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方案的通知
洛政〔2022〕3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6月21日
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一网通办、一网同享、一网统管”为抓手,推进“一网安全、一网协同、一网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现结合洛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定标准、聚数据、建平台、拓应用、抓提升、促发展”,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重点在管理体制、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建立以大数据驱动政务创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推进政企合作和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共用和业务流程协同,构建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实现从单一系统建设向大数据建设转变。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行政管理协同化水平,高标准打造洛阳“数字政府”。
(二)总体目标
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显成效、三年争领先”为目标,强化统筹,以市场化运作为抓手,全方位打造数字洛阳。实现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统筹运营,节省信息化建设运维财政资金30%以上;整合优化机构设置和审批流程,精减事业编制20%以上,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消除现有的26个网络孤岛、85个机房孤岛和1379类数据孤岛,实现系统上云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率超过90%,非涉密专网整合率达到100%。
——构建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网通办”体系。加快政务服务能力项目升级改造,优化升级统一受理、电子监察、好差评、统一用户中心、数据共享交换、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系统,促进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和推广便捷政务服务,建立个人、法人数据“画像”,推进高频事项一件事服务和全程网办,实现80%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构建以大数据中心为支撑的民生服务“一网同享”体系。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围绕群众对生活品质、全面发展、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以城市数据底座为支撑,提升医疗、教育、文旅等数字普惠服务发展,建成10个市级多业务协同场景应用,打造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最佳实践”。
——构建以“城市大脑”为牵引的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体系。完善“领导驾驶舱”,利用数字孪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感知城市运行状态,联动城市各类资源,建立贯穿事中事后的联动治理新机制,实现城管、交管、应急等不少于10个治理事项联动处置,加快构建集全面感知、深度分析、统一指挥、主动服务、智能运行、科学决策、联合监督、可信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网统管”体系。
数字政府实施效果对比表
序号 |
内容 |
现状 |
措施 |
成效 |
1 |
项目管理模式 |
传统项目立项模式 |
开展集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投资一体的审核论证。 |
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
2 |
建设运维 模式 |
市建239个系统由57家公司建设和运维,建设运维分散 |
组建公司,实现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统一建设、统一运营。 |
形成集约化建设规模效应 |
3 |
资金使用 |
各部门分散拨付使用 |
政务信息化资金进行统筹保障。 |
节省财政资金30%以上 |
4 |
机构整合 |
各部门机构分散 |
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信息机构。 |
精减事业编制20%以上 |
5 |
数据打通 |
数据烟囱林立,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
消除现有的26个网络孤岛、85个机房孤岛和1379类数据孤岛。 |
系统上云率90%,非涉密专网整合率达到100% |
6 |
数据共享 |
因政策限制、功能不全、来源单一等原因,共享率不高 |
通过构建共享共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有效汇聚、治理和共享。 |
信息资源共享率超过90% |
7 |
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提升 |
网上办事一体化服务水平不高,办事体验感不佳、获得感不强 |
补齐政务服务短板、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一件事”主题集成。 |
实现80%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 |
8 |
提升民生 服务能力 |
医疗、教育、社区、文旅、乡村等分头建设,群众感知和成效不明显 |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核心,推动数字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医疗、教育、文旅等数字普惠服务发展。 |
建成10个多业务协同场景应用,打造3个全国有影响力“最佳实践” |
9 |
提升社会 治理精准化 |
各部门分散建设、分头防控治理,数据未能有效联通,协同推进治理能力差 |
建立贯穿事中事后的“平急特”联动治理新机制,深化城市运营中心“观、管、防、处”能力。 |
实现城管、交管、应急等不少于10个治理事项联动处置 |
10 |
筑牢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
部分系统存在较大的隐患和漏洞,数据安全能力亟待提升 |
建设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多维联动、立体防护的“一城墙”。 |
系统防护、数据安全能力显著提升 |
二、基本原则
(一)顶层设计、总体规划。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运用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建立数字政府建、管、用模式,按照统筹规划、统分结合的原则,以数据为核心,实行统一项目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评价体系,着力提升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
(二)政企合作、集成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强化政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资金、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强调政府在规划引导、业务协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信息化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合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三)简政放权、便民兴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探索形成具有鲜明洛阳特色的服务型数字政府新模式,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整合资源、一网通联。统筹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现有电子政务资源及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资源、网络资源,着力打破政府信息孤岛,畅通政务数据整合渠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上接省、下联县区、横向市直单位全覆盖。有序推动政务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先易后难,分类别、分阶段推进,确保实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
