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安徽省省长王金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预期目标。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7.9,创历年最好水平,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部免除农业税,农民人均政策性受益70多元,粮食产量2605万吨,保持常年偏好水平。消费市场稳中趋旺,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亿元,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656.4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收入333.8亿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7%。14个市经济增长超过10%,10个市财政收入增幅超过20%,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改善。 ——推进“861”行动计划,发展基础持续增强。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产业基地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奇瑞发动机及变速箱、江汽客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煤化盐化一体化等加工制造业项目扎实推进,丰原燃料乙醇、铜陵有色冶炼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开工电厂项目5个,在建装机规模930万千瓦。六武、安景、合淮阜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合宁、合武、铜九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庐铜、芜马、蚌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基本建成。“生态安徽”、“数字安徽”、“信用安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861”行动计划带动下,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增长31.7%。 ——深化改革开放,东向发展开局良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深入开展,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工作基本完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私营企业1.7万户。地方金融改革取得突破,徽商银行、省信用担保集团挂牌运营,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进展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启动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我省进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规划,与东部地区多层次合作深入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增长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亿美元,增长26%;利用省外资金801亿元,增长52.2%;外贸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增长26.4%,其中出口51.9亿美元,增长31.8%。 ——维护群众利益,和谐安徽建设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347万、387万和360万,9个市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由56元提高到68元,92.5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每年130元的生活救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工资清欠任务基本完成。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50万人实现脱贫。“平安安徽”创建活动全面展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特别是面对13号台风带来的严重灾害,我们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妥善安置受灾妇女,《实抓好灾后重建,全面开展对口支援,保障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安定,生产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启动建设。“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70万平方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3%。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50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基本建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16个县(市)。在全运会上夺得7金5银,实现“十运回升’’目标。省文化博物目S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开工建设,省出版集团挂牌成立,安庆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神,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开展绿色GDP试点,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I作取得新进展,国土、气象、地震、档案、文物、地方志、文史参事工作迈出新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件,制定规章11件。颁布实施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1个专项预案。成立省政府经济技术顾问委员会,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482件,政协委员提案585件。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7%。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5.6:36.4:38变为17.9:41.6:40.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35.5%。这五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大江大河治理、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倍。这五年,是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五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利用外资53.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7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9.5%提高到13.9%。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投入明显加大,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困扰县乡的欠发工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6.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标志着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年的发展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改革和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必须坚持加大投入,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强化发展支撑,增添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和激发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十五”的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了崭新一页,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不少差距,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新的增长点不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有待增强。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创新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化水平偏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尚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发展战略任务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纵观全局,未来五年我省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安徽已跨上持续较快发展的平台,到了应该也能够加快崛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抓住机遇,我们就能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错失良机,就会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未来我省发展面临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安徽崛起打下决定性的基础,确保2020年以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中上游行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工业强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化工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能源产业,推进“皖电东送”工程,建成两淮能源基地。壮大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新型建材基地。振兴轻纺工业,在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形成一批优势品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纳米技术、集成电路、软件和终端产品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畜牧水产业比重,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健全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乡村建设的规划和引导,加快路网、供电、通讯、电视、给排水、沼气、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三)推进东向发展,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和国际分工利益,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推-进体制接轨,在行政审批、投资创业等方面,实行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宽东向通道,形成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快速交通网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市场融合,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承接产业转移,把我省建成长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沿江、毗邻苏浙等有条地区率先融入、率先突破。同时,继续扩大与其它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把招商引资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步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力争在引进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上取得新突破。办好各类开发园区,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充和省级开发区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承接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加工区。重视做好进口工作。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四)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着力改变我省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的状况,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建设滨湖型现代化大城市为方向,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合肥首位度,构筑省会经济圈。以发展重化工业、建设产业密集带为重点,推动沿江城市联动发展和跨江发展,构建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以“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煤电化、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产业,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强化黄山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提升皖南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加大对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振兴县域经济。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完善县级管理体制,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试点。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力争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五)建设创新型安徽,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为奋力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汽车、生物工程、煤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破。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技术市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体系。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逐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基本建成“信用安徽”框架体系。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抓好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城市和农村试点,推进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快“生态安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改善长江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 (七)强化基础设施,构筑安徽崛起的坚实平台 在近年来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再建设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和一体化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加强公路连接线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推进干线铁路建设,提升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地位。