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委省政府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意见
来源:吉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省委省政府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意见

2006-02-27 07:02:51.17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切实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提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竞相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二)振兴吉林必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利于我省发挥电子信息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有利于我省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和实现全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在我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迅速壮大全省经济总量。
   
    (三)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信息化工作在全省全面启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产业结构方面,占据主导产品地位的仍是附加值较低的中低档电子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大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较少;在所有制类型方面,外资和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偏小。二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不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省外、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四是产业总体规模不大,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没有形成。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首先,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高度重视,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我省具有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条件。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研究所等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光电子和半导体专家。这是我省发展信息产业宝贵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另外,我省还拥有长春联信公司、吉林华微公司、长春西门子公司和一汽启明公司等一大批汽车电子、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构造全面创新的产业格局,促进经济发展由“快走”变“快跑”。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经济、科教和政策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有吉林特色、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
   
    (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软件产品、系统集成、软件服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六)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战略,基本建成光电子、汽车电子产业基地。通过引进项目,资产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5户。到2010年,软件企业中年销售额10亿元左右的企业发展到1至2户,年销售额5亿元左右的企业发展到4至5户,年销售额亿元左右的企业发展到10户,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企业发展到50户以上。
   
    (七)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主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家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水平。
   
    三、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八)省发展改革委、经委、财政厅、信息产业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等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地和园区建设的产业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土地规划使用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开发和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要在税收、投融资政策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
   
    (九)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特点,制定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以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为重点地区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建设以长春市为重点地区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以吉林市为重点地区的电力电子产业园区;建设以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为重点地区的软件产业园区;建设以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为重点地区的新型元器件产业园区。
   
    (十)有条件的市、州,要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地政府应积极支持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外企业在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内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持一批重大项目
   
    (十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优势特色,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充足、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型项目。特别是要谋划2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通过集中政策支持和协调信贷支持,推动项目达产达效,使全省光电子和汽车电子的经济总量超过400亿元。
   
    (十二)优先发展光显示器件及其上下游产品、光电子材料及器件、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光电子、汽车电控单元、汽车卫星导航系统、汽车仪表、车用传感器、电力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新建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光电子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11个,新建汽车电子项目19个。
   
    (十三)软件产业重点支持面向汽车、冶金、电力、教育、工商、财税、金融、证券、电信、保险、粮食等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重点支持开发、生产信息安全、多媒体、益智型游戏软件;积极鼓励研发和生产嵌入式软件产品;积极鼓励我省软件公司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和承接国外大型系统在国内的维护业务;积极发展软件出口。
   
  五、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十四)鼓励企业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加强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通过商标品牌带动战略,把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到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来。
   
    (十五)企业要加快掌握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积极了解和参与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标准的起草和制定,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探索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自主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十六)省人事厅、财政厅、科技厅要积极制定和完善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鼓励政策,引导和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六、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
   
    (十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参与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建设。规划一批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建设项目,重点对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十八)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产品出口、资本运作、服务贸易为重点,大力开展对外经贸工作。支持出口企业通过跨国合作和跨国经营,提升企业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的地位和水平。
   
    (十九)积极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方针,落实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出口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战略规划,在大范围、广领域、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切实解决出口企业在产品报关、退税、融资、信贷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出口稳定增长。
   
    七、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二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财务、营销等各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与优化。以机械、石化、冶金、建材行业为重点,发展柔性制造和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技术,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努力在工艺创新、节能降耗、产品质量和更新换代方面取得突破。
   
    (二十一)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建立智能网络化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卫星遥感、遥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现代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加强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农产品监测、生产资料监管、农业科技、农村合作经济等应用系统。
   
    八、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产业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树立“用一流人才,办一流企业”的理念,加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和锻炼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和贡献精神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二十三)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研发基地为依托,逐步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尖端科研工作。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创造各种培训、研修和出国深造的机会,进一步办好各种类型的高级研修班。
   
    (二十四)加强高级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与联合开发,建立定期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多渠道、多方式联合培养人才。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智力产权制度,通过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股和期权等形式,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
   
    (二十五)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加强对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指导,鼓励企业通过选派员工出国培训、聘请外国专家讲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才培训水平。
   
  九、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十六)各市、州政府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二十七)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设立省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支持全省重点项目研发,并为国家专项基金项目提供配套资金。
   
    (二十八)省发展改革委、经委、科技厅在安排年度投资计划时,在基建、技改、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倾斜。
   
    (二十九)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鼓励风险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加强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的信贷服务,支持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专项债券或项目融资扩大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在安排贷款时,要简化贷款程序;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工商、税务等部门要适当给予照顾。
   
    (三十)对软件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1.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2010年底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2.新创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3.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对软件企业除应征收增值税的销售收入外,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加强组织领导
   
    (三十一)全省及各市、州要把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负责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建设、协调、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