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中国,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人均预期寿命逾80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100%,绝对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0,信息化率达80%左右,出国旅游率、汽车普及率达50%左右,预期受教育年数超过17年……”这是日前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为我们描绘的“现代化”蓝图。
笔者注意到,虽然与去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的现代化报告开列的现代化指标范围更广,数据也更为详实,除了宏观的经济指标外,诸如居民收入、社会福利、教育程度这些民生项目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品读上述由一连串美妙数字构成的现代化前景,欣喜之余,仍不免心存疑虑。
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底蕴是什么,是否能用数字完全概括?在笔者看来,所谓现代化,不仅是各种经济社会先进指标数据的综合或者叠加,更在于社会环境本身的现代化,比如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健康开放的人文环境。虽然与具体的收入水平、福利状况相比,这方面的现代化更为抽象和内在,也很难转化成精确的数字标准书写在纸面上,但从现代化中不断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来看,它们无疑才是现代化的根本和精髓所在。
以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的现代化为例,其所以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方面,不仅因为它本身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更在于它还是其他方面赖以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环境保证。无论是社会保障、消除贫困,还是教育普及程度,如果没有民主法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现代化作后盾,都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化既然叫“化”,那么,其内涵就不应只是追赶遥远目标、终端结果意义上的,也应该是指向追求过程、行进道路本身的。因此,如果不能脚踏实地从眼前的实务做起,从现代观念培养、精神哺育这些方面做起,那么,不仅上述现代化蓝图会流于虚幻缥缈,而且脚下的现实也难免因为缺乏清醒认识而变得盲目浮躁。
总之,现代化既是数字、技术的现代化,更是精神、制度的现代化;既是理想、追求目标的现代化,也是实干、追求过程的现代化。因此,为现代化作蓝图设计、预测报告固然有意义,而更有意义的是,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风务实前行,为现代化找到连接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过程的制度平台、精神支撑。
摘自《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