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集箱運輸八成電子化
来源:大公報 更新时间:2008-03-15
據國家交通部官員表示,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交通行業先後有二十個港航企業建立了電子數據傳輸(EDI)中心,沿海樞紐港的集裝箱EDI系統目前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二十多種電子報文在集裝箱運輸業務系統中進入實質性運作,中國國際集裝箱運輸中八成的運量實現了EDI,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已成為港航運輸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

規劃新一輪水運業信息化

來自近百個港口集團及相關企業的代表日前在天津出席「全國港口信息化發展研討會」,共同為港口的信息化發展出謀劃策。「如何建設好『交通電子口岸』,促進水運行業信息化的整體發展」成為代表們討論的焦點。

據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長張延華在會上表示,「十五」期間交通信息化取得長足發展,尤其是交通電子口岸作為交通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得到國家和全行業的高度重視。他稱,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港航集裝箱EDI系統。交通部在「九五」、「十五」期間通過港航EDI示範工程、一期工程和續建工程,先後在20多個港航企業建立了EDI中心,沿海樞紐大港的集裝箱EDI系統目前已達國際先進水平。20多種電子報文在集裝箱運輸業務系統中進入實質性運作,我國國際集裝箱運輸中近80%的運量實現了電子數據交換,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已成為港航運輸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

交通部水運司副司長曹德勝指出,交通電子口岸建設工作起步較早,為全國電子口岸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交通電子口岸建設與交通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各港航單位要緊抓機遇、加快發展,全面開創交通信息化建設新局面。

明確電子口岸建設總思想

今年2月,交通部成立了交通電子口岸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交通電子口岸建設的日常協調工作,同時明確了交通電子口岸建設的總體工作思路:從交通行業宏觀發展管理的需求出發,與交通部電子政務建設密切配合,近期以連接現有港航EDI中心,實現集裝箱「電子艙單數據共享」和「水運生產快速反應信息系統」為工程建設的切入點,建設一個電子數據交換平台、一個中心數據庫、兩個應用系統,形成水運行業數據中心。遠期,則要逐步擴展應用,構建和完善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運輸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增值服務,並逐步實現與公路、海事、國家各部委電子口岸的信息連接、共享。

中小型港口信息化可借鑒

來自上海組合港、青島港、重慶港和深圳交通運輸EDI中心的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在總結「十五」各港口信息化建設成就的基礎上,對「十一五」港口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汝民說:「這是交通部十年來再次主辦信息化發展會議,交通信息化建設在『十一五』起步年翻開了新的一頁。」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此次會議為全國中小型港口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化建設經驗。他們建議,交通部在新一輪的港口信息化建設工程中選取示範點,並制定促進交通電子口岸建設和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