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数字南昌
来源:江西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南昌市重点工程“数字南昌”一期项目全部完工验收,制约各专业应用系统建设的“瓶颈”已经逐步消除,电子地图、航空影像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将广泛应用于测绘、园林等众多领域,促进城市信息的共享,极大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还可为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这也标志着南昌已踏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进行高效的综合协调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建设、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门。

“数字南昌”是南昌市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其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

  在科幻小说里,未来的数字城市被描绘成这样一个类人的怪物:一条条互相勾连的光纤是城市的神经,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其中流淌的血液,一个超级CPU是城市的大脑,城市在这三者之上快速、智能地生存并运转。

  就其应用功能来说,数字城市将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多的信息量,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并提高城市建设的时效性、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勾画新南昌

  3月9日,南昌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数字南昌”的建设情况,今后只要拥有一部可上网的手机或在家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缴费、查询、订座等一系列功能,还可以网上“空中”俯瞰南昌景色,无论是绿化甚至是窨井盖都可以尽收眼底。

  勾画一

  政务办公 效率提高

  “我们有了区里面专门开设的操作系统,工作、管理比以前方便多了。”东湖区民政局低保部门职员在电脑前操作了一回低保管理系统,并深有体会地列举了开展数字化管理带来的好处:其一工作变得便捷了,以前都是进行纸张档案管理,无论是统计还是翻阅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现在通过社区、街道、中心的三级网络建设,所有的工作,以及将数据传送到银行进行发放,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其二是效率得到提高了:以前中心、街道、社区之间沟通靠电话、文件等,现在通过网络能随时交流,行政管理也能搭准脉搏;还有就是节约了资源:以前什么事都要用纸张,如今“公文流转”实现了无纸化,正与节约型社会合拍。

  通过走访,记者眼里的政府效率,已经和企业单位没有差别,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企业。“其实东湖区早在2002年5月份就开始对低保户进行银行发放管理,并开始设计应用自己的软件系统,如今电脑等硬件已经成了各个社区、街道办事的基本要求,我们不仅对基层人员进行了近10期的业务培训,同时安排人员经常为下面进行系统维护,督促他们做好资料备份,真正实现了办公信息化”。

  勾画二

  政府公众 搭建桥梁

  每天收到天气预报的短信息;“家校通”短信平台;通过语音、短信、GPRS等多种接入手段,自助进行电费、交通罚款等查询、缴纳费用和预存款……这些都是南昌数字化建设内容之一——与移动通讯部门合作建设各种信息平台所带来的便利。

  “易办事”是以江西移动语音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结合短信和GPRS网络服务,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高效畅通的事务处理平台。其中包括:公共信息服务、预约办事、自助业务办理、手机支付费用等功能。市民使用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服务如短信息、GPRS、WAP、CBS(小区广播)等,获取电子政务系统中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服务。同时,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短信业务通知、短信/WAP、信息查询等应用系统来延展、完善“易办事”,促使政府运作进一步的透明化、公开化,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自从2004年南昌部分出租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以后,除了对出租车的安全起重要的保障作用外,还实现了打电话就可叫到出租车,方便了的哥也方便了乘客。而让这些梦想成真的条件之一,就是江西移动强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支持。

  江西移动与南昌市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发出作为“数字南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GPS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移动GPRS网络及短信中心的城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目前已成功启动了“南昌市客运指挥调度中心系统”,该系统实现交通车辆定位和统一调度。

  据悉,“城市GPS综合服务系统”即将为南昌市的城建、急救、抢险、供水、供气等各方面提供服务,最终实现对客运、公交、急救、物流、运钞、抢险等机动车辆的防盗、防抢、报警、救助、调度等功能,使各行各业能得到随时监控,从而造福千家万户,同时也使南昌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建设政府统一GPS运营平台的城市,实现数字南昌的梦想。

  勾画三

  足不出户 享受服务

  上了年纪的王大爷夫妇住在某小区,儿女都在外地,所以二老迫切需要找个好保姆来照顾生活起居,然而年纪大带来的出行不便,以及对鱼龙混杂的保姆市场不能把握,所以迟迟没有找。有了政府部门开通的电话求助服务平台后,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有热情的接线员把你的要求记录下来,同时联系加盟商,最终把你需要的服务送到家,而且服务质量也有保障,因为所有加盟商都有政府介入进行监督管理。这就是“电话求助服务中心”的魅力,南昌市民不久就能真实感受到这项服务。