建设合肥新机场,改造黄山机场。加强长江、淮河等干支流航道整治,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铁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20C旧公里,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增加港口吞吐能力1.3亿吨,实现干线铁路通达省辖市、高速公路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通达行政村的目标。 加强水利支撑体系建设。统筹防洪抗旱减灾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快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完成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堤防达标及河道整治、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三项。加强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整治,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实施淮水北调,抓紧引江济淮前期工作。 建立“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信息平台,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产业信息化为重点,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八)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安徽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安徽地方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品竞争力,建设文化强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改进信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和村镇建设,积极创建“平安安徽”。加强政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三、2006年重点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利用省外资金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o以内。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汽车、家电、化工等产业发展,支持生物质能源开发。加快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关注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市场变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加快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抓好生产要素供需衔接,化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促进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两山一湖”旅游境外营销力度,启动环巢湖旅游开发,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促进全省旅游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培育一批省级重点流通企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养老、物业管理等生活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开展节约型城市、机关、企业、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建立对各地区、各行业节能降耗的统计发布制度。 (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和超级稻示范项目,重点抓好30个左右优质粮食示范大县。加快畜禽水产良种项目和养殖小区建设,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施“121”强龙工程,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培育和创建一批名牌农产品。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引导流通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抓好9个部级示范项目和50个省级示范点建设。加强技能培训,促进供需衔接,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继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扩大消化县乡债务试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做好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疗试点。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开展村村通油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推进改水改厕,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和秸杆气化,开工1.5万公里、建成1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5万户,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村镇整治,启动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编制全省村镇建设规划。 (三)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促进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发掘创业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壮大创业者队伍,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促进和谐,努力形成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社会氛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以省属大为重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深化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分类实施事业单位改革,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继续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完善担保等融资服务体系,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信用监督和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以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强化引资主体,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省属大企业、开发园区、县域利用外资上务求取得突破。加大基础设施、旅游、农业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银行、证券、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重视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业项目和研发机构,力争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进驻我省。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定点招商、委托招商和专业招商。落实利用外资“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精心办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努力保持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抓好出口产品基地和重点出口项目建设,做好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资源开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 (四)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提升“861”行动计划,完成项目投资1200亿元以上,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加快加工制造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丰原60万吨玉米深加工、马钢车轮扩建、奇瑞轿车三厂、林纸一体化、无为焦化等项目,建成安庆石化“油改煤”、铜陵有色高精度铜板带等项目。抓好能源基地建设,确保芜湖电厂、宣城电厂、凤台电厂、500千伏东西输电通道、潘北煤矿、青东煤矿等开工,建成阜阳电厂、马鞍山二电厂二期、刘庄煤矿一期、顾桥煤矿、涡北煤矿等项目。积极推进交通、水利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沿江城际铁路、合蚌铁路提速改造、阜六铁路、宿淮铁路、芜申运河等项目,建成明光一来安、阜阳一亳州高速公路等项目,全面开展淮北大堤加固、涡河治理、沙颍河治理和白莲崖水库工程建设。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建立省级重大项目资本金。科学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保证“861”重点项目用地。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力争新增项目储备规模2000亿元以上。 (五)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多渠道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依托马钢、海螺、奇瑞、淮、丰原、淮南矿业等骨干企业,组织实施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生物质能源、瓦斯治理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壮大自主品牌。抓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申报工作,组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高新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完成转制院所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益类科技机构改革试点,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继续做好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加快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资源整合、研发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六)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级教育支出的法定增长,抓好500所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全面完成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功能,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办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支持合肥市申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加强皖北地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抓好合肥、芜湖、黄山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南部地区酸雨控项目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防治,提高防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教育,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据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关心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做好地震、气象、档案、文物、地方志、文史参事等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重视国防设施保护,支持驻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七)认真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 强化就业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安置,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强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重点发展组织起来就业,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其中“4050”人员4万人。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进社会保险费“一票多费”征收试点,全面推行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探索解决困难群体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做好救灾和慈善工作。突出整村推进,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劳动保护,强化对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形成社会安定、环境安全、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八)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省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安徽奋力崛起营造良好环境。要在管理创新上有新作为,进一步下放省直部门管理权限,对所有审批事项、收费项目彻底排查、逐项清理,把该减的减到位、能放的放到底,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坚决杜绝审批事项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现象,限时办结,提高效率。要在提升决策水平上有新进展,强化决策责任,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公开咨询、听证、公示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要在推进工作落实上有新成效,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思想,坚决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现象,着力解决中梗阻塞、推诿扯皮等出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有新气象,减少开会发文,减少检查评比,多到基层和群众中调查研究,多到一线和现场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让基层到省直办事顺心,让投资-者来安徽创业舒心。要在完善监督机制上有新举措,严明行政问责制和执法责任制,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政风行风有明显改进。今年底,组织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省直部门效能建设开展集中评议,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和服务对象,由基层评价省直,以省直带动全省,促进各级各部门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工作上,把效能体现在促发展上,不断提高政府施政水平。 各位代表!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早日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