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号:美国海军“信息化第一舰”
来源:中国国防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一艘最新一级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于12月3日驶离诺-格公司位于密西西比州的帕斯卡古拉海军造船厂,前往得克萨斯州英格尔塞德海军基地部署。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这艘名叫“圣安东尼奥”号的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弦号LPD-17,是美海军最新式“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建造项目的第一艘。它由于采用大量先进的智能化装备,可遂行以网络为中心的联合作战,因此也被称为美国海军“信息化第一舰”。

 

研制“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是美海军战略思想新调整的产物。美国海军计划建造9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并将在2005~2008年间部署完毕,以其替换现役的27艘两栖舰艇。美海军将把9艘“圣安东尼奥”级舰与5艘“塔拉瓦”级、7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8艘“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一起组成多个两栖戒备大队,构成美国海军未来远征打击战斗群战力投送的主要基础,编成美国海军“前沿部署”战略中极为关键的“海上移动基地”,以满足美国在新世纪的两栖作战需要。计划建造的9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中,前5艘已经签署订单合同,除了首舰“圣安东尼奥”号之外,另外4艘分别为“新奥尔良”号(LPD18)、“梅萨佛维德”号(LPD19)、“绿湾”号(LPD20)以及“纽约”号(LPD21)。

 

“圣安东尼奥”号具有多重远征作战功能,可以投送和回收两艘气垫登陆艇,搭载一批旋转翼战机,并可搭载和投送14辆海军陆战队远征战斗车辆。它被称为“灵巧舰”,大量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先进的集成舰桥系统、无线电舰内通信、机舱控制系统以及燃料控制系统和损管系统,大大提高了它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工作量。舰上的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MGCCS)、海军战术指挥支援系统(NTCSS)、JITDS联合战术信息系统(含16号数据链)等信息系统可保证它能与岸上的指挥机构、编队内的舰艇以及登陆部队进行不间断的信息共享。

 

“圣安东尼奥”号单舰成本超过18亿美元。由于与人员有关的各种费用在舰艇的全寿命费用中占60%,因此,如何减少舰员也是美国海军研究的重点。2.4万吨级的“圣安东尼奥”号舰员编制只有369人,比最早预定的493人下降了20%,预计还可减少到361人。

 

“圣安东尼奥”号是美国海军第一艘装备光纤全舰广域网(SWAN)的舰艇。SWAN将全舰的各机电系统、作战系统、传感器以及指挥控制节点的显控台联接在一起,在战时可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提供全舰人员的上网服务以及进行交互式训练等,例如其中的全舰训练系统可用于对各部门舰员的训练,作战部队训练设施可用于对海军陆战队员的训练。在舰上,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上网账号,在自己的铺位上就能上网。这个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光纤广域网的上舰使用和舰员人数的大幅度减少。

 

隐形性能优良也是“圣安东尼奥”号的一个特点。它将主要在近海水域活动。它遭遇对手空中与水下攻击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拥有优异的隐形功能就成为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大事。它隐形设计独到,整个舰面光洁而平整,许多设备都被隐藏于舰体内,上层建筑刻意设计得比较低矮,侧壁向内倾斜,相交处采用圆弧过渡,这使雷达反射截面缩小,尤其是舰上没有了普通舰艇上常见的桅杆,而代之以两根上细下粗的类似八角柱的结构,即“封闭式桅杆/探测装置系统”(AEM/S)。它把舰载雷达天线和多个探测装置封闭在里面,外表面采用奇特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外表面具有波段选择性穿透能力,一方面可使本舰发射的电磁波能穿过外表面向外发射,功率损失很小,另方面又使敌方发射的电磁波被外表面反射偏转,以减小本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电子装备。“圣安东尼奥”号还通过采用隔热绝缘材料,使用改进型螺旋桨,安装新型消磁装置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舰艇红外隐形、声隐形和磁隐形性能。它的总体隐形性能与美军的隐形“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几乎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