活智能化的认同感越高。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张勋教授提出,可以通过物流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促进商品在城乡之间互联互通,发挥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更加关注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家庭的数字鸿沟问题。
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常务副社长王展祥教授表达了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儿童素质教育的忧虑。随着儿童认知的增加,智能手机连接室内摄像头可能会影响儿童对父母信任,数字经济发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值得思考。(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