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政绩迫使官员一心奔“速度”
来源:新快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GDP的增长率不达到百分之几,人大会议作报告下不了台啊!”

  新快报讯(特派记者 余亚莲 廖颖谊尹来)“政府官员在政绩压力和财政收入的双重压力之下,一心向着速度走,不惜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去支持高速度。”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昨日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经济增长方式长年转变不过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体制性障碍。昨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政协委员吴敬琏、林毅夫、赵忠贤、邱晓华、鲁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政府、官员资源配置权力过大

  吴敬琏表示,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已经提出来“很久很久”了。他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问题始终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九五’计划中,明确规定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个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另外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直在议论,政府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却始终没能转过来,为什么了?

  吴敬琏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体制上的障碍。

  吴敬琏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政府、官员仍然掌握着很重要的资源配置权力。比如,土地配置权力基本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不是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价格作为市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但它的作用被行政定价扭曲了。比如,各种要素的价格、资源的价格都定得过低,使得企业在决策时也发生了扭曲。”

  政绩压力导致官员一心向着速度走

  吴敬琏还提出,政府官员在政绩压力和财政收入的双重压力之下,一心向着速度走,不惜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去支持高速度,所以增长方式就很难转变过来。

  很多委员过去在政府里担任领导工作,他们讲了他们的切身体会,从道理上讲,他们都知道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转变,但他们做不到啊!

  首先是政绩的压力,有的委员说得很生动:“GDP的增长率不达到百分之几,人大会议作报告下不了台啊!”另一个是财政收入的压力,现在的财政税收主要是来自生产型的增值税,而生产型增值税和产值之间是直接联系的。所以,不管道理应该怎样,政府官员在两个压力之下只好向着速度走。

  体制性障碍有四大原因

  吴敬琏提出,经过这些调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在什么地方就非常清楚了。有四条,第一,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第二,政绩。GDP的增长率变成政府官员首要的考虑。第三,财政收入。要求产值的最大增长。第四,要素价格、资源价格扭曲。吴敬琏说:“这样,我们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体制上作出的改革、改进已经非常明确了。”

  吴敬琏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讲习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拓者,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