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4-01-10
我们常说技术决定战术,有什么样的装备就打什么仗。这是因为技术装备是影响战术发展最直接、最强大、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主要是由木石、青铜、铁等为材料打造的刀、矛、剑、戟、弓、弩等武器,因此决定了作战主要采取近距离拼杀方式夺取战争胜利,战术主要是以方阵、圆阵、斜行序列为主的阵战战术,兵种协同还很原始。热兵器时代出现的火枪、火炮、飞机、坦克等新装备,催生了散兵战术,步炮协同、制空权、制海权、闪电战、大纵深作战等战役战术理论。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出现让战法更加立体多维,空地一体战、多域战、马赛克战开始成为新的作战概念。但是如果只看到技术装备和战法的这一层关系,那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武器装备推动战术发展外,新的战术设计也能够牵引技术的发展。有时候,战术需求要求研发某种装备,这势必带来新技术的发明。几乎每一场战争,都会催生新技术和大量明星装备的出现。比如二战时各种军事需求,催生了喷气式战斗机、导弹、雷达、原子弹等新装备。以两栖登陆作战为例,因为长期以来缺少较为可靠的登陆舰艇,其复杂和惨烈程度比陆战有过之而无不及。1942年英军在著名的迪厄普登陆战中,就因缺乏足够的登陆舰船,损失近半兵力,最后被德军赶入英吉利海峡中。而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在和日军争夺诸岛的登陆战中,凭借其数百上千的登陆艇,打得日军丢盔卸甲。原因除了美军强大的制空权、制海权以外,还有美军提前根据两栖登陆的战术手段要求,研发了著名的希金斯登陆艇,方便美军实施快捷两栖登陆。再比如为对付大西洋战场上神出鬼没的德国U型潜艇和狼群战术,英军创造性发明了刺猬炸弹和厘米波段雷达,一下子让德军潜艇无处遁形,也让他们有来无回。从这一角度来说,不能单纯坐等装备技术成熟再研发战法准备战争,要敢于超前设计战争,在设计中提出新战法,根据新战法研发新技术、预研新装备,下好未来作战的先手棋。
当然,技术是装备发展的本质,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不能完全被动迎合战术,必须前瞻未来技术的发展,再用先进技术生产出新的装备反哺战术,引领战术的变革。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基本任务就是开拓新的国防科研领域,为解决中、远期国家安全问题提供高技术储备,研究分析高新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像互联网、GPS等当今深刻改变人们生活和作战样式的颠覆性技术都来源于该机构的项目研发,催生了美军战术的多维度升级。因此,要形成颠覆性杀手锏武器装备、降维打击战术手段,就必须紧盯科技前沿,提前锁定许多高风险、高价值、高收益的技术项目,对新想法、怪点子,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领域重大装备,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形成边研边试边用边改模式,尽快转化形成战斗力。
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赋予老战法以新的生命力。许多老战法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战争制胜机理,并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彻底淡出历史舞台,在新的技术装备的支撑下,老战法在现代战争中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战效力。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队实施的“左勾拳”战法,其实是古老的斜行序列的现代化改进,所不同的是依靠高科技武器装备,作战实施的范围更大,作战质量更为高效。当前美国海军提出的分布式作战概念,归根到底是二战时期德国狼群战术的翻版,远征前进基地概念也不过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蛙跳战术的升级,但是因为新装备的加持,被赋予了新内涵。因此,战法研究并不意味要从头开始、凭空设计,完全可以通过从古代兵书、现代军史中汲取有益的战法经验,结合新装备,开发适合于现代战争的战法战术。
最后我们要看到,先进的战术也能弥补技术装备的不足,即便剑不如人,但剑法高于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可以打胜仗。在抗日战场上,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八路军和新四军采取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法,凭借“小米加步枪”战胜了装备更为先进的日军。在朝鲜战场上,尽管志愿军武器不如人,但是凭借“气”的优势,特别是创造性运用新战法,采取出其不意、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多路机动进攻战”,阵前反击和狙击相结合的“坚固坑道体系防御战”,分段倒运与集体直达相结合、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多网并举后勤保障战”等先进战法,先后取得了5次战役的胜利,逼迫武器装备更具优势的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定。
总之,技术装备与战术战法在本质上是双牵双驱的关系。一方面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催生了各类新战法新战术;另一方面新战法新战术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技术装备的支持,倒逼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同时,高端技术装备可以赋予老战法以新的生命力,并能支撑新战法战术的设计,而高人一等的新战法战术可以弥补装备手段的不足,打赢纸面实力更为强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