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
——鞍山市实施5个攻坚突破专项行动升级营商环境
年初以来,鞍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综合窗口运行、政务诚信问题整治、数字政务服务提升、惠企政策兑现、要素保障强化5个攻坚突破专项行动,转职能、强服务、促发展,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程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形式,全力做到服务企业客商“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
如今,鞍山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在这片投资兴业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今年一季度,鞍山市新设各类经营主体共11143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
推进综合窗口运行
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真没想到,新开一家药店从申请到办齐证件,在网上只提交一次申请、上传一套材料,不到4天就办完了药品零售许可等多个证件。政府推动的‘开药店一件事’对我们企业来说真是太方便了。”5月16日,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国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第三十分店和第三十一分店的法人代表董善武说。
据了解,“开药店一件事”将《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设立、《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核发、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4个事项进行优化集成,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让企业分4次办理、最多提交32份材料,优化为1次申请、1套表单、最多提交17份材料,办理时限由11个工作日压缩为最多4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压缩率63.6%。
“开药店一件事”是鞍山市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个缩影。今年,鞍山市聚焦各级各类政务窗口建设水平不均衡、运行机制不完善、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全面启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全面提升便民服务中心(站)综合窗口运行质效,强化人员管理、制度落实、培训指导和监督评价,加快推动全域综合窗口实质化运行,加快实现企业群众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鞍山市从政务服务层级和系统划分的维度出发,分4个层面来统筹推动综合窗口改革。在推动政务服务中心改革方面,依据市县两级10个综合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事项类型、业务办理特点、排队等候时长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无差别和分领域综合服务窗口。同时在医保、社保、税务、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26个市县两级服务分中心全面推广无差别综合窗口服务模式。
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从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设置帮办代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综合窗口和潮汐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特色窗口,丰富完善综合窗口的支撑保障作用,推动基层便民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如今,鞍山市36个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95个便民服务中心、1177个便民服务站已全面完成“综窗”改革任务,办事人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窗口等待时长和跑动次数大幅降低,便民服务中心(站)窗口人员“全科受理”的能力显著增强,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就近办”“跨域办”需求。
构建政务诚信体系
健全守信践诺机制
今年,鞍山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持新官理旧账,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依法决策机制,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政府系统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加快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严格失信惩戒和责任追究,推动政府诚信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政务环境。
鞍山市坚决履行政府承诺,针对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推动建立惠企政策台账,梳理符合条件却未享受到惠企政策的企业名单,及时予以落实,特别是对企业的各种奖补政策,不得以各种理由不落实、不兑现;针对“净地不净”问题,形成问题台账,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一地一策制定化解方案,做到处置一宗、销号一宗。
作为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鞍山市始终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积极营造诚信经营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从加强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强化信用大数据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新举措,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如今在鞍山,政府的诚信服务逐步成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支撑,为社会稳定有序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细化数字政务服务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我现在在外地,以前缴社保总得来回跑,现在用手机轻松地点点按键就能办完,真是方便多了。”5月16日,鞍山人张羽说。今年,鞍山市开展的数字政务服务提升给企业和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信息惠民“一屏畅享”。鞍山市做优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运行模式,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全市9770余项政务事项依托一体化平台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事项审批对比法定时限平均压缩83.84%。累计制作电子证照220种,其中,营业执照、不动产登记、工程规划许可等17类证照实现自动调用、免于提交。医保、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196项高频便民事项上线“辽事通”,供水、供热等市政公用服务在辽宁省内率先实现“掌上办”。
鞍山市做优服务企业创新平台,开通“鞍心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和重点项目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开辟快速直达通道,并依托辽宁省“政企直通车”平台开展“项目管家”信息化建设,健全企业需求与“项目管家”线上匹配机制,实现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网格化管家服务功能。截至目前,累计为22万户投产运营企业对接“项目管家”服务,管家注册数9300余人,与企业开展有效互动43万余次。
谈及数字政务服务的未来,鞍山市数据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高明表示,鞍山市将在环境优化上出实招,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总枢纽,加快构建实用管用的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推动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扩大应用领域。细化实化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场所综合窗口改革操作流程,全面提升“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水平,切实推动“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
落实惠企政策
优化兑现专窗变繁为简
“代办员特别贴心,跑前跑后,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5月16日,正在办理业务的鞍山盛文北方新生活新华书店有限公司鞍山项目副总经理于琦介绍,从2021年至今,鞍师魔方小镇校园书店等4个项目因企业自身原因或历史原因,急需提供审批事项前期介入和咨询辅导。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代办员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以组织现场答疑、座谈会解惑等方式,实施精准暖心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
今年,鞍山市重新梳理公开惠企政策清单,分类确定事项兑现方式,优化兑现专窗,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强化政策兑现跟踪督办,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开发办事全过程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功能,推动共性材料“只提交一次”。
鞍山市数据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鞍山市将59个“免申即享”和17个“直达快享”服务指南及97个惠企政策原文组合成两批次惠企政策包,通过“项目管家”向企业推送,并在鞍山市政务服务网、鞍山市营商局门户网站等平台增设专栏,惠企政策线上宣传渠道逐步拓宽。同时编制印发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1642项,制定出台《鞍山市行政权力下放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并设置网上办事基础框架,科学配置功能权限,将办事流程模块化、明确化,确保行政权力运行轨迹有序、运行流程规范统一,及时有效地落实了惠企政策。
强化要素保障
提升便企便民服务水平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在为鞍钢集团办理企业重组改制、注册登记、厂办大集体企业注销时,鞍山市在摸清查实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事一议的方式,积极与省、市市场监管局请示沟通,并得到国家、省、市市场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重组改制过程中,面对企业改制登记材料复杂、环节繁琐的实际情况,组建工作专班进驻鞍钢集团开展联合办公。工作专班全天候无休息,24小时应答企业诉求,跑出了3天内完成111家集体企业改制登记业务的“加速度”。最终,在短时期内,鞍钢完成了3批次共300余件厂办大集体注销工作。
“现在我们办事需要申请的材料明显减少,部分证照可以在平台自动调用,减少了审核和上传材料的时间,在审批过程中,简化了以往繁琐的程序,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政务大厅窗口服务人员李佰旭说。鞍山市把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作为方便企业群众干事创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优先事项,强化数字赋能,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全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以“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助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审批流程“科学化”,审批标准“规范化”,帮办服务“周到化”。为了推进项目建设,鞍山市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绘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全流程通用流程图,搭建工程项目“多测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十余项测量测绘项目实现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结果互认。鞍山市还积极搭建政务服务好办易办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出生、入学、就业、退休、企业开办、简易注销等40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场景,平均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压缩了50%以上。
“我们将紧贴企业群众实际需要,探索在优化助企服务方式、对接企业需求等方面动态升级工作举措,以定制化、套餐式模式推出系列涉企增值服务,用实际行动打造鞍山营商环境‘升级版’。”高明表示,鞍山市将积极推动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以优化政务服务的务实举措持续擦亮“鞍心”营商品牌,为鞍山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