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土工程”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来源:江苏国土资源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4-05-30

  2005年5月,国土资源部向国家申报的“金土工程”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同年8月,金土工程一期(中央投资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准。9月下旬,国土资源部在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金土工程一期(中央投资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高技[2005]1717号)时,正式对各地开展金土工程建设作了部署。


   今年,我国将进入“十一五”建设时期。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日前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编制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化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土资信办发[2005]5号),要求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2005年年底前编制完成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如何结合“金土工程”建设制定好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作一概略分析。

   1 “十一五”是江苏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即2006-2010年,是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江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对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空前重视,提出了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映射到国土资源管理中,就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对土地和矿产等国家重要自然资源的严格监管、集约利用和科学配置,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国土资源信息化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样的角色。国土资源部鹿心社副部长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土资源的特性决定了要搞好国土资源管理就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这是“能不能搞好国土资源管理的根本问题。”因此,“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能否履行好其“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职责,有赖于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有赖于通过信息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国土资源技术支撑体系和新型的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就江苏而言,在人均占有资源水平较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通过“十一五”建设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情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加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有效支撑。


  二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2010年江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建立起完善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总体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具体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先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下,完成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建成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网络;土地、地矿等信息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全面完成土地、矿产和相关地学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良性更新机制;完善各类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系统的整体集成;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和管理的良好环境,形成以运行国土资源信息为主并具有多种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功能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与高效利用。”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应用软件开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互联网网站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制度建设以及人才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奠定了相当的基础,但还远未形成全面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较为完整的信息化体系。要达成2010年江苏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无疑将取决于“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工作水平和建设成效。


   因此,在“十一五”即将到来之际,必须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高屋建瓴地做好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找准切入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建设框架,从而确保“十一五”这一关键时期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张弛有序、高质高效地向前推进,进而圆满完成全省“十一五”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任务。

    2 实施“金土工程”是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的一次重要机遇

    金土工程是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面向资源监管、调控和服务的国家目标而开展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


  2004年初,曾培炎副总理在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提出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并指出:“国土资源工作,信息化大有可为,希望进一步深入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其后,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又提出,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如前所述,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国家“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立项,中央投资约1.05亿,并要求中央和地方的金土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分级报批。这是继2002年国家确定“十二金”电子政务重点工程以来,第一个正式批准立项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标志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已正式纳入国家信息化规划。正如鹿心社副部长所说的,“金土工程”不仅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领域内的一个崭新的命名,它的提出和实施,更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毋庸置疑,“金土工程”的立项和实施是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次难得机遇。


   “金土工程”以加强国土资源监管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主要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三大系统一大库”,即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和国家地籍数据库。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是在整合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的、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的、覆盖全域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技术支撑平台。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是以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矿产品数据库、矿产资源潜力数据库、矿产资源可供性数据库等数据库为支撑、以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为主体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是确保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技术支撑平台。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是在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及预警区空间数据库、重大地质灾害点综合信息等数据库以及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和多目标数据发布系统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平台和视频多媒体平台形成的、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网络化信息传输系统、现代通讯技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平台,是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防灾、减灾的技术保障。


   国家地籍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及利用现状、城镇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农用地等级等数据,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趋势,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形成完备的数据更新和应用服务体系,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按照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建立“金土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相关指标体系;建设和完善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供应备案、矿产资源储量等18个数据库的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建设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4个应用系统;建设相关的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系统。要求通过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初步形成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部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对耕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能力,为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提供国土资源信息,为国家的矿产资源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金土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国家、省、市、县各个层级,是一个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需要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全面协调,共同推进。

  3 “十一五”规划应将“金土工程”建设作为一条主线

  抓住机遇,以“金土工程”建设为主线和工作切入点,全面带动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应是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纵观“金土工程”的立项主旨和项目构成,不难发现,“金土工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目标明确,主题清晰。就是要通过项目建设切实为国家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监管和调控能力提供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切实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性、迫切性问题。


  二是强调资源整合,形成管理合力。通过“金土工程”三大系统一大库的建设,将从技术体系上集中数据资源,整合业务流程,一改以往多头管理、数出多门、难以核查、监管乏力的局面。


  三是软件开发与数据库建设并重。以切实形成监管能力为目标,“金土工程”建设除强调系统的软件实现外,尤其注重数据库建设。要结合业务调查和资源规划,建立准确反映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的完备的数据库体系。


   四是多级联动,整体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一个多层级的管理体制,有效的资源监管和调控必然是一个信息交互、多级联动的过程。“金土工程”的三大系统一大库是一个四级构成、整体布局的完整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有赖于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五是纳入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金土工程”的立项使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由“12金”拓展为“13金”。作为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的组成部分,“金土工程”框架设计将遵循国家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与相关行业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程充分衔接,以避免成为“信息孤岛”。


  前已叙及,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开发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认识水平,但从总体上讲,主要欠缺的还是没能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供有效支撑:系统集成度低,标准化程度低,主要基础数据库尚未整合,信息交换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数据更新机制有待建立,各级各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程度和进度不平衡,尚难实现多级联动。“十一五”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完善这些方面的建设,形成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有效支撑,全面提升我省的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做出贡献。“金土工程”的上述特点从技术层面也反映了工程目标与“十一五”建设需求的一致性。因此,在国家着力推动“金土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应将“金土工程”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骨干工程,以此为建设主线,进而围绕这条主线安排其他建设内容。


  诚然,“金土工程”是一个阶段性建设工程,有其有限的工程目标,它不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但通过“金土工程”的建设将打破现行体制下国土资源管理常规作业方式难以克服的障碍,形成上下联动的规范、科学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流程,使国家直接、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信息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成为可能。


   总之,抓住“金土工程”建设的重要机遇,科学制定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是确保“十一五”期间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