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现代化的长江下游航道
湖北日报(记者周芳、通讯员胡利民、宁晓东)“看,它正在晴川桥附近。”16日,登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武汉海事局监管中心副主任张春迅速找到了海巡31303号船的准确方位。
眼下,武汉海事局已为38艘客渡船免费安装了GPS监控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船舶一旦发生航行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武汉海事局将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GPS是数字航道运用的先进技术之一。交通部投资1650万元,在武汉建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届时,武汉长江二桥与长江三桥之间水域的水上交通信息直观显示在电脑屏上,我们可实时掌握该水域内船舶的任何情况。”谈起数字航道的先进,张春语气激动。
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教处副处长曾越介绍,“数字长江”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宏伟工程,数字航道和智能航运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大幅提高长江航运安全系数,便于加强长江运输船舶的管理;提高航道维护管理质量;实现了长江航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挖掘长江航道的通航潜力,全面释放长江能量。”曾越描述“数字长江”建设将给“黄金水道”带来的美好前景。
据悉,国内首条数字航道已在南京至浏河口300公里江段初步建成。“十一五”期间,长江数字航道总体框架将形成,并分段投入试运行。
[链接] 揭密国内首条数字航道 记者周芳 实习生汪东芳 左建
南京至浏河口(南浏段)300多公里的数字航道,是我国首条数字航道,堪称水运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它神奇在哪?且听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航道局的专家揭开其中奥秘。“过去船舶只能购买人工绘制的纸质航道图,数据难以及时更新,而现在,南浏段全部用上了电子航道图。”曾越解释,电子航道图可以显示整条航道,再根据需要点击放大或缩小,航标配置、水位、水深、码头建筑物、障碍物、海事情况、当时的最大水位、码头尺寸、吨位、装卸指标、码头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信息都可显示,数据还可随时更新。
当然,电子航道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可无限装载信息的“大地图”,作为智能航运的基础平台,它可以开发出多种应用。
如,过去完全用人工方式管理航标,航标工作船定期在江上巡查发现航标灯是否损坏,再进行人工恢复,及时性差,效率低。而现在,通过遥测遥报技术与航标的GPS监控终端,可以实现航标与中心控制室的无线连接,如果航标灯损坏或偏离方向,系统会自动报警。
数字航道上的新武器还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行轮通过这套系统,可在驾驶台的电脑上实时观测航行水域内的航道情况和周围船舶情况,避免碰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自动导航。
[解读] 当梦想一步步靠近 记者周芳 通讯员宁晓东 周樱
激动人心的宏伟工程 谁能抗拒信息化激越澎湃的浪潮?随着“数字地球”美丽梦想的提出,“数字长江”、“数字城市”、“数字流域”等时尚词汇也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数字长江’是‘数字地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宏伟工程。”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教处副处长曾越介绍。
什么是“数字长江”?在曾越看来,也许正是因为其内容的宏大,所以“数字长江”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官方定义。他所理解的“数字长江”,将是数字化三维显示的虚拟的长江流域、城市和乡村,它将海量的有关长江流域各种信息与各种应用模型联系起来,在计算机网络中重现长江原貌。
“至少要包含长江的航运体系、水利体系、农田灌溉体系、防护林体系、沿江经济体系等内容。”畅想“数字长江”的框架体系,长江航道局高级工程师俞建林感叹,那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强的浩大系统,但数字航道和智能航运的建设将是系统里的重中之重。
数字浪潮奔涌入江 点开电脑,曾越能看到数百公里外三峡大坝的过闸实况;打开监控系统,武汉海事局的张春能查询武汉港区客渡船的行踪。“这就是数字化的神奇!”曾越笑言,虽然“数字长江”的建设刚刚起步,但古老的长江正迅速被现代、时尚的气息包围,“数字航道”日显雏形。
他介绍,长江干线航道测量已部分实现了数字化,长江上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多波束测量装备,它可同时发出数十道波束全方位测量航道变化,随时更新测量数据。
眼下,国内首条数字航道已在南京至浏河口300公里江段初步建成;三峡库区和武汉桥区航标遥测监控系统已投入试运行;电子航道图、航道航标信息管理系统、水位遥测遥报系统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突破了过去仅仅靠有形标志指示航行的平面模式。
在通信方面,重庆至武汉已建成了专门服务于航运部门的光缆数字传输系统,武汉至南京的光传输系统即将付诸实施。“航道数字化,航运智能化。”今年初,交通部提出了长江航运工作的努力方向。曾越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推进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武汉、芜湖段的VTS工程,加快启动三峡库区数字航道建设,统一搭建长江航运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启动长江航运数据交换中心和长航局指挥中心建设。
