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報 更新时间:2008-03-14
在談到“依法行政”的話題時,有代表提出,雖然國家三令五申,一些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仍有法不依,怎麼辦?另一位代表馬上在旁邊支招:“信息公開啊!”
傳統的政府管理方式,是一種命令控制型的粗放式管理。信息資源分散、各自封鎖,部門間缺少信息溝通,上級機關無法了解真實情況,政出多門,朝令夕改,不依法行政的現象時有發生。
解決不依法行政問題,辦法有很多,信息公開是其中之一。把政府行為置於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有利於促進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畢竟,對一級政府、官員來說,公開是一種考驗,是更高的要求。不顧及民意者,無法面對公開﹔不依法辦事違法行政者,不敢面對公開。信息公開是一面鏡子,能夠清晰地照出政府和官員的執政水平。
當公眾了解一切時,國家才最有力量。從電子政務信息公開在各地全面實施,到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招待會的頻率日益加快﹔從衛生部、公安部等部委今年起定期舉行新聞發布,到不久前公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對突發事件信息的及時披露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這次人大會議,34個代表團首次對境外記者開放……人們不僅從中聽到了我國信息公開加快的足音,更真切地感到一個現代、文明、法治政府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