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仅仅参加了运行维护类信息化项目的评审,前后持续了半个多月。由于过程还没有最后结束,最后申报财政的数字和核准的数字都属秘密;也有可能我不会准确知晓最终审批结果。但作为中间结果,仅经我手发现的可以核减的金额就有上千万元;另外还有超过千余万元是不应该属于运行维护费用的。——也就是说,如果象往年一样不进行专业化评审,全市就有几千万元人民币将名不副实地以“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为名被花掉。从预算申报数字和它反映的趋势上来说,信息化建设存在“黑洞”是一点不过分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掏“洞”的工具和手段吧。
一些老旧的信息化系统,分明已经超出服役期,早该淘汰了——甚至事实上已经被淘汰了,却仍然被打在一个大包里面,按照当初昂贵的建设投资额以一定的比例,每年“吃”着“运行维护”费用;
一些软件新建的时候就花了不少钱,申报维护的费用甚至比原来还要高,仅仅因为“以前的需求不清楚”,或是“电子政务需求变化太大”,便堂而皇之地逐年伸手;
一些“应急”式、甚至“应景”式的跟“信息”沾边的活动、甚至明显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运动,也被当做信息化建设的由头——一本正经地建一个系统,搭一个专门机构,再逐年升级、维护;
一些部门更是赤裸裸地按照运行维护一个系统要养多少人,每人每月应该拿多少薪水、产生多少费用,来向财政申报预算。
…………
从这些现象中,可以隐隐约约看出一个产生信息化“黑洞”的成熟“机制”。对这种机制的认可,或者对其弊端辨识的无力,导致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方心目中对信息化预算形成了一种“默契”:既然建了信息化系统、铺了摊子,财政的钱总是要花的;当然,每年以怎样的名目和数目把钱要下来,既达到目的,又不显得太离谱,还是要操点心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部门都在主观上把信息化的运行维护当成“摇钱树”;但由于不能对信息化进行有效的集约性规划、管理、监督和评估,形不成预防随意“挖坑”和“补漏”的制度,才导致了今天“正不压邪”的局面。
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黑洞”的形成都会令我们这些纳税人感到悲哀。也许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完成多少数额的信息化投入、看着信息化应用的规模越做越大还是一种成就;但换一种视角,科学地、有节制地花钱,绝对是每个纳税人不变的期望!
无论是从单个系统还是从信息化应用整体来看,到了一定的阶段,信息化应用不再是越做越大,而是越做越“小”——投入越来越小,而产生的效能越来越大。我们现在正是处于这一“资源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应该对以前作的投入成果(尤其是超前性的)进行挖掘和集成;另一方面,对准备投入的新的项目应进行严格论证,保证其需求的充分性、不重复、以及技术包容性;对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投入,则应该起到“杠杆”作用,使信息系统满足需求的能力更强,或是更便于被管理和集成,而不仅仅是用来给维护人员发工资和奖金。
这是专业化的观点,也与纳税人的期望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