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再升级
来源:半月谈杂志 更新时间:2024-03-10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旨在从国家层面加强跨部门协调,为各地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这与之前的“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改革有何不同?我们或许可从“高效”“办成”“一件事”这3个关键词入手,来理解这份文件的新精神。

关键词一:高效

卡住堵住不是高效,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如何让政务服务“高效”起来?《意见》给出的答案是:统筹线上线下、强化数字赋能。

运用数字技术驱动政务服务创新,各地一直在探索,但政务服务平台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部分地方工作人员一边在政务服务中心受理业务,收取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一边又将纸质材料传递回原单位进行纸上审批,效率低下。

为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 ,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意见》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要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此外,数据库互联互通滞后、开放共享不足也是影响办事效率的重要因素。《意见》要求完善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枢纽,汇总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推动国务院部门数据按需向地方回流和直达基层。
群众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牟宇 摄

关键词二:办成

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从《意见》中提出的这4点要求,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政府为企业和群众“办成事”的决心,以及“把事办了最重要”的目标导向。

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怎么办?明确每个“一件事”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及各自职责,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

申请材料不全怎么办?根据政务服务事项实施难度、风险可控程度、服务对象信用状况等,采用申请材料后补或免交、实质审查后置或豁免等方式,签订告知承诺书,明确办理条件,约定责任义务。

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如何满足?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业务支撑系统,推动数据跨域共享、系统无缝衔接,实现异地事项一站式网上办理。

此外,《意见》还要求全面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条件和适用规则,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支撑,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逐步实现“免申即享”。

关键词三:一件事

高效办成一件事里的“一件事”是什么?跟以往各地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政务服务有啥不同?“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多数情况下是指在办理“单项事”时只跑一次,可能只涉及单个行业主管部门。比如,群众给房子办落户后,还要去水电气公司挨个跑手续,费时费力。

如今的“一件事”,是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简言之,就是一揽子事一次办,而非其中每个事项一次办。《意见》在附件中列出了“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将多部门分头办理的“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

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过去给新生儿办理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事项,需要跑不同主管部门、填写各种申请材料,是实打实的“一堆事”。清单将上述事项变为真正的“一件事”,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变为“一地、一窗、一次”。(记者 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