  目前在南昌东湖区正在进行数字化试点的建设,负责承建社区服务中心的南昌东湖区城市投资建设公司杨总向记者介绍:作为2006政府为民办十大工程之一,东湖区社区服务中心从一开始就定位在起点高、功能强上。同时这也是江西省从国家争取的国债项目南昌市东湖区和赣州章贡区各一个。因此得到了国家安排的一部分资金,区里也提供一部分。整个服务系统建成以后,将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家政、医疗、卫生等项目。而实现社区求助服务的手段之一,就是建设呼叫服务系统,目前包括房屋、电脑等硬件上已经基本完工,拟在四月份投入使用,前期准备有5、6个接线员上岗,等号码定了之后,就会想广大市民推广使用。

  而且,服务中心还会为有条件上网的居民提供网络服务,通过建设有效实用的网站,更多、更具体的服务可以提供给居民。

  林立的摩天大楼曾经使城市长高过一次,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的出现又使城市变大过一次,技术专家说,采用信息新技术之后,未来的南昌将变得聪明起来,同时人们交流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城市中的人们可以利用遍布街头的多媒体检索系统,通过触摸屏和视频通信任意浏览餐饮娱乐、交通出行等等信息,只要想知道,只需轻轻一按,大千世界尽在眼底。

  “数字南昌”的概念

  数字化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城市,它是对城市基础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

  概念的提出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战略思想,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背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要通过“数字地球”继续把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将为其占据主导地位的信息高速公路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源,进一步增强其对全球资源、经济、军事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我国学者也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数字地球的实质是构建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运用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形成三维可视化的具有信息查询、监控、决策支持等多种功能的全球数字神经系统。如果说“数字地球”正在构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神经网络,数字城市则正是这个神经网络上的神经元。

  数字南昌的定义

  据南昌市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南昌”从广义就是指南昌市的信息化。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顺畅、协调发展,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狭义的数字南昌是指: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住处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南昌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社区,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整合、应用、交流和共享南昌市的各种信息资源。

  近年来,“数字化城市”已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新流行词汇。按中国可持续发展小组组长牛文元的说法,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数字化水平达到“基本运用”的程度,GDP就可以增加2.5~3倍,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现在的问题是“数字城市这辆车太大太沉”,它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乃至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方面面,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e-everything”(任何事情都是数字的)。如此之大的一篇文章该从哪里开头?怎样做才能取得实效?

  打破“数字南昌”瓶颈

  南昌已经把数字化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各项基础建设也在积极的进行中。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南昌数字城市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求和思路都有了,但各种机制、规范、基础数据采集、共享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环节。

  基础数据有待广泛应用

  针对″数字南昌″的前期工作,南昌市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政府部门,南昌市政府为″数字南昌″做了两项前期工作,首先是投资买下南昌市7402平方公里的TM卫星图,比例为1:100000,此举是为″数字南昌″工程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另外针对南昌地区,进行了两次航拍,一个是对南昌市1400平方公里包括南昌东、西湖等四区及周边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拍,比例尺为1:20000,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了八大调查工作,分别为南昌市国有资源调查、地质勘察、水资源、旅游资源调查、环保状况、城市建筑密度、城市园林绿化、城市交通情况调查。另一个是对南昌264平方公里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航拍,此次航拍分别依照两个比例尺,一是1:2900比例尺,还有一个是1:500的比例图,目前正在制作1:500的数字线化图。1:500的数字线化图,将把南昌市的每一幢楼房,每一颗树木反映出来,为″数字南昌″起到辅助作用。谈到264平方公里的概念,胡道虬解释说,目前南昌市规划城区为80公里,而未来″数字南昌″的规划城区的面积为264平方公里,数字线化图建立后,同时也完成了″数字南昌″的一项基础工作。

  可以看出,南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奠定了数据基础。在3月9日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南昌市国土、环卫、消防、绿化等部门都已参加,但如何根据南昌市情和自身工作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应用方案,还有待各个部门着力解决。

  政府投入不能少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贸易、投资、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也对运用和管理上提出了颇高的要求。