(五)安全为上、自主可控。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思想,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形成实战化、常态化、体系化、生态化、自适应、可扩展的一体化防御能力,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坚持技术自主可控原则,采用国产密码技术和产品,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定期评估”。
三、主要任务
按照“一局一中心一公司”的数字政府管理运行架构,改革创新数字政府运行体制。成立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和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政数局)。“一局”:在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政数局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政务信息系统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一中心”:成立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营中心),履行政务信息化项目的技术审核论证,负责大数据平台运维管理、数据归集治理和网络安全防护,并为市直部门政务信息化工作提供数据服务保障;“一公司”:依托现有市级国有融资平台组建数字政府运营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承担市级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总集成、迭代更新、运维和数据运营等任务。
以“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城墙”为统领,形成数字政府建设大格局。“一朵云”:建设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推进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彻底打破信息孤岛;“一张网”:优化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结构,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统一网络体系;“一平台”:构建我市数字政府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大中台”架构,统筹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实现政府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一城墙”:建立覆盖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的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打造保障数字政府安全运行的坚固城墙。
(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
1.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体制。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行政主管机构,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主要职责为:负责数字政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建设管理和指导监督工作;组织编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市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论证、立项审核,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建设运维资金具体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负责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统筹、收集、汇总市直单位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编制工作任务清单,向运营公司提出工作任务;负责数字政府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县区电子政务工作。
2.严格非涉密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市政数局按照集约化建设原则,对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程序进行严格管理。一是制定建设计划。由市政数局牵头负责,每年对市直各单位拟实施的非涉密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审核论证,编制市本级政务信息化项目中期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纳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对未纳入年度计划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资金。二是严格项目审批。由市政数局牵头,组织发改、财政等部门及专家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投资开展审核论证,审核论证意见作为项目审批依据。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市财政设立政务信息化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由市政数局根据政务信息化项目计划安排使用,避免重复建设,运维、服务经费由市政数局按照规定程序拨付运营公司。四是严格项目过程管理。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服务合同后,应向市政数局报备正式合同和建设方案;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单位会同市政数局、发改委组织验收,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电子政务项目,市财政不予资金保障。
3.强化市县电子政务能力建设。一是推进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市直各部门根据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系统整合共享清单,统一接入到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二是加强与省、县区数据共享对接。市政数局统筹推进市级平台与国家、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加强市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由市级统建“一朵云、一中心”,各县区不再重复建设,市平台统一提供支撑。对于“一网通办、一网同享、一网统管”等场景应用,市、县区两级共建,市级负责平台搭建、数据治理对接和基础应用支撑,县区可利用统一的数据资源和开发工具,完善应用体系建设,开展个性化特色应用创新。三是优化县区机构设置。指导各县区参照市级数字政府模式,依托其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机构作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行政主管机构,承担各县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规划和标准制定、政务需求梳理提供、监督管理等职能,配套完善规划、项目、资金、评价管理等工作机制。加强县区政务信息化工作力量和协调能力,构建统一领导、统筹有力、上下衔接的全市政务信息化组织体系。
