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信息化进程中的七大关系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国家整个信息化大战略下,优先发展工业信息化还是农业信息化?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怎么平衡?信息化资源有限,是应该重点投入还是普遍撒网?理清楚信息化中的七大关系,才能更有的放矢,才能让信息化事半功倍。

2005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向十六届五中全会作说明,他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有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会议强调,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要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坚持搞好统筹协调,正确处理信息化发展中的各种重要关系”。

经过数十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企业信息化重点开始转为向信息化要效益。在这样的前提下,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关系成为重中之重。

在新的历史时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有哪些?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策略面对这些重大关系?不妨看看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

工业VS农业

跟随国家战略方针走,跟着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走,巧用劲,用巧劲。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更进一步讲,如何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产业之间的关系?

优先发展工业信息化还是优先发展农业信息化?在建设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这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给大哥的多了,留给小弟的就少了。实际上,这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生产资料,通过信息化改善了生产方式,富裕起来的农民能够对工业发展产生更强的消费拉动力,促进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只有8亿农民的生活安定,才能够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则能够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打造更好的平台。如果没有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产品成本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层出不穷的工业新兴技术,要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处理信息化建设中产业间的关系,必须符合国家的战略方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产业间的关系,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著名学者胡鞍钢指出,实际上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绝对贡献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农业贡献的下降期,继续贡献阶段;第三个阶段叫做贡献的回转期,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进行贡献,城市对农村进行贡献。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

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产业间的关系,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要服务于优化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要服务于切实提高农村生产力,要服务于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

发达VS不发达

在宏观视野下,着眼于挖掘地区潜力。

在北京与乌鲁木齐之间,实际有着两个小时的时差。而我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发展,则存在着更大的“时差”。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很大,在江浙一带,一些城镇的GDP比西北很多二级城市的GDP还多,人均收入相差5倍以上。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各有千秋。发达地区有成熟的信息产业、高端的信息化用户、成熟的市场环境、先进的管理思想。不发达地区则有人才优势,例如西安和成都蓬勃兴起的软件产业就是最好的例证。有成本优势,从人力成本到土地成本,不发达地区的经营成本比发达地区低一大截。

首先,和处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产业间关系类似,要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中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要坚持的原则是跟随国家战略方向、跟随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在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一大批IT制造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同样,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号召后, 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地区很快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其次,要着眼于挖掘地区经济潜力。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林凌教授认为,这几年西部发展加快,而东部发展更快。东部与西部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比如2000年~2002年间,国家投入西部的国债资金为1600亿元,但这些投资有50%是通过在东部、中部采购设备和材料等实现的。同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也为东部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廉价的资源。在这种状况下,西部地区如何挖掘自身潜力成为重中之重。

政府VS企业VS社会

爱民才能更好地爱国,正确认识社会接受程度是获得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前提之一

在讲政府与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中国民营经济的两大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企业”,而苏南模式则是集体主义民营经济的代表。多年发展下来,温州模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将产品远销国外,而苏南模式则在日趋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显得有些疲软。

原因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只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才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关注民生问题,成为经济建设中日益重要的关键环节。

同样,政府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与社会(个人)信息化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力发展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政府信息化做好了,老百姓办理各种手续再也不用在各个部门间东奔西走,只需上政府的“一站式办理网站”就可以解决问题;企业信息化做好了,政府就能够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以便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社会信息化做好了,企业和政府更容易得到来自市场、社会最前沿的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而对于信息化建设者而言,又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对三者之间既矛盾,又互相作用的关系有深入认识外,信息化建设者还必须认识到社会发展程度问题。

与企业信息化不同的是,发展政府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必须配合社会发展程度进行。既不能小马拉大车,也不能杀鸡用牛刀。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及社会接受程度,是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自主创新VS适当引进

在引进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进行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乍看起来,自主创新和引进好像是矛盾的。既然要自主创新,干嘛还要引进,到底怎么区分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关系呢?实际上,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不引进。所谓的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仍然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创新。

正因为有技术创新,我们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被其他人所左右。但是要注意的是,自主创新可以分为两大层次:一是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进行自主创新,可以说是原创创新,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龙芯。龙芯一号设计开始时,就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第一次设计和流片生产CPU就跳过了0.35、0.25微米工艺,选用了目前代加工厂主流的0.18微米工艺。当然,这种创新并不是盲目碰运气,而是通过与硅谷许多有经验的工程师深入调研分析后做出的。

还有一个层次的创新是在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也就是说,通过集成、消化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生产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去创造新的需求,最终获得竞争力。而且,集成创新可以慢慢向原创创新转化。曙光从集成创新做起,先走增值OEM的起步之路,节点部件和操作系统采用市场主流产品,自己主要做把若干节点集成起来的机群操作系统以及提高整机可用性的增值部件。得到用户认可后,开始自己设计开发主板,下一步他们甚至准备推出高性能CPU,实现原创创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效益VS风险

每个信息化主体都要设定风险基准线,在此基础上追求最大效益。

风险与效益像一对双胞胎,效益的增加必然以风险的提升为代价。

那么,信息化的首要目标是提升效益,还是防范风险?