据悉,“十一五”期间,一个集航道维护、测绘、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数字航道”系统将初步成型,长江航运管理将真正迈入信息化时代。
全面释放“黄金水道”的能量 作为横贯中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长江已是世界上运量最大、水运最繁忙的内河。长江航道沿岸的7省2市,占据着中国40%的经济总量,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值。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由长江航道运输。“由于航道整体等级不高,长江航道的整体运输效率仍然较低。”曾越认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长江航运升级,建设“数字长江”将是提高长江航运能力的关键。“‘数字长江’的实施,将使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和起点上,以全新的视野,以更优的目标、更快捷的速度开发、治理长江,‘黄金水道’的能量将得到更好的释放。”曾越评价。
俞建林则激动分析,“数字长江”建设对促进长三角经济的新飞跃,对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促进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一批基础性产业和特色产业正在中西部地区崛起,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长江沿江港口发挥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纽带作用,“数字长江”会让“黄金水道”更富活力。
[新闻分析] 武汉会展业面临重新洗牌 记者孙滨 通讯员姜华哲
今年,武汉CBD将建设“欧洲之门”会展中心;坐落汉阳滨江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届时,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以及武汉CBD会展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将形成会展业“一主三辅”的新格局。业内人士感慨:武汉会展业目前已进入大发展时期,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热闹背后凸显瓶颈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型会展医博会落户武汉,机博会、国际汽车展、农博会等为代表的贸易展览会,以及光博会、华中车展、食博会、美博会等渐树品牌,武汉的会展一拨接着一拨,在中部地区显得热闹非凡。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市各类会展达120个,平均每3天就有1个,会展相关收入近1.5亿元,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
然而,武汉市贸促会副会长孙徽东却清楚地认识到,武汉的会展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表面热闹的背后还存在诸多瓶颈制约:一是展馆硬件不足,缺少大面积的现代化会展场馆;二是上规模的会展太少,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三是展览界人士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会展专业人才。
据有关人士测算,武汉地方自办会展不到200个,且70%是小会展,有影响的品牌展会只有国际汽车展、武洽会、机电博览会,以及旅博会、食博会等。现有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位处闹市,交通繁忙,每次大型会展开幕式都必须交通管制。而现有展馆也不适合举办大型通用机械展,汽车展期间,广东某公司原本打算展示重45吨的注塑机,但限于展厅条件,只得换了一个5吨重的。
世界老大看好中部龙头 权威资料表明,国际会展业利润率超过25%,更重要的是它具有1∶9的带动效应,即会展业每收益1元,就可带动相关产业收益9元。
美国一位市长曾说:“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重要支点的武汉,正在积极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令人欣喜的是,全球最大的展览集团GEC非常看好武汉的会展产业。
根据GEC历经4个月时间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比较华中地区部分省会城市的展会数量、展览面积利用率,长沙为72、13.4%,西安为62、11.1%,郑州为33、13.1%,武汉为110、29.9%,两项指标均为最高。报告中称:“武汉有望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会展城市,主要覆盖面包括
河南、湖南、陕西等省。”
这家拥有全球三分之一世界级品牌展会、年营业额超过80亿欧元的德国展览集团,正计划成立武汉CBD会展中心运营管理公司,为武汉引来知名品牌展会。GEC副总裁艾欧恒先生说:“武汉CBD会展中心亮相后,其定位将是以武汉产业优势为依托的机械光电博览以及高端消费品展览等。”
而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远期规划展览面积为6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一旦武汉形成“一主三辅”的会展格局,武汉会展业将会重新洗牌,各个会展中心则需重新定位各自功能,突出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