(二)推动建设模式市场化创新
1.成立运营公司。以国晟集团下属弘义智慧城市公司作为全市数据资源的运营主体,承担市级数字政府建设项目总集成、迭代更新、运维和数据运营等任务,由市财政出资适当增加弘义智慧城市公司注册资本金,6月底前,完成公司增资、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核心业务团队组建等工作,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工作,为数字政府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运营公司定位为数字政府建设综合服务商和大数据开发商,主要承担数字政府投资、建设、运营职能,开展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以及创新应用等业务,为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具体负责以下事项: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市大数据中心等数据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和数据资源交易;数字政府项目建设,全市数字政府项目投资、建设和运维;牢固树立“集成创新”理念,与信息化头部企业进行股权或技术合作,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维,在项目建设中积极融合头部企业技术优势,带动本土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运维支撑,运营公司在各项目建设单位设立现场运维团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数字产业发展,全市大数据、信息产业经济信息咨询和投资开发、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建设投资运营。
2.与其他优秀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弘义智慧城市公司根据“数字洛阳”应用场景的建设需求,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与华为、大华、阿里、腾讯、360公司、豫信电科、三大运营商等信息化企业开展资金、技术、人才合作,在智慧城管、交通、文旅等领域发挥各企业特长,为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和支撑,最终形成“1+N”的数字政府运营体系。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与头部企业合作契机,孵化本地信息化产业,吸引广大技术人才来洛发展,带动我市技术团队整体能力提升。
3.建立政企合作运行模式。一是政府独立投资。对于公共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经济效益小,但社会价值较大的项目,由市财政投资,按规定程序交由运营公司实施;二是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对于具有服务性、效益性,且可以市场化投资运营、经济效益大于投资成本的项目,由运营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三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对于具有公共性、公益性,且可以市场化运营、经济效益与投资基本持平的项目,可采取政府与运营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模式,政府提供相关的扶持鼓励政策并提供引导资金,运营公司负责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建设和运营;四是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对于具有技术性、安全性、公共性的项目,采用运营公司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
4.完善日常协作工作机制。出台规范政企合作关系的具体制度,厘清市政数局、市直单位、运营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分工,制定风险防控管理措施,明确对运营公司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政企协作提供长效保障机制。市政数局会同运营公司及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需求,市直单位负责提出部门业务系统的具体功能设置需求,三方共同研究制定基本规范和建设标准,确保系统建设管理全流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通过第三方评估、专业机构评定等方式对运营公司进行综合评估,合理运用评估结果进行激励。
建立政企协作会商机制。市政数局与运营公司定期召开会议,就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进行会商,重点加强对重大项目需求分析、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等关键环节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系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沟通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共同制定网络安全、系统运维、公共服务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分工及工作流程。
市政数局派员驻场运营公司工作。加强对运营公司日常运作和项目评估、立项、实施、运营、验收等方面的指导,规范项目立项预算、成本核算、效益评估,及时沟通协调日常工作,跟进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确保运营公司按政府需求及有关规定推进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政府投资有效性。运营公司提供现场运维和技术保障服务,主要包括运行环境维护、系统优化改造维护、业务辅助运营服务等,并对系统故障类需求实现即时响应。市政数局会同市直单位、运营公司加强对运维团队的日常监管,每年对运维的服务质量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与薪酬挂钩。
(三)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1.打造统一安全的云、网平台,实现资源集约共享。不断更新升级智慧洛阳云平台,提高云平台的资源控制和数据流控制等支撑能力,提供动态、高效、可扩充的云资源服务。整合各级数据中心资源,以智慧洛阳云平台为依托,为全市提供计算、存储、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组件服务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任务调度、数据交换等应用服务。构建融合互联、安全可靠的“一张网”,优化电子政务外网结构,持续推进网络提速和升级改造,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支撑。
2.推动政务系统迁移上云,实现系统集中部署。加快政务信息系统向智慧洛阳云平台迁移,推进各部门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和融合互联。对于拟新建的政务信息系统全部上云部署,编制数据资源目录清单,推动数据资源向云平台汇聚,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和安全保障等共性基础资源集约共享。制定切实可行的迁移入云计划,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个迁移一个的原则,逐步实现市直各部门业务系统整体迁移到智慧洛阳云平台,实现资源汇聚和数据汇聚。
