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19年起试点开展城市体检,去年依据体检报告建设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430个
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人民眼·城市体检)
四川成都2019年起试点开展城市体检,去年依据体检报告建设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430个
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人民眼·城市体检)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体检团队讨论分析体检情况。本报记者 王永战摄
成都市民在青羊区清水河绿道晨跑。本报记者 王永战摄
引子
一大早,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水河绿道上,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在绿道附近居住的唐荣告诉记者:“这条绿道去年4月建成,有5公里多,是我们健身休闲的好地方。”
“针对体检中发现的城市绿道建设不足等问题,成都市加强投入,2023年新建绿道845公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工程师赵容近几年参加了成都市的城市体检,“我们的任务是为城市建设发展‘问诊把脉’,找到‘病因’,对症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体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基础。住房城乡建设部2019年选择11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试点,2020年选择36个样本城市进行城市体检,2021年样本城市扩大至59个,成都市均位列其中。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近年来,成都市将住房、社区、街区、城区等列为城市体检单元,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在2021年8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靶向治疗,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持续跟踪问题的整治成效,可以看出,成都市现在建立了‘查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管长效’的工作机制。”
城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