  数字城市建设最关键是资金上的投入,一个系统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投入、改进、协调。南昌市东湖区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城建)杨 斌董事长认为,整个系统需要很多部门的联动,因此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决定性因素。IBM 电子商务资深顾问曹硕人认为,城市数字化是个超级系统,信息量巨大且出自众多部门,整合的任务极为繁重。即使整合起来,要方便应用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当中软件、设备、人才、服务等“一个不能少”。

  数字城市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机构上,涉及城市各层次部门;在工程内容上,涉及网络通讯、空间数据、人口、组织机构、经济、政策法规、各行业各领域业务数据与应用等多种信息化建设内容;而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则涉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集成商、数据生产公司、系统集成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设备供应商、资本投资公司等。因此,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在其理论与技术研究,还是其工程建设的管理与实施均具有需要政府来联合众多机构来共同协调完成.

  市场推广 长路漫漫

  无论政府在数字化建设上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大,最终是否有效还需要市场和市民还检验。东湖区城建杨总说,从老百姓来看,对数字化肯定是有需求,态度上也肯定是欢迎的。针对社区信息服务,政府运做和管理上是一个难点,因为涉及到众多百姓利益,所以对加盟商的监督管理需要落实和加强;第二是业务扩展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刚开始一段时间,如果对加盟商管理不好,老百姓服务得不到满足以后就失去这个市场了。

  既要做到高质量、可信度,又不能完全让数字化建设完全市场化,这将是政府今后将面临的重要矛盾。仅仅从南昌市区,就覆盖百万人口,将来数字还会更大的工程,这里面蕴涵的商机无限,但这么多年的市场化运营,并非顺风顺水,如果把这么大的工程完全市场化运做,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形成一个完善的机制,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对数字南昌还有很多期待。

  数字城市怎样规划?

  作为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城市应用最具前景、活力的体系,数字城市几乎包括了城市生活所有的管理和经济层面。根据城市日常所需和运作特点,通常有以下的解决方案:

  1教育和培训

  用于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企业内部培训、医院病理分析和远程医疗。

  2多媒体信息发布

  用于电子图书馆、政府企业。

  3交互式多媒体展示

  用于机场、火车站、影剧院、展览馆、博物馆、广告业、商场、百货公司。

  4网上IC卡缴费业务

  用于机关、企业及个人的网上水、电、煤气、电话等自助缴费。

  5VOD影视歌曲点播

  用于有线电视台、宾馆饭店、住宅小区的娱乐系统。

  6每日信息

  提供每日城市人口所需的信息,如时事、政策、当地新闻、当地天气预报、饭店指南、电影预报和本地企业的地址、业务介绍及其经营范围等多方面的信息。

  7企业广告与销售

  为当地企业提供广告和销售产品的渠道,它可以涉及从在网上张贴企业的联系方法到商品交易全过程的目录。

  8网上办公

  提供城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上办公系统,有关政策、文件可以通过网上传输,还可以通过网上召集会议等手段实现现代化的办公方式。

  9意见反馈

  为市民提供一个窗口,向政府机关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纠纷和意见等栏目。

  10城市数据库

  全面涵盖城市房地产业、建筑业、勘察设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材料等行业的信息,建立起大型综合信息数据库,方便各行业的信息查询。

  “数字化城市”从哪里起步?

  2005年在南京召开的“数字化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市长论坛”上,来自国内外31座城市的市长和专家们纷纷献策,交流做法,开具药方。

  在综合实力上有“中国县级第一市”之称的广东南海市,信息化建设成绩卓著,曾在联合国和中南海宣讲过“数字化城市”的市委书记邓耀华介绍,南海的信息化是从电子政务起步的。他在推行城市信息化时有一句口头禅:“你进监狱还是进网络”?“进监狱”指政府信息的不透明和对权利的垄断所导致的腐败;“进网络”指把村、镇(区)、市三级财务用网络联起来,并推行政务电子化,让信息透明,政务公开,把“数字革命”革到政府头上。南海正是以此为突破口而获得了成功。邓耀华称此举是花最少的钱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南海搞一个教育信息化项目需3000万元经费,校长们都说没有钱,全市的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之后,仅堵管理的漏洞,一年就多收税收3000万元。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针对面面俱到的城市数字化,出具了“不能贪大求全,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的药方。譬如传统产业集中的城市,可以从改造传统产业切入。温州市的“温州数码城”,就是定位于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的提升。大连市针对软件出口增速快的局面,提出了建设“宽带大连”的目标。安徽省淮南市则选择一个区试点,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花了小钱,办了大事。南京、常州的城市数字化也都各有侧重。