3.构建共享共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有效汇聚、治理和共享。通过建设数据湖仓、数据汇聚治理、基础工具平台、安全体系等基础功能模块,完善全市数据标准体系,推动各级、各部门数据向大数据中心汇聚,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有效解决归集数量少、数据质量差、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间的数据协同共享和全市数字政府应用场景的共享共用。同时,对市场化公共服务类数据进行有效对接、收集,破解数据协同难、运用难等瓶颈,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和分析对政府管理决策的辅助作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4.实施“百项堵点”疏解工程,实现系统一网通联。依托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能力,开展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针对公安、民政、社保、教育、卫健、不动产等部门系统对接难、共享难问题,梳理堵点,通过接口开发、数据治理等人工或技术手段,实现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强化电子证照应用、减少证明材料,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四)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1.成立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营中心)工作机构。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由市政数局牵头,整合各部门信息中心力量,组建大数据中心工作机构,主要承担以下职责: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政务大数据的汇聚管理和应用;负责为市直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运维管理提供服务和保障;以数据的汇聚治理、流通交易、开放应用为主线,履行数据赋能、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等职能,做好城市运行状态监测分析和预警预判。
2.建立城市运营联动工作机制。以网格管理数字化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手段创新,针对城市管理、交通运行以及安全生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建立平时、特殊、紧急三种情况的“平特急”城市运营联动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平时负责日常管理调度,特殊紧急时通过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为领导层提供一站式移动决策指挥支撑,实现全市统一指挥、整体调度、快速反应,形成“一体化”智慧指挥、“一站式”智慧服务、“一张网”智慧管理。
3.建设城市运营指挥平台。聚焦城市治理堵点,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入手,整合经济运行、城管、交管、应急、疫情防控、环保、文旅、网格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资源,建立基于城市运行监测、联动指挥、事件管理、辅助决策“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营指挥平台,实现“一屏观、一网管”,为应急调度、政府决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平台支撑。
(五)强化场景创新,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1.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1)大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推动132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落地。升级“一件事”服务系统,实现60件跨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一件事”落地。对接完善“好差评”系统,按要求接入省级统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包括评价器接入、短信接入和好差评分析。
(2)升级改造电子证照库、CA认证及电子签章系统。对洛阳市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进行升级改造,建设证书系统、支持国密算法的密码机系统、符合国办技术标准电子印章系统和国密标准的签名验证系统。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依托,以电子认证服务为支撑,推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在涉企服务领域应用。
(3)建设5G+政务大厅。开设创新服务和场景式办事专区,实现VR政务服务、AI引导、远程办事、移动审批等服务与管理功能,建设政务服务大厅智能视觉平台、三维可视化大数据展示系统,实现大厅智能化管理。
(4)建设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破除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垄断,建设集资质管理、信息发布、竞价交易、监督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中介服务平台,实现中介服务网上进驻、网上竞价、网上选取、网上评价等全流程网上服务和监管,打造开放、透明、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
(5)建设全市统一的“12345”热线平台。以“12345”服务热线为基础,建立面向群众和企业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建议平台,健全统一接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做到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必办、有诉即办。
(6)建设一体化协同平台。以业务安全为保障,优化政府各部门间的文电办理和业务协同,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推动市政府各部门网站向市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迁移,增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公共服务、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和安全保障能力。
2.优化民生服务“一网同享”
(1)智慧医疗。完善洛阳市公共卫生大数据系统,进一步加快洛阳市公共卫生数据集中共享,完善洛阳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基于“洛快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一码通”推动跨医疗机构数据互通。打造智慧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集成中台、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临床数字化应用、以人工智能与医院物联网为载体的创新应用建设,集成5G云医护、掌上医院、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AI智能陪诊系统等技术创新,为患者、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等提供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医疗运营体系。加强5G+智慧医疗示范应用,完成洛阳市中心医院等5G远程医疗及教学应用试点建设,探索5G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服务中的示范应用。
(2)智慧教育。完善洛阳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区域教育统一平台,构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智慧教学中心、教育管理业务融合中心、教育大数据融合中心、运营管理中心五大中心,实现区域教育具体的产品及应用功能。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分析系统监测与分析平台,形成以大数据分析挖掘为核心的态势感知、智能搜索、可视化分析等一系列创新型、综合性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监管评价决策、教学信息资源服务、师生家长交互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
