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理念推进统计改革与建设
来源:中国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创新不仅是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此外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统计作为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重新整合和配置好各项统计资源,牢牢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出不断变化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这就要求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以创新的理念去推进统计的改革与建设。


    以全新服务推进统计资源合理配置
    统计服务作为提升统计产品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统计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与关键。目前,就笔者所在的海南省来看,统计服务工作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统计在管理和配置国民经济资源中已日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统计服务显然还未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对统计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统计服务领域尚待努力开拓,统计服务理念尚待进一步升华。因此,要以统计服务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思路,推进统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更大限度地释放出统计对社会经济资源的调控功能。


    ——拓宽统计服务领域。长期以来,统计服务一直处于重党政领导或部门服务而忽视对社会层面服务的状态,这与统计产品的社会属性显然不相符合。因此,必须改变统计的单一服务思想,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从单纯为党政服务向为党政服务和为社会服务并举的方向转变。既要提供宏观方面的统计服务,满足党政领导或部门管理经济社会的决策需要,又要提供中观、微观方面的统计服务,满足企业或个人的运营管理决策需要,尽快形成多层次的统计服务格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多层次对统计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去整合和开发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


    ——扩大统计社会反映面。当前,统计工作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建设方面的反映,对社会发展方面的统计调查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决策需要。因此,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侧重反映经济发展问题转向对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关注。要在完善经济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人口、劳动就业、环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全面地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更好地满足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和决策的需要。


    ——健全统计预警监测体系。统计预警监测体系是衡量统计快速反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非典”事件告诉我们,只有健全的统计预警监测体系,才能有效地增强统计的快速反映能力。因此,要在完善、提高现有宏观经济运行预警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监测,跟踪、反映突发性事件的发展、演变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及时发出统计预警监测信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统计在经济社会管理决策中的参谋地位。


    整合利用好全社会统计信息资源
    目前,海南省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造成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政府统计机构作为组织领导和监督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工作的部门,要依法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地位,切实加强对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行为,整合和利用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各项统计信息资源。


    ——规范部门统计行为。现行的统计市场既有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调查活动,又有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调查活动,甚至有些统计调查活动重复调查的项目较多。这不仅加大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要从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统计资源出发,本着节约和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现行统计市场活动,维护好统计活动秩序。要全面清理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调查项目,依法加强对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管理,整合、利用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资源,切实减轻基层统计负担,净化和规范统计市场。


    ——整合利用好部门统计信息资源。政府统计机构除了直接采集统计信息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决策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整合、利用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信息资源,协调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服务,做到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信息共同开发和共享,更好地发挥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信息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


    加大方法制度改革 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经济社会生活混合多元所有制成分的出现,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显得不够科学和灵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从适应国际一般规则的要求,加大方法制度的改革。


    ——加强制度外的调查。要在完成制度内统计调查任务的基础上,围绕着各级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一些制度外的统计调查,以弥补现行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的不足。要积极培育和扶持统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将不需要政府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调查活动转嫁给统计中介服务机构完成,满足市场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精简现有统计调查项目。现有的统计制度体系存在政出多门、各种调查互有交叉重复、基层报表负担过重等现象,从改革统计制度方法、规范统计调查秩序、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效率的目标出发,以统计部门为主,对现行所有的统计报表和调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对于可要可不要的统计制度坚决不要,对于违法、重复、过时的调查项目要坚决废止,对需要改革和整改的统计调查项目,要按管理权限制订方案予以改革和整改。


    ——广泛应用抽样调查技术。目前,新的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农业增加值核算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要本着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和调查内容少而精的原则,结合本省的实际需要,广泛地应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现代统计调查技术,促进统计的改革与建设,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服务——再改革这一链条中逐步适应党政部门和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改变工作手段增强统计的时效性
    ——以统计信息化促进统计现代化。统计信息化建设对改革统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采集和管理网络化。一是要积极推进省、市县、乡镇三级统计网络建设,实现全省统计报表网上报送。目前,海南省已基本实现省、市县两级统计网络建设,要积极将统计网络建设向乡镇延伸,尽早实现省、市县、乡镇三级统计信息传输网络。二是大力推行企业网上直报制度。在完成国定大中型企业网上直报任务的同时,不断扩大和完善省定大中型企业网上直报制度。三是建设海南省统计综合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统计资源的利用率。四是积极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在统计系统全面推行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统计手段上的现代化。


    ——以法制建设推动统计的各项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种经济成分增多,虚报、瞒报、迟报统计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以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要求为契机,推动统计的各项建设。一是加强《统计法》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律观念,扩大《统计法》的社会影响。二是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以执法促普法,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对统计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三是通过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双基”建设,依法整治“双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措施并狠抓落实,使之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