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 更新时间:2024-01-22

 

【摘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明晰内涵特征、找准功能定位、创新实现路径三个着力点,在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下功夫,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求实效。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明晰内涵特征、找准功能定位、创新实现路径三个着力点,在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下功夫,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求实效。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特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这一概念。新形势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服务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并不等同于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的外延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强调对个体和群体的服务,还强调在社会与其他宏观层面的建设性和预防性功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求服务覆盖面更全更广,强调实现社会善治。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

一是传统与现代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并具有诸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建设实践。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结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耦合,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植根于中国大地,体现深厚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二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转化的体系,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又联系中国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重要的实践课题;既要具有专业的理论支撑,又要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三是广域与精专兼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外延宽泛、内涵丰富,涵盖的服务对象和层面十分广泛。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层面的需求与侧重各不相同,在工作和服务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相同的方式和路径对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层面一概而论。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上,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个领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又提供针对各层面、各领域、各系统、各行业等的精细化服务。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反映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服务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社会心理服务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实文化基础。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既具有服务功能,又具有治理功能。只有充分认识并在实践中遵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双重功能,才能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价值和效能。系统性、多层次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含了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健康、中观层面的群体社会心态和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培育,各层面工作相互促进、层层递进。

一是微观个体层面,提高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微观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够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建立个体良好的品质和心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个体人际交往和全面发展。在个体层面,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引导个体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得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增强个体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二是中观群体层面,疏导化解社会群体情绪,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中观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够疏导社会群体情绪,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稳定的社会秩序能够为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群体间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情绪紧密相关,认知与情绪若产生偏差可能诱发非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在群体层面,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通过剖析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缓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同时加强对困难群体和特定群体的社会支持与服务,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三是宏观社会层面,提升社会治理韧性,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宏观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在把握群众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及全面发展夯实社会心理基础。同时,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中国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融合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系统化、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着力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制度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领域、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握科学工作方向、谋划可持续发展方向。二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策制定、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标准,着力落实总体规划和专项部署,建立健全配套协同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搭建资源整合和力量协调平台。三是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有效开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以法治保障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各项工作良好运行。

第二,不断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主体结构。社会心理服务主体结构是指各主体互动协调的有机结构,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动力源泉。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主体结构,能够使其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不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理论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积累,注重对社会心理服务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显著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能力、实践技能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高校辅导员、网格员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心理服务理念和实践技能培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的人才储备。②三是构建社会心理服务有机共同体,激发社会各主体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明确主体分工、明晰各方权责、凝聚建设合力、编织服务网络、高效互动衔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第三,持续扩大社会心理服务覆盖领域。社会心理服务要持续拓宽服务覆盖面与服务群体,同时兼顾精细化服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是注重服务的专业性和精细化,不同个体与群体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应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与干预,实行精细化服务与治理。二是不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领域,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综合功能,坚持专业服务与业余服务相结合、个体服务与群体服务相结合、经常性服务与应急性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形成广而密、全而专的社会心理全域服务网络。三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及新媒体等为支撑,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智能化,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打破社会心理服务资源链接的地域限制,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服务覆盖面和覆盖群体,打造切实可行的社会心理专业服务网络。

第四,充分整合社会心理服务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并作用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心理服务的本土化以及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一是积极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民心理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公众的社会信心和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文化支撑。二是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思路,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并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三是培养有利于社会心理服务开展的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的作用,积极宣传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内容及目标,使公众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心理服务,能够在有需求时主动且有序地寻求或接受社会心理服务。

总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效能导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H050)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张小平:《百年奋斗成就的思想密钥——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人民论坛》,2021年第23期。

②吕小康、汪新建:《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想》,《心理科学》,2018年第5期。

③范鹏、李新潮:《界定与辨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