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立足现有装备发展信息网络
由于我国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上起步较晚,许多军事观念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在感受到高技术武器与最新战术战法应用的威力时,在观念上很容易产生盲从,对网络中心作战这一概念也不例外。其实,这个概念的提出完全是美军在总结了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后,将高技术武器的联合应用以及战场信息搜集分析等任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一向认为装备决定一切的美国军方看来,将信息化——这个被认为是接替机械化成为第三次军事革命的观念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并用其指导其他武器的发展,将为其在战场上发挥无坚不摧的压倒性优势打下牢固的基础。
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将网络中心作战的理论体系引入现有的武器装备,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战场潜力要比完全套用美国国防部的现有计划要现实得多。换言之,要尽最大可能使网络中心作战的理论体系适应现有装备,而不是尽量改变现有装备来适应网络中心作战理论。这在我国目前还未完全实现装备的机械化转变时尤为重要,在整个装备体系还不完善时,如何利用网络中心作战来弥补其中存在的漏洞将是未来我军急需解决的课题。
我军现在许多老旧装备都面临服役期过长的问题,而新装备由于造价较高、部件的非国产化等因素暂时还不能大量装备部队。如何使这些老装备重新发挥作战效能呢?网络中心作战无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之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我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成果比比皆是,利用这些现有的成果,为这些老装备换上“新眼睛、新耳朵”,使其拥有对战场态势的第一时间掌握优势,已弥补它们在性能方面的不足。由于这种改进的幅度很小(电子信息设备的尺寸与重量都很小),价格也较便宜,因此,在新装备还未大量服役时,足可弥补2-3年的装备真空期。
寻找捷径,立足技术前沿避免重复建设
美国为探索战场上信息化装备对战争所起的作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什么有世界第一信息化部队称号的美军仍然要花费几百亿美元来重新建立自己的战场信息网络呢?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初次感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当时的美军信息化程度并没有普及,拿GPS卫星定位系统来说,平均上百名美军才拥有一台。而在最近一次海湾战争中,平均九个人就有一台GPS了。然而,美国陆军普遍采用的军用网格系统与GPS并不兼容,这给执行快速推进的陆军士兵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如海军与空军的信息系统不能兼容,导致两大军种间的信息不能快速共享,还要通过语音系统来调配。甚至在海军与海军陆战队之间也存在着这个问题。要解决它就需要将陆、海、空三军的信息化系统全面兼容,在作战中才能形成合力。这不仅要对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彻底的改进,还要对每个作战单位,甚至每位士兵及每枚制导武器的终端信息平台进行重建式的改造。这就是为什么美军要花费如此多的军费对本已十分领先的系统进行改进的原因。
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对我们未必是件坏事。此时我们更应该吸取美军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在起步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三军作战信息系统的完全兼容问题。不仅要作到指挥中心与各部队、武器平台间的信息网络兼容,更要作到中心与中心、甚至陆军与空军、空军与海军的三军信息网络兼容。只有站在高起点,研制出来的系统才不会落后,才能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紧跟潮流,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成就
现今,对网络中心作战的理解与观念的更新正在已几何级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与变化,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军事强国也都在摸索中。未来的网络中心作战模式不仅受到互联网发展的限制,还受到未来武器系统发展的限制。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实现都会给网络中心作战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正是军事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无穷魅力的原因。我们对网络中心作战的报道会继续进行下去,并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进一步深化。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具有真正意义的网络中心作战会来临,而那时,在世界少数几个真正掌握并合理运用此理论体系的国家中,我们会看到你的名字——中国。
由于我国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上起步较晚,许多军事观念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在感受到高技术武器与最新战术战法应用的威力时,在观念上很容易产生盲从,对网络中心作战这一概念也不例外。其实,这个概念的提出完全是美军在总结了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后,将高技术武器的联合应用以及战场信息搜集分析等任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一向认为装备决定一切的美国军方看来,将信息化——这个被认为是接替机械化成为第三次军事革命的观念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并用其指导其他武器的发展,将为其在战场上发挥无坚不摧的压倒性优势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