  来自日本“数字化城市”京都的信息工程项目负责人、京都大学教授石田先生介绍,从全球范围看,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模式:欧洲是城市联盟模式、亚洲是政府推动模式。与会代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应当选择政府推动模式,推动的突破口应选择电子政务,通过电子政务实现信息的透明与公平,提高办事效率。与会专家的另一个告诫是“要善于把信息流变成钱流”,即信息化必须注意当地市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简单起步,注意引入市场机制,否则就是建起来了也难以长久。数字化城市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提醒人们注意互联网上的信息沙漠。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每9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信息增长越快,相对于读者的有效信息就越少,你在网上看100篇文章,常常只有一篇对你有用,信息精品是不可能呈指数增长的。宽带上的信息99%被感性的视频信息占用了,可供理性思考的信息只占1%。

  日本的石田教授指出:2000多年前,人们为了找水而聚集在一起,产生了水稻;如今人们为了寻找信息而聚集在一起,出现了互联网;今后的趋势是什么,那就是数字化城市。中国惠普副总裁何炳麟说,1985年我从香港来到祖国内地的感觉是“很痛心”——怎么这么落后?那时有人问我上海与香港差多少年?我说:上海永远追不上香港。但今天,上海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香港了。由此来看,中国的数字化城市追上美国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城市,一个矛盾和欲望的综合体。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评选“贸易的最佳城市”—在全球化竞争中,城市已代替国家成为最佳的竞争单元。而城市也越来越像一个公司,如何经营城市成为“城市CEO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的服务功能被广泛提倡,而另一方面则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利益需要得到保障和平衡。在种种问题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下,我们期望数字化、信息化能带动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垂直提升。然而技术不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唯一良药。在实际的交通系统、管线、信息都拥堵的情况下,我们能期待一个城市的数字神经发挥怎样的效力?

  一场大雨浇醒了一个城市

  一个城市的数字面目,也许就具体体现在下水管道的直径、立交桥的交通流向和流量这样的细节和数据之中。看看如果不以数字化的思路来运营城市,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2004年7月20日,北京又遭遇了近期第二场大雨,由于吸取了“7·10”大雨的教训,这次各部门纷纷启动了应急预案,使这场大雨没有像上次那样造成严重影响。

  入夏以来,强降雨的接连而至已带来全国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而7月10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还留在京城百姓的记忆之中,打乱了整个城市的正常节奏。

  在四个小时之内,北京降水量达到90毫米,造成了几百辆公交车被淹;由于城市积水造成了交通拥堵,平均拥堵的时间达到了5个小时。这场大雨让很多人想起了三年前北京初冬遭遇的一场小雪,当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城市交通大瘫痪。我们不禁要问:城市到底怎么了?

  专家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这是城市的“脑梗塞”或是“肠梗阻”,就像人生病了一样,不通则痛,而城市的各种网络就像人体的神经网络,互相协作又密不可分,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暴雨的背后,是天气预警、市政排水系统、交通指挥系统、救援抢险系统的各自为政。

  当一个城市的规划没有以人们的方便为准则,又不是经济效率最大化时,美好的主观愿望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例如本是为方便市民设计的智能交通卡,只因为公共汽车上配备的太少、不方便购买、不能和朋友共用等各种因素,使得在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北京就是普及不起来。

  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都在飞速发展,由于人口越来越多,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有条不紊的可持续发展。而数字城市的参与主体,无非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最终目的也是要让这三者之间的信息能够透明、畅通的传递,然后做出最适当的决定。

  但是从这场暴雨来看,我们得到的一个教训是,政府、企业、公众间的信息沟通和交互,在大部分环节都是脱节的。首先是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层层削弱;其次是气象预警信息没有有效的覆盖到公众;另一方面,被堵在路上的乘客无从得到航班是否延误这样的信息,则说明公众与企业间信息的脱钩。

  现代城市的应急系统仍然可圈可点,各个行业因为条块分割而导致力量分散,无合力可言。110、119、122等多个号码台的存在,使人们在危急关头求助时,还需要首先想一想自己所处的状况和应该拨什么号码,政府之间的资源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充分共享,往往导致灾害被人为的扩大。

