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开放的两会有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来源:南方报业网 更新时间:2008-03-14

 

 
 

2006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有关人士向外界透露,今年全国两会的开放程度将创历年之最。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两会,人们在关注议题和内容的同时,也对两会的形式和开放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关心。今年两会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出现在外界面前,这无疑充分显示出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信息公开建设的决心。

回顾近年来两会报道形式的变化过程,我们看到,从直播大会开幕式,到热线电话直通两会,再到短信形式连线委员代表,两会越来越散发出浓厚的透明和民主气息。而与往年相比,今年更将大幅增加广播电视媒体对人代会的直播场次,所有的记者招待会都可以直播,增加向境外媒体记者开放的大会场次,政协大会也将首次进行直播。除此之外,还设立了两会的新闻中心网页,及时刊载两会最新公告和信息。两会也将采取具体措施,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多地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

在转变政府职能、开明行政以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政府垄断了信息的发布,公众无法取得政府的信息,了解政府的想法,就不可能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与公共事务。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缘于我们没有适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当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简单时,政府也许可以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哪怕有最聪明的计划者,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效运作。这时,引入市场机制势在必行。这就是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因。同样道理,当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比较简单时,政府也许可以用专断的方式管理社会。然而,当社会变得相当多元化时,即使有最无私、最仁慈的管理者,政府也难以有效地调节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时便有必要逐步开放言路、拓宽民众参与决策的渠道。

就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言,目前要积极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造透明政府,重要的是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政治观念,只有领导干部意识到了开明行政的重要,才会有政府内部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从而也才可能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途径,去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参与权。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增强政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比如在电子政务中,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机构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而政府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让更多公众参与,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进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两会也一样,电视的直播,网友与代表委员的零距离交流,不仅能让公众第一时间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代表委员如何参与国家方针和政策的决策过程,了解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而且通过全面互动,直接把自己对于政府政策和公共事务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代表、委员及政府有关部门。两会越开放,信息沟通和表达的渠道越畅通,政府的大门对公众敞开得也就越大,与公众交流得也就越多,公众也就越享受到更多参政议政的权利。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政府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打造“透明”两会的良苦用心。

民主的决策是透明的决策,也是公众参与的决策。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治政府信息的开放程度、言论的自由程度,以及以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去加强和培育公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更加开放的两会,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打造开明政府,可以发挥更好地榜样和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