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骚动不安的时代,创业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渴望燃烧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口中念念有词,却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我们的大脑像硬盘一样高速旋转,却无法冷静地去思考,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思考。我们对着一个叫“Web2.0”的东西顶礼膜拜,盲目地以为它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全然不知它身上那层耀眼的光环正是由我们自己无数的谎言编织而成的。我们已经懒得去触摸谎言背后的真相了,尽管它可能会让我们更加欣喜。
谎言一:Web2.0是应运而生的真命天子
“Web2.0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Web2.0的拥趸们编织的无数谎言之一。在他们看来,Web2.0承载着如此巨大的历史使命,其诞生自然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O'Reilly Media Inc.)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Dale Dougherty在公司的一次筹备会上偶然提出了Web2.0一词,该公司主席兼CEO 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立刻被这一说法所吸引,并召集公司相关人员用大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之。随后,在欧雷利媒体极力推动下,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于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从此,Web2.0这一概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
2005年10月,第二届Web2.0大会同样在旧金山召开。此时的Web2.0已经开始大红大紫,大会的一张普通门票就高达2800美元,到会的800名听众无不是全球的互联网精英,来自微软、Google、雅虎、亚马逊、eBay、AOL等巨头的掌门人也纷纷登台亮相。不过,不管今天的Web2.0如何风光,也掩盖不了它当初诞生时的仓促和寒酸——它其实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晶,而且是早产儿。早产的后果之一就是我们至今仍无法给其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也无法将其准确地同相对应的Web1.0区分开来。
这是Web2.0拥趸们的谎言,但这并不意味着Web2.0本身是一个错误。它的出现,偶然中其实又有着必然。
2000年下半年,网络泡沫开始破灭,无数的“.COM”在这场浩劫中形神俱消,灰飞烟灭。这场互联网的寒冬持续了2年多的时间,直到2003年,全球互联网才开始恢复元气,逐渐走向复苏。其间,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和网站相继出现。
这些新兴的网站同在网络泡沫中幸存下来的网站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但在很多方面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比如,这些新兴网站更强调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更关注用户与网站、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并致力于帮助用户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它们无疑是生机勃勃的,却又与主流网站格格不入。他们同样需要阳光(媒体的关注)和雨露(风险资本的注入),但却只能呆在那些传统巨人的阴影里。
这些新兴网站需要一个图腾,或者一面旗帜。它可以叫Web2.0,也可以叫其他什么名字,只要它能够代表这些新兴网站们的特点和利益,从而使这些网站能汇聚到它的旗下,形成一股自己的力量,从传统网站的手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Web2.0的出现是必然的,只不过,它不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真命天子,而更像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草莽英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谎言二:Web2.0要革Web1.0命
这是2005年中国互联网最煽动人心的口号。口号声中,无数的Web2.0网站站到了讨伐Web1.0的行列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以新浪等3大门户为核心的所谓Web1.0阵营和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阵营。Web2.0网站们丝毫不掩饰对传统网站们的敌意,Web2.0的灵魂人物、博客网的方兴东曾赤裸裸地说:“博客要取代门户”。
面多Web2.0网站们的咄咄逼人,那些Web1.0网站们空前紧张,一些重量级的人物也不再沉默。新浪网总编陈彤公开表示:Web2.0是炒作。《通信世界》总编项立刚则将矛头直接指向方兴东和他的博客网:“博客是没有商业价值的”,“根本没有一个什么Web2.0时代的到来”。
一时间,两大阵营剑拔弩张,连空气中都隐约能闻到让人血脉喷张的火药味。
然后,就结束了!
是的,就这样结束了。预料中的Web2.0与 Web1.0之间的PK始终没有发生。Web2.0网站们来时气势汹汹,去时偃旗息鼓。它们用行动证明了所谓的“Web2.0要革Web1.0命”只是一个弥天大谎。
Web2.0网站的行为让我们想起了当年的贫下中农打土豪、分田地。不同的是,Web2.0网站要“打”动的是媒体的心,要分的是VC的钱。当媒体上的报道连篇累牍,当VC们蜂拥而至时,Web2.0网站们已经满足了,志得意满地选择了退却。阳光雨露滋润了这些网站,同时也消磨了他们的斗志,热血书生方兴东的战斗宣言注定会成为绝唱。
江湖重新归于平静!但平静下来的江湖却有了一些不同的味道。其中最明显的,是新浪、搜狐和网易等3大门户先后推出了博客等Web2.0应用,表明它们已经在事实上认可了Web2.0的江湖地位。更重要的是,Web2.0网站们所倡导的个性化、互动化和社会化等强调用户体验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网站(不管是Web2.0网站还是Web1.0网站)所接受。
Web2.0网站们没有革掉谁的命,但它们却在无意中改变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这些网站也因此获得的了广泛关注,但它们目前还很难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因为它们无法清楚地向世人讲述它们的赢利模式。
谎言三:Web2.0要创造独特的赢利模式
赢利是任何一个商业网站的终极使命,赢利模式因而也就成为了Web2.0网站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你们网站赢利了吗?”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100个Web2.0网站的CEO,其中90个的回答是:“还没有!”剩下10个的回答会是:“无可奉告!”
其实,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已经赢利的Web2.0网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然,Web2.0网站的CEO们对此并不着急,他们相信赚钱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无论是门户、即时通讯还是眼下如日中天的搜索,无不是经历数年的蛰伏和培育,才最终一飞冲天的。相比之下,他们似乎非常在意赚钱的方式。眼下,他们最反感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以Web2.0的形式赚Web1.0的钱”,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而且是和Web1.0不同的独特赢利模式。
真的存在这样独特的赢利模式吗?“有!”这些CEO们肯定的告诉我们。如果让他们举个例子,90%的人会提到韩国的赛我网,它是1999年在韩国出现的一个个人社区网站,后来推出了博客、SNS交友等服务,据说赚得盆钵净满,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1亿5千万美元的收入,是Web2.0网站赢利的典范。但具体分析时发现,其赢利的主要来源是迷你小窝的虚拟物品交易、移动赛我、企业小窝广告等服务,归纳起来无外乎会员费、广告、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增值这几类。实际上,所有赢利网站的赢利模式都可以归结为这几类。
“Web2.0要创造独特的赢利模式”许多Web2.0网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句谎言,因为它们不知道:从阶段或者思想上,互联网也许可以分为1.0和2.0,但在赚钱手段或赢利模式上,互联网没有1.0、2.0之说。只要是能挣钱的手段,无论是Web2.0还是Web1.0,都能用。
Web2.0网站们盲目地坚持Web2.0会有自己独特的赢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别于Web1.0网站的独特的商业价值。但是,一个网站的价值绝对不在于怎样赚钱上,而在于怎样为用户提供价值,其实这才是Web2.0网站的独特价值所在。
Web2.0网站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拓展用户的人际交往,甚至帮助用户实现一些商业目的,这些都是传统网站无法提供的。这些价值能轻易地转化为网站的流量和用户黏性,而它又能进一步转化成会员费、广告、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增值等收入,最终转化为网站的赢利。
所以,在面对网易、腾讯等赚钱机器时,Web2.0网站完全不用自卑,也不用太较真于那些赢利模式,而应该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体验,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才是Web2.0网站的独特价值所在。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很遗憾,因为我没有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Web2.0是什么?对不起,我不能,也许没有人能!如果有人告诉你Web2.0是什么,那他一定是在说谎。因为,在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包括我这些“戳穿” Web2.0谎言的文字——也许还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