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4-03-05
发展网信事业 服务人民群众
——代表委员谈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川大凉山腹地,山村里书声琅琅。借助“远程教育扶贫行动”,幼教点的孩子正通过4K超高清电视在线学习普通话课程。普惠性信息化建设,让互联网之光照亮了这个曾经贫困的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参与了对大凉山的远程教育扶贫。她针对当地学校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推动重庆谢家湾学校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部门合作,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针对师生的教育资源支援帮扶。
“如今,数字化日益赋能教育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优质化。”刘希娅代表说。
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国家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率地市级达100%,“智慧养老”广泛开展……优质公共服务被送到更广更远的地方。
除了普惠性信息化建设,网民自主的共建共享,也帮助更多人享受到了优质公共服务。
“可能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看世界,但我们可以先在博物馆里看远方……”在互联网知识分享平台知乎上,一个名为“无障碍博物馆:残障社区连接计划”的网络项目被频频点赞。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介绍,他和团队支持启动的这一项目,目前已开启对全国多所博物馆的实地“测评”,不久后将带来一份详细的博物馆无障碍出行指南。
“让困难群体借助互联网的帮助,享受到更多公共服务,进而体验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周源委员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建设网络强国,要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嘀!”轻轻一扫,结算完成。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