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电子商务规模扩大 前景依旧不明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电子商务在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终于从“导入期”进入了“成长期”,“B2B、B2C和C2C”这些新名词不再令人陌生,网上销售也不再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不过,令人困扰的问题是,电子商务尤其是C2C(个人对个人销售)到目前还没看到“钱景”。国内知名研究机构赛迪顾问近日做出如上论断。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中国二00五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七千四百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半,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全球最大的B2B(企业对企业)网站阿里巴巴继续把持业界老大地位,利润增长近乎一倍。从阿里巴巴二00五年对雅虎(中国)的并购可以看出,企业销售平台“钱景”一片光明。

  而在C2C市场,“钱景”则没有那么乐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ebay旗下的“ebay易趣”这两大领军网站均背靠大树好乘凉,把赢得市场规模作为当下最大的任务。“淘宝”自二00三年七月成立起宣布三年不收费,“ebay易趣”也只收很少的费用。于是,尽管两家网站人声鼎沸,个人网上开店蔚然成风,但目前的目标仍然是“培育市场”。

  赛迪顾问的报告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一时还不能盈利的原因一是网上支付仍然是最大的障碍。二00五年四月一日《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信用危机,但效果的显现还有待时日。二是盈利模式问题。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佣金”作为盈利的方式未必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市场盈利也显然不能单靠克隆“亚马逊”、ebay等美国故事。

  正是因为环境还不成熟,电子商务网站目前做的更多的是通过和用户的互动,把网站做得更加实用,更加方便,例如淘宝推出的“支付宝”就成功化解了买家和卖家的信用问题。将来一旦法律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成熟、用户使用有依赖性后,盈利模式的问题也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报告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和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web2.0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不断渗透,电子商务的专业细分趋势和个性化服务趋势逐渐增强,商机即孕育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