  城市设计和运营需要太多综合的考量。市政的排水系统如果不畅,可以疏通排水管道,用抽水泵可以及时排水—这些都可以在短期内加以改进。但是一个城市的规划决策如果失误,那么这样的“后遗症”或许将在几十年中都难以消除。一个城市的数字面目,也许就具体体现在下水管道的直径、立交桥的交通流向和流量这样的细节和数据之中。只有保证城市的规划科学合理,才能保证一个城市长期健康的发展。

  数字城市:体验之都

  北京的多年抗旱经验始料不及这一次“洪灾”多少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大雨来的时候,交通堵塞了,公安局出动了,交管局出动了,水利的、气象的也都出动了,但是联动不够。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朱炎这么形容当时的状况:“这样的短时间突发事件不像以前SARS那样周期比较长,暴雨来了等你联络完,两小时该堵的地方都已经堵上了。”

  城市以往趾高气扬的样子成了一幅糟糕的体验。出租汽车上,北京的“智能交通”给每一辆都配上了全球定位系统GPS,但大雨来的时候广播媒体、口耳相传却成了交通的神经中枢里最主要的智能。

  对于一个“数字城市”来说,应急联动系统就在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华深惠正公司副总裁胡武凯告诉记者,“真正的应急联动系统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有时甚至比电子政务工程还昂贵。”

  然而应急联动仅仅是数字城市的一部分。按照数字城市的一些构想,它至少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大厦、智能交通、城市规划等诸多内容。

  政府效率提高的挑战

  数字城市无非就是城市的信息化。信息或者知识、智慧、决策都以数字为媒介传递着,数字变成了城市的神经。

  这样一来,脑在哪儿?自然是政府。在数字城市还未成型之时,政府也一直是数字城市的推动者,而带着提高效率和公众服务双重目的的电子政务也必定是数字城市的先行者。那么,政府关于电子政务的远景是什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又是怎样反映和实现这个远景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政府对于办事效率的关注程度已经逐渐超越了节约成本的考虑。

  2004年7月1日伴随中国《行政许可法》实施而成立的天津市南开区行政许可中心在全国首创“超时默许”服务机制,可以称得上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的一项最新应用。“超时默许”规定, 如果行政许可的前置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既不批准也不批驳,电脑就会自动生成打印盖有该部门红印的批准文件—这样的IT技术机制对行政许可中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显然是一个刺激。

  连通的城市和社区

  数字的城市将造就怎样的改变?无形的、虚拟的数字空间可以使人们的活动完全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这成为了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城市主义”也开始以紧凑型社区来取代无序蔓延的郊区模式—网络成了社区与城市连结的通道。

  一边是自上而下,一边则是自下而上的传递。121条街道,1500多个居委会,35个镇,1100多个村——这是广州市的情况。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唐望生说:“网络延伸下去,应用环境建起来”是网络基础建设的总体思路,网络从区到街道,向下延伸进入家庭。于是,现在广州家庭拥有电脑比率是73.7%,上网的家庭达到52.5%。网络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这些“神经”是有效的、或者合理的吗?

  问题并不简单。“居民找街道,办事难办事烦”是个“传统保留项目”。另一条,“条条推广软件,造成基层乱”。唐主任说,“某个区的汇报说省、市一共在该区推广了59个软件,而一个街道也遇到了6个部门推广9个软件的混乱情况。”最后,“条块不结合,造成资源费”。多个不同的系统,每种信息在各个系统上都要重复录入一次,造成人力的浪费;不同的设备装这些冗余的软件,又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

  “传统项目”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由唐主任开出改变办事流程和办事窗口的药方,再加上一个“综合业务系统”和为市民提供办事指南的“人性化的社区网站”。后面两个问题则是“互联”添的乱——本是好事,但“机关各部门从自身出发,方便自己采集数据和业务管理而不考虑方便基层和市民。”因此,针对“条条推广软件乱”,广州市开发了“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并制定了广州市强制标准《广州市电子政务系统社区接入规范》。

  “现在广州市的计划生育就实现了市里到区里、区到街道、街道到居委会的联动,并和民政局的婚姻登记信息能实时共享,上下午各一次,每天交换两次,”唐主任笑道,“一结婚计生委就开始为你提供服务了”。

  “你的数字城市”