(3)智慧社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制定完善智慧安防社区建设标准,依托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警综平台,在城市区和县城重点区域建立集门禁、人脸、车禁、视频监控及人力部署为一体的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建设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在试点社区建设统一的人口、法人、房屋、事件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一表式”基层信息采集与动态更新。
(4)智慧文旅。优化提升市智慧旅游平台,深度开展大数据应用,发挥旅游大数据智能分析、客流监测系统作用,提升数据扩容、监测、共享、分析、预测能力。深化智慧旅游服务,依托“享游河洛”文旅消费平台,整合景区、设施、产品等信息,打通景点、酒店、停车等相关数据,实现快速入住、无感入园、全景展示、便捷停车,打造洛阳智慧旅游特色品牌。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重点提升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的展示内容,完善文物数据管理系统,推动可移动文物数据实现共享。加强智慧景区建设,积极推进老君山、白云山、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重点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我市5A及以上景区线上实名预约全覆盖。推广5G+智慧文旅示范应用,重点在龙门石窟等3A级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推进人流预警管理、智慧停车、云上推介、高清视频拍摄等5G特色应用。
(5)数字乡村。加快构建农业物联网,建设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领域农业物联网,大力发展精准种植和养殖。动态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灾情虫情等信息,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体系,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设农村电商,优化三级运营网络和能力,强化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建成市县乡村分级管理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持续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实现全市范围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互通、实时共享。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内容,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发布体系。
3.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1)智慧交管。建设智能交管控制平台,建设集大数据系统、云分析、信号联网控制、应急联动及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加强高空监控建设和道路动态人像识别前端的扩容建设,实现城市交通的三维立体可视化智慧管理。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指数、交通运行动态和进出境客运量的分析和预测,增强对全市交通运输整体运行情况的宏观掌握、实时调度能力。建设人脸比对的智能应用,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交通违法人员分析研判等业务岗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改造。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响应能力。完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引入新型智慧交通信号、监控、卡口、智能运维等设备,实现交通违法行为多维感知,扩容后台云存储能力。建设智慧交通出行信息发布体系,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停车诱导屏等,将实时路况、公交运行、停车信息等动态信息向社会发布,有效引导公众出行。智慧高速交通系统,依托高速沿线通信铁塔站址资源,整合重点路段的高点监控及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设高速公路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对高速综合交通运行状况与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以及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联动。
(2)智慧城管。建设智慧城管系统,在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础上,充分汲取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经验,结合洛阳本地实际情况与特色亮点,打造洛阳市“1+1+3+N”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新建共享单车管理、户外广告大屏联播联控、流动摊点管控等专项系统,拓展车载AI视频智能分析、城市停车服务大数据、停车秩序管理、建筑垃圾大数据监管、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管理、智慧路灯、城市生命线大数据等子应用。
(3)智慧治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指挥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指挥、高效化处置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雪亮工程,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治安防控、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
(4)智慧应急。建设城市安全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信息化实时感知、智能化快速预警、自动化及时处置的目标。完善智慧应急平台,利用应急指挥“一张图”,实现应急值守、视频会议、会商研判和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智慧应急示范应用,升级改造应急通讯车网络通讯系统,打造车载式移动应急、便携式移动应急、卫星电话、无人机等应用,实现各级重大危险源、报警信息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展现。
(5)智慧水利。建设全面透彻的水利感知体系,借助5G、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整合现有水旱灾害防御管理、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土保持管理监测体系,通过天、空、地一体化采集传输体系并集成多源社会数据,形成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智慧感知采集监控体系。建设高效实用的智慧水利应用,通过对地下水、取用水进行动态监察管理,提供可控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方案,针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利工程等业务,提供实时动态的大数据展示和预警预报。
(6)疫情防控。建设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以洛康码系统为基础,重点做好各类重点风险人员管理、健康信息管理及物资调度管理,为疫情防控管理及工作人员提供“一键直查”和可视化应用服务,为精准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六)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多维联动、立体防护的“一城墙”,落实国家信息安全与保密规定,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的要求,强化政务云支撑体系安全规划、安全建设、等保测评、密码应用、风险评估、容灾备份等保障工作,厘清市政数局、运营公司、市直单位的安全保密责任,建立覆盖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的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打造保障数字政府安全运行的坚固城墙。