毋庸置疑,信息化的主体是为了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增加企业效益。正因为有了一站式办公,政府服务能力大大加强,老百姓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正因为采用了信息化,企业库存周转量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现在并没有一套广为认可的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但是信息化本身的建设成本的增加,当然会使得企业相对效益降低。信息化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味地通过加大IT投入提升效益,带来的系统风险以及由此增加的企业运营风险自然也会提高。政府都网上办公了,系统一旦被攻击,所泄漏的机要信息当然损失重大;网上银行一旦安全出了问题,受损失的不只是老百姓,还有银行;甚至系统建设失败这样的问题,都会使得信息化陷入无底洞,别说创造效益,连投资都无法收回。在效益和风险面前,该怎么选择呢?

博士伦的CIO陈启伟直面了效益和风险的问题。诚然,加大信息化风险防范力度必不可少,但每个信息化应用主体都要设定可接受的界限。在博士伦,这种界限是系统可靠性为99.9%,因为这种可靠性是博士伦这样的生产型企业可以接受的,而如果像银行一样追求小数点后4个9,则要大量增加IT投资和成本,博士伦认为不值得。但反过来,银行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因此在效益和风险之间,它优先选择了风险,而并不过分计较IT的投入和效益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建设单位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承受能力,踏踏实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平均分配VS重点投入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该普遍撒苗还是重点播种?是该大范围还是瞄准一个方向全力支持?普遍撒苗当然好,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所收获,不至于颗粒无收,但缺点是由于投入不够,大家都处于干渴状态,哪个都不成气候。而重点投入也有好处,一些事关国民经济和大发展的高科技项目,没有重点投入,没有各种资源的协调调配和重点倾斜,很难有大的成果。

信息化资源的平均分配与重点投入都没错,因为不同环境所做的决定当然不一致。一般来说,两种情况会进行重点投入:一是产业方向比较明确或相对急需的行业,可以采用重点投入的方法;二是没有哪个主体能够单独承担的任务,比如国防、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项目,当然离不开信息化的重点投入,操作系统、芯片等事关所有信息化主体的,也需要国家整合各方资源进行重点投入。

而信息化资源的平均分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有重点地相对大范围地撒网而已。比如,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相对较大规模地支持了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及ERP应用,这其中包括5个国产化ERP产品的研发,以及200多家CIMS应用示范企业推动MRP Ⅱ/ERP系统应用的深入。事实证明,这些受支持的企业有的确实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行业中的标兵;而有的企业由于先天或者后天运作的问题,没有成长,在扶持下仍然走向没落。

以人为本VS合理监督

合理监督保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完善监督机制

用法律约束社会,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信息化的社会本质,是为人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从物质上说,信息化帮助社会生产率的提升,满足了人的生活需要;从精神上说,信息化梳理了社会信息资源,将社会信息最大程度地标准化及迅速传播,甚至现在出现的信息化,可以让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定制服务,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北京西城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各个街道电子阅览室的开通,满足了人们在家借阅的需求,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这就是以人为本。

但是,信息化也是一种监督手段。从大处说,利用信息化,国计民生得到了保证,“藏污纳垢”之处得以曝光。“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管理中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审计成果。”审计署副审计长刘家义说。1999年,在以手工审计方式为主的情况下,全国共组织了2.3万名审计人员对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审计;2003年在对工商银行的审计中,由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部参审人员仅为1999年的1.1%,人均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却是1999年的38倍,审计速度的加快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化的应用。从小处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更容易暴露在法制和规定之下。上海市信用体系的建设让很多人不再有到处借债,到处不还的“自由”,而全国联网的交通违章系统,让每个驾驶者都必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以人为本与合理监督并不矛盾,完全能够协调统一,最终殊途同归。强调合理监督,是为了通过法制社会和信息化手段,给“越界”的人以惩戒,从而保证更多人的根本利益。而以人为本,就是在尊重大多数人的基础上,划定道德和法律界限,通过合理监督,规范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让每个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人能够享受以人为本。

记者手记

变化的关系 不变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跨过同样的河。历史长河更是如此。

可以想象,今天提出的信息化七大关系,五年或者十年以后,其中一部分关系问题早已处理得当,不再成为需要社会讨论的话题。而又会有新问题暴露,需要坐下来引经据典,百般剖析,研究清楚。

任何事物,任何关系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也只能在当时的时代下有意义。信息化作为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飞速发展的新生事物,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方式,甚至前所未有地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此所带来的很多摩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也会不少。而在特定时间段讨论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进步时能够屏蔽这些障碍,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跨越发展的瓶颈。

千古风流还看今朝。用今朝的方法、今朝的思想,解决今朝的问题。所不同的是,今朝的人物到明天依然存在,今天积累下的方法和经验到明天仍然可以复用。来年,我们会抖擞精神,看清新形势,理出新思路,审时度势,迎接下一个话题,迎接下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