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管理工作今年将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来源:中国广播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黎政祥、王业丰) 记者从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今年,北京交通管理工作将建设“系统化的交通组织管理、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科技、社会化的交通安全防范、现代化的交通应急处突、规范化的交通执法办案、正规化的交警队伍保障”六大体系。规范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行为,严格管理停车秩序,科学疏堵排堵,降低万车死亡率将是今年北京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北京市交管局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遏制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停车秩序,促使交通秩序环境明显改善;缓解交通拥堵加剧的趋势,防止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力争局部地区有所缓解;全面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扎实推进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落实,交通事故死亡绝对数不超过北京市政府控制指标,万车死亡率不超过6,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特大事故;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交警队伍正规化水平明显提高,按规定完成教训任务,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为实现工作目标,市交管局将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强化路面管理,深挖道路潜力,构建系统化的交通组织管理体系

    严管巧疏规范“非”“行”秩序

    以长安街及延长线、前三门大街、平安大街、广安大街、中关村大街、二环路、三环路等78条大街、107个路口为重点,由内到外分步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整治。除路口原有交通协管员外,部分管理停车秩序的协管员也将调整到路口,集中力量进行看管。并且非机动车、行人整治将纳入“文明区县”评比考核。通过研究,改进自行车、行人交通组织、信号控制方式,增加人行过街安全岛、人行横道、隔离护栏等人性化设施,为非机动车、行人通行便利和自觉守法提供条件。

    电子眼要盯违法停车

    除已列入北京市政府办实事的东、西长安街等24条大街外,今年北京市每个区县将有1至2条大街,由区县政府牵头严管停车秩序。在主要大街和严格禁止停车区通过增设电视监控设备、便道安装停车拦阻桩等措施。压缩占路停车,严格控制主干道和快速联络线占路停车泊位,逐步减少、取消主干道路侧停车,在小区路、支路设置开辟分时段泊位和夜间泊位。

    涉牌违法等仍是打击重点

    大力整顿货运机动车违法、机动车不按规定安装使用号牌及“摩的”、三轮车、“残三”、“黑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无牌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等开展集中整顿。专群结合,组织力量深入小区、停车场库,排查未年检车、报废车、未登记注册车、挪用号牌车、套牌克隆车和被盗抢车。

    合理错时施工避免堵路

    加强奥运场馆、重点道路、地铁施工等占路工程交通组织和维护疏导。协调市政、电力等相关单位,对“游击”型占路施工统筹管理。会同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等部门,合理安排占路施工次序,减少和避免同时间、同区域大面积开工。以《北京市占路施工管理手册》为教材,对民警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民警对占路施工的监管意识和水平。

    优化交通组织 增加公交专道

    结合道路改造和“三点”治理,对主要大街、重点地区进行系统性交通组织优化,完成路口工程改造30处,优化渠化路口、路段300处,开辟公交专用车道30公里。对已排查出的59处堵点、61处乱点和20处事故黑点,将研究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和倒计时账单。

    万余交通标志将更新

    全面规范三环路以内指路标志版面布局和英文字符标注。完成2015面标志安全性改造和40处路口信号灯标准化配置。增设信号灯100处、车道导向标志400套、胡同标识牌3000面,增设、更换各种常规标志5500面。增设隔离设施15公里、预防事故警示灯60套、彩色路面标线4处。结合非机动车、行人秩序管理,完善行人过街灯和自行车道专用灯等设施。在中关村大街、工体北路等6条道路实验性的增设一批多光源信号灯,解决大型车遮挡视线问题。完成20处路口二次信号灯设置,增设50套盲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

    加强宏观交通政策研究

    加强宏观交通政策研究。针对当前交通拥堵发展态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交通管理宏观政策,出台大面积交通拥堵处置预案,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有效避免和应对大面积交通拥堵。
 
    紧贴实战需要,加快建设步伐,构建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科技体系

    千余处智能信号灯实现智能指挥

    今年将在北京市区范围内新建系统控制信号灯100处,在环路及快速路联络线建设出入口信号灯50处、车道灯40处,四环路以内现有1100处信号灯全部实现系统控制,进一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新建交通电视监控120处、违法自动监测器200套、视频检测系统60套,完成120路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扩容。在北五环、京承高速路、通惠河北路、丰北路、蒲黄榆路新增100个交通流信息检测断面,完成五环内旅行时间检测设备建设,新建车辆牌照识别检测系统46处。在环路之间联络线、高速路外围道路及主干道新建交通诱导室外信息显示屏100块,实现对交通流的科学组织诱导,缓解主干路压力。