  城市偏爱IT,那么它的市民呢?事实上,市民感受到的数字城市,正由前面提及的政府、机构乃至企业提供的数字化的服务逐渐演变而清晰。上海市政府曾提出要到2007年初步构建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这个目标就包含了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上网比例由85%提高到95%,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网上实现比例由10%提高到90%以上。

  上海市的进步还体现在了“社保卡”上,它为了方便市民享受政府服务把各类社会保障与市民服务相关信息整合为统一完整的可容纳2000万人的信息系统;同时,每个市民持有一张具有4000个汉字存储容量的IC式社保卡,成为进入信息系统办理20多项公共服务的钥匙。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亚东表示,“社保卡的未来计划是进一步扩充系统容量,使服务系统能够覆盖流动人口、农村社保人口和16周岁以下学生,到2005年基本实现人手一卡;并进一步拓展功能,并通过对系统积累数据的实时处理,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对策

  循序渐进八条原则

  数字城市建设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一哄而起,盲目冒进,务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规。当前,需要坚持以下八条原则:需要有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协力参加、需要有多学科专家的参与、需要基础设施与信息内容并重,不仅要有带宽,而且要有数据库、需要硬件与软件并重,高度重视市民的信息素质与领导人的信息化意识、需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需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结合、要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包括企业、政府和家庭在内的各主体的积极性、要注重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并重,把握好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两者之间的关系。

  数字建设八条对策

  数字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产品的堆积就能实现的。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八条对策:政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应有正确的定位,即加强领导、整体规划、加强立法、增加投资;制定数字城市的战略。制定数字城市的战略与政策,应建立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五”规划,特别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背景之上;建设数字城市必须首先要求政府职能信息化;建设数字城市应与企业信息化结合起来;建立“数字城市”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城市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应依靠和借助民间力量;建设数字城市应形成新的吸引人才的机制;数字城市应是社区工程、市民工程,而不是政府的“业绩工程”。

  发展方向三大策略

  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跨越式发展策略。在知识经济可以有选择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中国完全可以摆脱顺序发展的国外模式,针对中国比较落后的通讯基础设施,政府、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互联互通等相对落后的薄弱环节,同时并举,跨越发展,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幅度提高发展速度;中国城市可以集中建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房管信息系统、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建政府网站群等与城市地理信息关系密切、城市发展急需的领域,暂时放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国数字城市的特色应该定位在:建设具有4D数据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以三维和VR技术为主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业务专业应用系统,集中抢占数字城市“43VR”的技术应用战略制高点,形成中国数字城市“43VR”的特色,开拓中国数字城市独特的市场空间。

 新加坡是19世纪作为英国的一个贸易港口建立起来的。土地空间和劳动力市场的狭小,使得新加坡转向服务型的旅游、银行和离岸加工业。它对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可圈可点:优良的环境,高质量的居住、娱乐、通讯设施——这个城市国家最新的卖点是数字娱乐交换中心。

 今天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将来它却想成为一个世界的数码港,一个“环球数码发行中心”。IDA的规划说:“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全球信息通讯枢纽,以电子经济和电子社会为核心。将新加坡建为一个活的数字实验室。”

  这个小小的城市化国家的政府以高效和强势著称,在城市数字化方面政府的主导性也很强。有400多万人口的新加坡在“全球IT网络化”方面是亚洲最好的、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政府的指导思想是:“每一个能够通过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都应该成为电子化的服务”;而且所谓“许多机构,一个政府”,提供无缝、集成的公共服务。

  感受新加坡的“数字生活”

  “射频识别”让借还书籍更快捷

  在新加坡,公民可以在网上报税、进行电子投票。如果你要申请护照,可以去附近的富士或柯达洗像店,在那里照相,洗像店可以帮助你在线申请护照。去社区附近的国立图书馆分馆里,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1800年以来本地各种出版物的胶片资料。许多电子服务的成熟程度让人惊叹……

  6月中,正值学校放暑假。图书馆是青少年们十分爱去的地方。我们采访的JuRong地区图书馆三层是专门针对青少年读者的。这一层没有正经的“图书馆式桌椅”,靠着大玻璃墙扔着许多看起来很舒服的“麻袋”,人一坐下就陷进去了;还有大红色的皮质圈椅,靠背很高,里边可以坐下一、二十个人,相对封闭的空间完全适合小型的青少年聚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Sharon介绍这些都是青少年志愿者们自己设计的。

