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高起点建立的对全市地下管线、道路桥梁、绿化园林等市政公用设施状况进行显示和管理的“数字市政”信息系统已经开发成功,将于4月在广州市开始试运行,预计下半年可正式投入使用。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获悉,该系统标志着广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有了一个高度精密的“仪表盘”,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网“一目了然”。它将通过强大的GIS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平台以及决策应用层等系统,全面提升广州市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保障和服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资料不全地下管网像“迷城”
广州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市政”?市政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20多年来,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地下管线超过1万公里,由于年代久远和城市变迁等原因,这些埋于地下的管线相当部分缺乏完整准确的位置资料和状况资料,而且资料不能共享,就像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因此,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和道路开挖时,屡屡出现地下煤气、电讯等管线挖断的情况。而当发生自来水管爆裂、煤气管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往往因缺乏准确的资料而不能迅速确定关闭阀门的位置,以致影响故障及时排除。如2001年荔湾区德坭立交桥下一条供水干管发生爆裂,由于管网资料不详,致使关闸工作进行了几乎一整天,结果导致道路大面积地陷,数十万市民生活用水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资料不全、情况不明,这些长埋于地下的管线的运行状况长年得不到如实跟踪,很难做到有效管理,更别说做到主动防患于未然,往往只有等到事故发生并造成影响后,才能得到被动抢修。这不仅经常遭到市民投诉,而且在经济上也会造成巨大浪费。如自来水公司因管线泄漏,每年损失就达数千万元。“数字市政”现已初具规模
为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广州市市政园林局2004年首次提出了统一信息平台的理念,并开始着手建设广州“数字市政”,首先对煤气、供水、排水、通讯、电力以及城市道路等各类市政园林公用系统方面的地下管线进行全方位数字化处理,目前该系统已初具规模。
在市政园林局“数字市政”信息系统管理大厅内,一个巨大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示了一幅广州市的电子地图。工作人员只要在外面的操作间里轻击鼠标,在这幅地图上面就可以深入看到各类地下管线的立体模拟图、道路地形图、截面图等图形,进一步还可以详细查看城市路网、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状况资料和相关的管理信息。广州“数字市政”工作小组项目负责人之一的程朴博士说:“如果把广州比作一部在国际城市竞争大赛场中的赛车,“数字广州”就是要成为广州这部赛车的仪表盘,清晰地为“广州号”的驾驭者指示城市的状况、帮助决策城市的改造……”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人口达千万级的城市将市政公用设施系统的基础GIS数据完全集成并统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先例,广州无疑开了先河。总投入不到1800万元的这一项目,可解决日后地下管线多种问题,“省下的资金不可估量”。市政抢险难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广州“数字市政”信息系统建立之后,使许多市政建设、管理、抢险等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比如,东风路作为城市主干道,不仅交通流量巨大,而且地下管线众多,过去市政部门一直是不轻易批准动开挖“手术”的,去年因饮用净水工程建设需要,市政部门在严格管理下,东风路车行道在10月份开始铺设一条大型饮用净水干管,进行开挖施工,由于“数字市政”信息平台精确提供了重要的地下管线资料,使5.5公里的施工面,没有对地下管线伤筋动骨,并实现了“零投诉”开挖,这在以往的挖掘施工中是难以想象的。
“数字市政”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为市政抢险提供最佳方案。以前,自来水公司当接到自来水管爆漏事故之后,往往需派人找图纸或现场摸查一番,才能确定关闸位置,因而影响了抢修。而“数字市政”却可以在数秒之内为抢修人员确定应对哪个闸进行关闭,事发点影响范围多大,将抢险时间缩短,减少造成的损失。另外,在通信、煤气、电力等管线铺设与抢险方面,“数字市政”也将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协助。“以用促建”方式建设发展
据介绍,广州“数字市政”已经列入了市政园林“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将通过“以用促建”的方式,分层次、分步骤实现持续建设实施和发展。目前“数字市政”已集合了数万份全市自来水、煤气、道路、桥梁、排水管线、园林绿化等专业图纸及数据信息,具备了数据存储、信息共享、信息展示、服务访问以及安全保护等各项业务功能。
市政园林局表示,未来“数字市政”将根据具体的实际信息基础条件和实际应用需求,逐步实施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的全方位监控,诸如监控交通、管线等城市运营安全等,并结合模拟仿真技术,在城市运行保障和安全抗灾等方面为城市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