建设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销毁六个数据全生命周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建立第三方安全审计、实时监督机制,强化对云数据存储的核心掌控,及系统开发、运维、数据应用等过程的安全管控,筑牢防数据泄露堤坝。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指挥和通报机制,强化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责任制建设和落实,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由市委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办公室、编办、机要保密局,市政府办公室、政数局、发改委、财政局、应急局等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成立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领导小组的决策咨询机构,由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负责技术层面的设计、咨询、论证、指导和评估。
(二)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平台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则,厘定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政务信息数据的归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阻碍数字政府建设、滥用数据和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行为的惩戒,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做好经费保障。加大数字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力度,规范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资金的预算编制和使用管理,确保经费保障到位。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吸纳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促进政策引导与资本支持有机结合,优先支持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项目。
(四)加强监督考核。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点督查事项,对未按要求完成信息系统整合迁移和数据共享的单位予以通报;问题特别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建立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和第三方效能评价机制,对市直单位数据录入、更新、维护和使用等日常保障情况实时监测,增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
(五)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政研学企”各自作用和优势,鼓励各级、各部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开展合作交流,采取专家咨询、委托研究、合作共建等方式,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高水平专家人才支撑。
(六)加强培训宣传。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数字政府意识和电子政务能力。加大宣传推广,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政府网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传播,调动公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提高数字政府认知度和使用率。
附件: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表
附 件
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表
序号 |
任务名称 |
任务内容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
一 |
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 |
||||
1 |
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体制 |
成立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
市委办,市政府办、政数局 |
2022年6月 |
|
2 |
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程序 |
制定《洛阳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6月 |
|
3 |
完善决策咨询机构 |
组建洛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12月 |
|
4 |
明确项目建设实施步骤 |
细化制定《数字政府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7月 |
|
二 |
推动建设模式市场化创新 |
||||
1 |
成立运营公司 |
由市国有平台公司牵头成立专业化运营公司。 |
市政数局、国资委、财政局 |
2022年6月 |
|
三 |
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
||||
1 |
推动政务系统迁移上云 |
政务信息系统向智慧洛阳云平台迁移,编制数据资源目录清单,推动数据资源向云平台汇聚,推进各部门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和融合互联。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3年8月 |
|
2 |
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大数据平台 |
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中枢底座,完善全市数据标准体系,进行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分析,对市场化公共服务类数据进行有效对接,破解数据协同难、运用难等瓶颈。 |
市政数局 |
2022年12月 |
|
3 |
实施“百项堵点”疏解项目 |
针对公安、民政、社保、教育、卫健、不动产等部门系统对接难、共享难问题,梳理堵点,通过接口开发、数据治理等手段,实现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12月 |
|
四 |
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
||||
1 |
成立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营中心)机构 |
组建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营中心)机构,履行技术审核论证、服务保障职责;负责平台的数据归集治理和网络安全防护,做好城市运行状态监测分析和预警预判。 |
市委编办,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7月 |
|
2 |
建立城市运营联动工作机制 |
针对城市管理、交通运行以及安全生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建立平时、特殊、紧急三种情况的“平特急”城市运营联动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形成“一体化”智慧指挥、“一站式”智慧服务、“一张网”智慧管理。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12月 |