  新加坡的图书馆是一个适合各个年龄人群的、非常舒适的休闲或求知之地。新加坡人到图书馆里凭自己的身份证或特别办理的图书馆卡都可以借书,除了一些多媒体等增值服务以外,借书是免费的;即使是外国人也欢迎到图书馆里随便看书,只是不能借走。连母亲怀抱着的幼儿们也可享受他们的“权利”。JuRong图书馆地下一层是特别为幼儿设立的,许多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被妈妈抱着、或者坐在婴儿车里被推进来。甚至有特别的书为幼儿啃咬和撕扯而设计。有一块地方挂着“大声朗读”的牌子,妈妈可以在这里给宝宝读书。

  新加坡的国立图书馆系统共有76间图书馆,有些图书馆开在大型商场里方便读者。读者借书后,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间图书馆还书,异馆还书的比率差不多占总数的30%~40%;而且可以24小时还书,图书馆外的墙上设有两个扁扁的、类似邮局投信口的“投书口”,读者只需把要还的书仍进“投书口”里,就算完成还书手续了。图书馆会整理这些异地归还的图书,雇佣邮局来把它们再送回其“出发地”。

  这一切方便的背后,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的一套“射频识别”(RFID)系统。RFID是一种类似、但优于条形码系统,使用无线频率通信进行自动识别、追踪和管理的系统。图书馆内的每本书上都有RFID标签,微小标签可内置于皮肤、衣服和书页内,无损于外观。进入图书馆后,首先读者可以用英语、汉语、(印度)淡米尔语和马来语在自助设备上查询图书情况(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绝大多数,另外也有很多印度和马来裔人聚居)。借书是自助的,将挑好的书放在借书机器前的一块垫子上,机器会自动扫描,然后打印出借书凭条。可以用现金卡或者交通通联卡在自助机器上付钱,购买图书馆的增值服务、或者交罚款。还书时读者把书扔进“投书口”后,系统能自动发现图书并进行处理。在借书和还书的环节,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形容是:相比以前读者排大队的情况,实现了“从一小时到一分钟的转变”。

  图书馆门外的自助查询系统也是24小时的,电子书籍和期刊的阅读、电子资料的查找非常方便。国立图书馆还根据这些电子化服务积累的读者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年龄段读者对图书的偏好,用于在各个馆合理地分派图书,以及进行采购的趋势分析。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系统一年接待的读者人次为3200万,相当于平均每个新加坡人一年去八次图书馆。

  进院出院 一卡搞定

  走在安微尼亚山医院里,气味、环境都不似常见的医院,也看不见排着长队的、焦躁的病人和家属。

  病人拿着身份证挂号的时候,安坐在一间舒适安静的小隔间里,面前的医院工作人员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进行问询。工作人员输入资料的过程简单,因为病人的诸多个人信息已经自动导入医院的系统了,这得宜于国家公共数据库的完善和易用——马上可以知道病人有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可以用,以及个人需要付总费用的比例。如果病人以前曾经来过这家医院,“初始信息”就会更加完备,因为所有病人的记录都是用电脑保存的,很容易调用。由新加坡电脑系统公司实施的一套医院管理系统,在很多医院还有远程预约的模块,病人可以“电子排队”,成功后预约的时间和号码会以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病人,到时按约前来就可以了。

  病人离开医院结帐也是非常方便的,医院称之为“实时清”,收费柜台与医嘱执行结合,账单中将由保险系统支付的部分也会自动扣除,医院会与保险公司结算,病人就不用自己垫付、操心找保险公司等麻烦事了。

  在病人看不到的后台,还有一套庞大的电子系统在支持着医院的运转。包括病区、手术室的动态调配,药品、血库、化验库等的实时管理,以及电子病历,方便进行远程会诊的数码化“片子”等。病人能看到的是轻声细语的工作人员,有植物、流水的小庭院;从进院到出院,自己基本上拿出一张能证明身份的卡来,一切烦琐的杂事医院都给办了,感觉十分人性化。

  指纹识别 自动通关

  新加坡的出入境人口流动很大。北部的兀兰海关濒临马来西亚,这是新加坡每天通关人数最多的关口,平均每天23万人。

  不过,60%的旅客可以在8至12秒内快速完成入境检查手续。新加坡海关采用了一套很先进的指纹识别自动通关系统。旅客到达自动通关通道时,将自己的个人通行卡插入读卡器中,然后将右手拇指放在指纹扫描器上进行辨认。系统确认了指纹后,自动门便会打开,让持卡人通过。指纹通关系统在机场等各个海关关口都使用,大大舒缓了客流压力。

