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推进海事事业新跨越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来自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工作的报告
    早春时节踏访我国海事系统,记者被海事人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谐交通的全局,高度谋划海事工作发展经济的新观念、新成就感动着。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随着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海事系统肩负着极其繁重的任务。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事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把满足社会公众对水上交通日益增强的安全与环保需求,作为海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把海事的发展和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作为主题,把着眼点和用力点放在谋发展、保安全上,充分发挥全国海事的整体作用,提高海事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提供服务,做到“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建设“三个海事”,打造“三支队伍”,实现海事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海事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水上交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数字最有说服力

  数字是喜人的。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直属海事系统工作取得了许多新成绩。水监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修订完善了《中国海事发展纲要》和“十一五”海事发展规划,促进了海事新发展。水上安全形势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去年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532起,死亡失踪479人,沉船306艘,直接经济损失4.95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减少5.3%,减少2.0%,减少7.3%。开展了治理船舶超载反弹、长江干线内河船员持假证上船任职、低质量船舶、船载危险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初步解决了水上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截至去年年底,纳入治理的运输船舶6096艘,完成附加检验3732艘,未通过501艘;纳入治理船厂910家,关停118家,仍在整改359家(数据需更新)。检查内河船员316932人次,收缴假证2900余本。检查外国籍船舶4764艘次,滞留290艘次;检查中国籍船舶85515艘次,滞留1747艘次。监管危险品船舶46万艘次,监管危险货物近6亿吨,纠正各种违章41万次。全年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1568起,成功救助16873人,平均每天救助46人,救助成功率达95.3%,成功处理了阿提哥等一批重大船舶污染事故险情。

  在水运经济快速发展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水上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同“九五”相比,分别下降了33.3%和24.4%。我国远洋(包括近洋)船队由“九五”期间被各主要港口国监督组织同时列入黑名单的不良记录,发展到“十五”期间的稳居白名单前列并连续多年保持较低滞留率。建立完善三级救援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成功组织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演习,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增强,共组织、协调重大搜救行动3919次,救助遇险人员52870人,救助成功率达93.5%。

  提高海事科技创新应用能力

  海事系统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建成了包括2艘千吨级巡视船在内的一批海事船艇。加强了VIS、AIS、CCTV等监管系统的建设,VTS信号覆盖国内主要港口和重点通航水域,AIS沿海骨干网络基本建成。覆盖中国沿海的RBN-DGPS台链和中国海事电子海图数据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口航道测量、海图编绘、应急扫测等海事测绘能力得到加强。覆盖四级机构的海事信息网络基本建成,视频会议系统和可视电话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船舶管理、船员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得到全面应用。

  这是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刘功臣介绍,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以提升业务应用为核心,规范系统运行管理,加快海事统一应用平台建设,加强海事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提高海事监管效能。

  在实施自主创新工程中,加快基础设施和安全装备建设步伐,推进信息化进程,增强海事监管手段,提高应急反应和航海保障能力。在总结继承海事系统多年来积累的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始终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面对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调整工作部署,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的经验做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海事管理水平。

  加强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科学配置经费、资源,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系统内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潜力。有效整合系统内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海事业务信息系统与VTS、AIS、CCTV、船舶报告系统以及DSC、GMDSS等系统的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系统内部资源共享和对外管理服务水平。启动海事应急指挥辅助系统试点工程建设。启动海事信息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完善船舶、船员等海事业务管理系统。推广应用“一卡通”工程,实现船舶登记数据的集中管理。推广应用非统考船员考试软件,推行船员无纸化考试。开展海事业务系统与VTS、AIS等系统以及与地方口岸、地方海事数据交换接口及相关标准研究。加快海事信息网拓展和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海事信息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及机制。完善海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海事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人才是兴业之本。实现海事新发展,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海事系统结合工作实际,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入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支热情服务、作风严明、素质过硬、严格执法的海事执法队伍,建设一支业务权威、技术精湛、在国际国内海事领域具有较大影响、能够代表中国海事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拔尖人才队伍。

  铁肩担海事任重而道远

  我国将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

  综合分析“十一五”时期内外环境,海事事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有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水运,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水路交通运输体系。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这些,为海事拓展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新的更大的平台;也对海事进一步做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船舶防污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刘功臣认为,海事系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目标要求,以“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和建设“三个海事”、实现“三个追求”、打造“三支队伍”为保障措施,站在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水运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海事的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众对水上交通安全与环保需求的角度审视海事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站在国际海事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审视海事的发展水平,站在系统外的角度审视海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判断海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上来,统一到推进海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以海事事业的新发展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刘功臣说,为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维护水上安全形势稳定,要建立健全“十大体系”保障关口前移,标准上移,重心下移,确保实现运输船舶死亡失踪人数比2005年下降3%的目标。

  建立健全海事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海事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能力。建立完善以《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海事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国际公约的国内化进程。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确保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海事管理政策、法规、理论和技术研究体系,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国际履约能力。研究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理论和规律,提高海事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海事调查,为预防水上交通事故提供对策和技术指导。在国际海事公约的框架内,加强国际交往,提高国际公约、技术规范制订、修订的参与度,提升权威性。

  健全船舶有效监管体系,确保船舶适航。强化船舶安全检查、船舶登记工作、船舶检验行业管理。加强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监控。建成全国船舶技术数据库。规范非运输船舶的监督管理。全面建立船舶安全诚信管理机制,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质量综合管理体系。

  健全船员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船员适任。建立健全船员闭环管理机制,加强船员实操能力监督检查。加强船员培训、考试、发证及水上资历、违章违法行为的分析,提高航海教育培训和船员管理的针对性。重视提高内河船员整体素质。

  健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确保货物适运。进一步深化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专项整顿,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危险货物申报诚信管理机制,完善船载危险货物信息系统,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的瞒报、谎报等违法行为。

  健全防止船舶污染管理体系,保护水域环境。加大防污执法力度,全面履行防污监管职责。建立重大油污事故应急反应体系,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省级应急反应体制和应急计划,建成沿海和内河重点水域的溢油应急反应基础设施。建立国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实行船舶油污强制保险。建立船舶油污水、压载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跟踪系统,确保达标排放。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继续完善“一案三制”,建立快速、有序、高效的海事专业化应急反应队伍,定期组织海上搜救演习,提高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抢险救援协调能力。

  健全通航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畅通。全面规划通航水域,划定、调整和公布航道、锚地、禁航区、交通管制区等重要水域。对重要水域逐步制定并实施区域交通管制规定。加强水工作业管理。建立定期向社会通报通航环境综合情况制度。制定通航环境的评价标准。实现对监管水域的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监控。

  健全航海保障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优化航标配布,改善助航效能。扩大电子海图的应用范围和服务领域,制定并实施航海图书资料系列化方案。发挥海事测绘功能,为各类水上活动提供水文、气象、航道等信息服务。加强水上通信管理,确保水上通信安全及时畅通。

  健全海事人、财、物支持保障体系,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进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加强人事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加强财务管理、资金分析,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海事管理现代化。

  “‘十一五’海事新发展任重道远,2006年更是关键的一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是我们实现海事创新发展目标的坐标。”刘功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