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7.93亿元,各年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1%、10.0%、13.7%、18.2%和17.6%,年均增长13.7%,比“九五”时期年均增幅高5.2个百分点,超过“十五”计划9%的预期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840美元。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27.39亿元,比2000年增长2.37倍,年均增长27.6%;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4.7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23亿元,年均增长22.8%,比“十五”计划预期目标高12.8个百分点。2005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96.3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5.64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119.82亿元和61.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39.55亿元,比2000年增加77.14亿元。
工业效益较好,五年累计实现利润18.89亿元。
就业———稳步推进
在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十五”期间累计新增城乡就业人员33.92万人,比“九五”期间增长5.92万人;统筹培训各类人员3.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保险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到2005年年底,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万人、7.7万人、19.2万人、10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0.8万人、0.6万人、5万人、10万人;共征缴社保费90984万元,比2000年增加28999万元,增长46.78%;发放社保各种待遇69288万元,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年共发放低保金1.85亿元,累计保障301万人次。
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政府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得到加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六盘水华鼎印务公司等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贵州水城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六盘水卷烟厂破产关闭;钟山一矿整体转让;水柏公司与昆明铁路局资产重组后共同组建水红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水钢与首钢(集团)实现资产重组。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05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68815户,是2000年的3.16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7.9亿元,是2000年的1.96倍;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税收10.95亿元,占全市税收31.99亿元的34%。
农村综合配套试点改革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实施顺利。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免除农业税及附加5269万元/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非政府投资项目从审批制改革为核准制、备案制,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乡镇零户统管全面实施,市直机关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城市信用社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加快。
招商引资及经济协作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8.0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7.6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累计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77个,“普九”工程128个、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110个,“义教”工程102个;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费4025.26万元、学杂费914.73万元、寄宿补助231.3万元;普通高中累计扩招15000余人。组建了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市级科技三项经费逐年增加,五年累计达1500万元,13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54件,重点领域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以电子政务一期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完成电子政务网络、数据中心硬件系统集成等建设,开通了“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两届“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和“金秋乌蒙”系列活动,配合拍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夜郎王》。开展了“三下乡”、“四进社区”、“蒲公英计划”、“2131工程”、文化扶贫等文化活动。“梭戛‘箐苗’社区文化时空”、“水城县三口塘苗族跳花节”、“盘县马场苗族大筒箫”被省文化厅推荐到国家文化部申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五年累计建成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012座、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659座;2005年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8.85%,电视人口覆盖率94.61%,分别比2000年提高3.77、3.54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建成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市紧急救援中心、市传染病院和各县(特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及市和各县(特区、区)疾控中心。5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较好成效,参合率达71%。建立41个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两化”率从2000年的17.43%提高到76.35%。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8%。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65.51岁提高到68岁。妇婴幼儿健康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20.96/10万人和42.44‰下降到61.67/10万人和27.09‰。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上升。社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全国汽车拉力赛、全国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全国桥牌邀请赛、贵州亚高原马拉松公开赛等大型赛事。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加上连续三年的农业丰收,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13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3元,年均增长5.5%,超过“十五”计划年均增长5%的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808元增加到2005年的8032元,年均增长8.7%,超过“十五”计划3.7个百分点。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珠防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开展。五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29.3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面积172.5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49.66万亩,人工造林122.8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20.7%提高到“十五”期末的27%,比“九五”期末提高6.3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工作扎实推进。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取缔“十五小”和相关产业政策,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减少4%、4%、5%、13%。主要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我市新建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电力、煤炭项目,能源项目累计投资108.8亿元,建成了盘县电厂二期工程和野马寨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响水煤矿、发耳煤矿、玉舍煤矿、神仙坡煤矿、义忠煤矿、晋家冲煤矿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部分水电项目顺利实施。
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十五”期间,全市公路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1.7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00公里,其中新建改建公路1615公里。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水(城)黄(果树)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两水线、刘坪线、晴新线油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68个乡镇通油路,1309个行政村(并村前)通公路。实现了市中心城区到贵阳通二级公路、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的目标。水柏铁路、内昆铁路、株六复线和六盘水编组站建成投入运营,境内铁路总里程625公里,铁路路网密度达6.30公里/百平方公里。
“十五”期间,水利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建成玉源供水工程,完成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9.4万亩,加固新修堤防220.02公里,解决农村47万人饮水困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十五”期间,实施了双水、凤凰、德坞、杨柳等新区建设;建成了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洪治涝一期工程,对钟山大道进行了改造,启动了凉都大道、人民路改造、供水管网二期、排污管网、燃气管网二期等工程的建设,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36万。红果、平寨两个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展。
200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6.2%,超过“十五”计划的1.7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五年来,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7%、14.5%、1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16.6:53.9:29.5调整为2005年的9.0:56.3:34.7,“二三一”的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粮食产量达366.6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56万吨。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方针,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到21.72%。
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05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1亿元,年均增长13%。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58亿元,超过“十五”计划30亿元的预期目标,比2000年增长86.8%。“十五”时期各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0.9%、100.2%、101.7%、106.9%、100.1%,物价波动控制在“十五”计划预期的调控目标内。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1亿元,是2000年的6.59倍。“中国凉都”已经中国气象学会论证认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成功,玉舍森林公园、天生湖景区、阿勒河景区、韭菜坪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