  新加坡海关一副势将自动化进行到底的样子,最近又雇佣了约3000名“摩托党”来参加一个新计划的测试。新加坡在200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瞳孔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摩托车驾驶员入境检查的国家,目前的试用结果被认为精确性完全能满足实际需求。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很多采用摩托车交通工具,每天在关口排队的车辆相当拥挤。瞳孔识别自动通关系统将会有两个摄像头,方便检查摩托车前后两个乘客;乘客经过注册后,不用通行卡,过境时只需看着一台瞳孔成像仪,就可以验证自己的身份。

  新加坡有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宜于天然的地理优势,新加坡港口每年处理的集装箱数量占世界总量的1/5。

  一年里的一亿八千万标准箱的量,一般进港货物在48小时内会处理掉。这里有全世界第一个全国性的贸易文据处理网络贸易通关系统,它结合了35个管理机构的要求,包括进口/出口许可证的批准。处理时间从2~7天减少到10秒内,由30个文件减少到1个文件。

  港口的工作人员笑称他们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社区,这一套计算机集成的港口运营系统,使多方交流成为可能,政府、港口自身以及各个船运公司、货主等都能从网上迅速了解物流的信息。

  商业的快捷要得益于政府的服务意识。“eCitizen”是新加坡政府众多在线服务的门户网站,公民只用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即可与不同的政府部门打交道。举例说以前用人工方法时,申请组建一家新公司要耗时两天,根据申请的公司规模不同要交费1200~35000新元;现在通过电子服务,只需要2个小时和200新元。

  而政府的网络普及和帮助工作也做得很好。“对于有工作的成年人等,我们要使IT变得富有乐趣”,所以有“全国电子生活方式运动”等活动;1997年开始IT已经融入到学校课程的蓝图中,政府还推广针对工人、家庭主妇等的多种普及课程;二手电脑也被重新利用,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和小孩子。

  快捷交通显现数字魅力

  车辆行驶在新加坡的公路上,时常就会看见前面出现一个标着醒目“ERP”字样的门框式设施。此“ERP”非彼“ERP”。酒店的司机在介绍新加坡名胜的时候,也会特别讲解一下这个“ERP”(电子公路收费系统)。

  车辆通过闸门的时候,配合车辆上安装的阅卡器自动交费。交费的现金卡可在银行ATM机或加油站等地充值,出发前插入阅卡器;经过闸门时,公路电子收费被扣除,剩余金额也会在阅卡器上显示。闸门上的摄像机可以拍摄下违规车辆。一些停车场也利用政府这一套系统的配置,来自动收取停车费。这样大大加快了速度,也减少了人工。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在于管理。公路收费是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以及闸门地点和时间的不同来收取不等额费用的。以此可以控制高峰路段和时段的车流量。例如高峰时期进入市区要新币3元,所以很多空驶出租车等就会绕道走,在只要2新元的时候涌入市区载客。公路电子收费制甚至影响了一些新的购物中心的选址。每三个月,“时价”就会根据新的交通情况和趋势进行调整,确保公路上的汽车能保持一定的车速,所以这种控制是很有伸缩性的。

  新加坡的智慧交通系统中心严密监控着超过1800个交叉路口;公路停车线路下面埋设的探测线圈能感应车辆的经过,其产生的磁场变化传达到交通控制点的一台接收器上面,从而可以调整红绿灯长短,优化当地车流;交通信息系统与交警、救援队、广播中心等是联动的,一旦有严重交通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这样一套系统就很管用。

  而樟宜机场则是一个高效率的机场。樟宜机场里活动着一种特别的“银色小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移动办理柜台”。柜台里面配备了工作站终端(包括一个15英寸平面监视器)、键盘、智能卡/常客卡读卡器、登机卡打印机、行李牌打印机和射频天线,能够办理基本登机手续、打印登机卡和行李牌等。另外机场保证旅客12分钟内就能拿到托运行李,最后一件行李也会在29分钟之内到达。这样,旅客下飞机后,在34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出入境检查、领取行李、完成通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