|
3 |
建设城市运营指挥平台 |
整合经济运行、城管、交管、应急、环保、文旅、网格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资源,建立基于城市运行监测、联动指挥、事件管理、辅助决策“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营指挥平台。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12月 |
|
五 |
强化业务应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
||||
1 |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
推进“跨省通办”、“一件事”集成办理系统建设 |
全面推动国家要求的132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落地。升级“一件事”服务系统,实现60件跨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一件事”落地。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单位 |
2022年9月 |
升级改造电子证照库、电子签章系统 |
改造升级电子印章,重点建设证书系统、支持国密算法的密码机系统、符合国办技术标准电子印章系统升级。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9月 |
||
建设5G+政务大厅 |
开设创新服务和场景式办事专区,建设政务服务大厅智能视觉平台、三维可视化大数据展示系统,实现大厅智能化管理。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单位 |
2022年9月 |
||
1 |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
建设网上中介服务超市 |
建设集资质管理、信息发布、竞价交易、监督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中介服务平台。 |
市政数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 |
2022年6月 |
建设全市“12345”热线平台 |
以12345服务热线为基础,建立面向群众、企业的政务咨询、投诉、建议平台。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 |
2022年6月 |
||
建设一体化协同平台 |
优化政府各部门间的文电办理和业务协同,建设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平台,增强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和安全保障能力。 |
市政数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 |
2022年12月 |
||
2 |
优化民生服务“一网同享” |
智慧医疗 |
完善洛阳市公共卫生大数据系统,打造智慧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集成中台、以人工智能与医院物联网为载体的创新应用建设;加强5G+智慧医疗示范应用,完成洛阳市中心医院等5G远程医疗及教学应用试点建设。 |
市卫健委 |
2023年12月 |
智慧教育 |
完善洛阳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分析系统监测与分析平台,形成态势感知、智能搜索、可视化分析等一系列创新型、综合性辅助决策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 |
市教育局 |
2023年12月 |
||
智慧社区 |
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建设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表式”基层信息采集与动态更新。 |
市民政局、住建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管理局,市委政法委 |
2023年12月 |
||
2 |
优化民生服务“一网同享” |
智慧文旅 |
打通景点、酒店、停车等相关数据,实现快速入住、无感入园、全景展示、便捷停车;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完善文物三维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市二级以上文物全数字化;推广5G+智慧文旅示范应用 |
市文广旅局、文物局 |
2023年12月 |
数字乡村 |
建设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体系,推进5G+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建设乡村电商,优化三级运营网络和运营能力,建立县级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提升完善益农信息社县级运营中心。 |
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局 |
2023年12月 |
||
3 |
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
智慧交管 |
建设智能交管控制平台,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指数、交通运行动态和进出境客运量的分析和预测;完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智能管控平台,实现重点区域实时监控、交通运输联动。 |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
2023年12月 |
智慧城管 |
建设智慧城管系统,打造洛“1+1+3+N”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拓展车载AI视频智能分析平台、城市停车服务、停车秩序管理平台、建筑垃圾大监管平台等应用。 |
市城市管理局 |
2023年12月 |
||
3 |
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
智慧治理 |
推进治安综合治理指挥平台建设,完善雪亮工程,推动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构建以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治理体系。 |
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 |
2023年12月 |
智慧应急 |
建设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应急值守、视频会议、会商研判和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加强5G+智慧应急示范应用。实现重大危险源、报警信息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展现。 |
市应急管理局 |
2023年12月 |
||
智慧水利 |
建设全面透彻的水利感知体系。借助5G、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形成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智慧感知采集监控体系。建设高效实用的智慧水利应用,提供实时动态的大数据展示和预警预报。 |
市水利局 |
2023年12月 |
||
疫情防控 |
建设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以洛康码系统为基础,做好重点风险人员管理、健康信息管理及物资调度管理,为疫情防控管理及工作人员提供“一键直查”和可视化应用服务。 |
市政数局、卫健委、工信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
2022年6月 |
||
六 |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
||||
1 |
构建多维联动、立体防护的“一城墙” |
强化政务云支撑体系安全规划、安全建设、等保测评、风险评估、容灾备份等的保障工作;建设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销毁六个数据全生命周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指挥和通报机制 |
市委网信办、机要保密局,市公安局、政数局 |
2022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