    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平台”确保信息通畅

    利用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开发贴近交管实际的应用系统,使交通管理的指挥调度更加灵活、更加便捷。全面改造交通管理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应用软件,开展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为交通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研究、开发和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解决网络以及通信终端安全管理问题,保证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履行监管职责,强化隐患治理,构建社会化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

“四种车”仍为管理重点

    货车通过办证管控:会同北京市交通委、市政、建委、运管等部门,从交通安全入手,严把运输资质审查、车辆车型、违法事故查处、司机雇用、证件办理等关口,完善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校车制定准入制度:配合北京市教委对校车(包括“黑校车”)共同制定校车准入制度,并建立校车监管档案,定期核查驾驶人和校车安全情况;在校园周边道路增设岗位,加强校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同时北京市教委将出资聘用交通协管员,协助民警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

    大客户籍化管理:对私人大客车继续落实“户籍化管理”制度,逐车建立监管档案,定期教育驾驶员,检查车辆;对长途客车严格落实进出站检查制度和超载举报制度,并聘用客运企业驾驶员兼任交通安全宣传员,在发车、中途休息时,到站前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在站点常年设固定宣传点。

    危化车严把进京关:严格危化车的办证关、进京关,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不准进京;严格危化车辆路检路查,发现违法车辆严格按规定处罚后予以劝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危化生产、运输企业,对车辆、司机和行驶路线、发货充装等环节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全面贯彻实施《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扎实深入推进“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落实。进一步健全事故预防制度和机制。对专业运输单位实行交通安全资质管理,隐患突出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力的,依法停车整顿。建立行政村交通安全组织,强化农村交通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县年终考核。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交通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力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会同运管部门,为旅游客车和专业运输单位半挂牵引车、重型载货汽车安装行驶记录仪,并定期采集分析数据,实施有效监管。继续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挂账,督办或协调解决。

 

    提高驾驶员考试难度

    完善驾驶员路考系统,开展实际道路驾驶考试试点,进一步提高考试难度。完善“闭环执法”网络,严格新车注册登记检验和老、旧、破车注销、监销,提高机动车注册登记率、报废率和年检率。推出更多车管便民措施,提高车辆管理服务水平。

    创建平安畅通县区

    全面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以此为载体,协调区县政府着力解决远郊交通设施、装备缺乏问题,强化远郊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加快高速公路队伍正规化、管理专业化、驻地及装备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高速公路勤务机制和紧急救援联动机制。规范28处治超站点建设,健全完善治超长效机制。继续巩固、深化治理公路“三乱”,杜绝任何形式的
“三乱”问题。

    改革勤务制度,强化指挥调度,构建现代化的交通应急处突体系

    改革勤务模式保障和谐运转

    对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实行分级预案化管理,综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尝试建立更加灵活、高效、可靠的勤务管理模式。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及其它对交通影响较大的活动,最大限度促进勤务交通与社会交通和谐运转。

    警力随着堵点走 交警“出门就上班”

    实施执勤岗位预案化管理,本着警力随着堵点走的思路,依据报堵常量标准、堵点增减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岗位,建立三级勤务管理制度,根据路况变化适时逐级启动指挥疏导方案。将路口协管员岗位纳入勤务制度管理范畴,明确任务职责,加强考核管理。树立“出门就上班”的意识,各单位人员上下班、外出办事途中发现各类影响交通的问题随时报告局指挥中心。

    加强法制建设,落实依法行政,构建规范化的交通执法办案体系

    规范执法建立论证制度

    继续推进规范执法专项整改活动,完善规范执法长效机制,坚持执法问题定期通报制度和会商制度,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切实解决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针对行政许可、执法办案、交通限行、交通立法等重点环节,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专家论证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办案更加透明高效

    继续推行重大涉法信访案件专办、现场答复、听证等制度,积极探索新型办案机制,以公开促公正。完善交通事故案件公开处理制度,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合法权益。开展事故办案竞争上岗和办案民警等级资格评定工作,提高民警素质,保证办案质量。强化专业化追逃,提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

    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构建正规化的交警队伍保障体系

    网民票选好交警

    深入开展向天安门地区分局学习活动,将“执法为民,争创一流”的要求转化为交通管理具体工作标准。继续开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从警观,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思想根基。深入抓好典型培养宣传工作,利用网络资源,公布先进典型事例,年底动员网民投票,评选出“我最喜爱的首都交通民警”,以典型引路,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警力最大限度上路

    深化警区责任制改革,立足于最小作战单元,对警区职能重新定位,突出执法、疏堵、处警等,剥离无关职能,为基层充实力量,做到人岗匹配,减轻警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