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数据如果只是自己用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只有大家都来用,互相借鉴,才能体会得到电子政务的整体效能。
——广州市信息办副主任 唐望生
长期以来的政府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权力化的意识,部门
各自为政、条条向下,要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必须从推翻“条条分割”切入。
1998年,广州市外经贸局建立OA自动办公系统,可是当时没有一个局长使用; 2002年,开始有一半左右的局长利用OA系统网上办公了; 2004年,所有局长都实现了网上办公; 现在,外经贸局已经全面实现业务外网授理、内网办理、外网答复。
1999年,建立大社保系统时,广州市信息办副主任唐望生来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这事不能由信息办带头,应该由劳动社保局带头。”社保局信息中心的领导对唐望生这样说。2005年,大社保系统变成了现实,社保局、民政局、卫生局等14个政府部门实现了数据交换共享。信息办也卸去尴尬,曾经“挑刺”的社保局领导和唐望生成为了好朋友。
这就是广州市电子政务的变迁,也是“化”部门权力实现部门与基层“条块结合”的变迁。个中甘苦,一路走来的唐望生感同身受。
变“条条问题”为“条块结合”
2001年,唐望生到街道检查工作,在广州东山区大塘街,竟有6个部门下发了9个软件到街道。对于这个只有5万人口的街道来说,9个软件同时使用实在让基层苦不堪言,以部门划分的信息化模式就像一根根“面条”下到基层,基层天天围着“条条”转,应付上级部门交办的摸查、上报工作。而老百姓到街道办证,则要疲于奔命好几天。
“长期以来的政府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权力化的意识,部门各自为政。很多人甚至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商业部门的事,电子政务则是办公厅来抓,企业信息化嘛,当然由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唐望生说,“条条问题”成了广州市电子政务的最大障碍。
条条向下,条条与块块不结合的体制搞乱了基层。电子政务多由各业务部门推动,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主要满足部门管理需要,而没有考虑到基层。结果,下“面条”的软件技术标准不一,基础数据重复采集,数据不一致,也不能共享。在某个街道,一个人已经去世了6年,居然还能每月领到养老金。
条块不结合,条条之间无法共享数据。“数据分散的各个业务部门掌握的只是业务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数据片段,容易造成政府的管理盲点和管理漏洞。”唐望生说,条条分割使得老百姓办理跨区域和跨部门事情时,出现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
“做电子政务,技术、设备都不是问题,关键还在于部门意识的转化。”唐望生和信息办的同事没少吃过“闭门羹”,“我们的工作是在不满和抱怨声中逼出来的。”2005年,历时8年的建设,大社保系统终于使广州市14个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 2004年,历时4年,广州市越秀区终于实现了社区综合应用平台,10个业务部门和10条街道数据互联互通,部门之间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共享和交换数据。
“条块结合”意味着多年的政府权力部门化意识的瓦解,唐望生将这些变化精辟地归纳为三个转变: 一是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互联互通”。以前各部门是“网络都要往我这里联”,现在则转变为“我出基础数据,和大家一起共享”; 二是从“与己方便”变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从“信息化是方便我自己工作”转变为“如何利用信息为老百姓服务”; 三是从关心局部应用效果到关注整体应用效能。“自己的数据如果只是自己用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只有大家都来用,互相借鉴,才能体会得到电子政务的整体效能。”
自下而上: 从街道突破
改变“条条问题”实现“条块结合”,该从哪做起?“条块结合可以自上而下,但是上从哪里起呢?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如果从市级做起,业务内容庞杂,需求不明,无从下手,短期内很难见效。”唐望生选择了以基层为突破口,基层对实现“条块结合”的要求最为迫切,并且基层业务具体,实实在在地连接着老百姓,从基层建立的“条块结合”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从基层做起,理论上很对路,可是一做起来,唐望生才发现是捡了块最难啃的骨头下手。原来是“块块”围着“条条”转,现在变成部门以基层为基础整合,每次信息办到各部委开会,都有人反对。2001年,很多部门都还没有进行信息化,信息化究竟能干什么?许多人都还没有概念。有的区推行一半就换了领导人,项目也只能因此而搁浅。除此以外,唐望生还碰到更现实的问题——钱。
电子政务的项目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区级是层层由上级出钱,可到了街道该由谁拿钱?找区里,区里财政困难拿不出钱; 找市里,项目不是区级的,市里也不愿意拿钱。唐望生曾带着信息办的同事跑了好几个区找常务副区长做动员,“信息化意识差,又弄不到钱,那个时候是最艰难的。”
骨头难啃,信息办也没有放弃从基层做起的决心,自下而上的“条块结合”方法也终于得了一些区领导的认同。2001年,越秀区六榕街等10条街道以社区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整合数据、综合服务、建立门户网站实现了街道一级的“条块结合”,六榕街这个普通的街道因为“能在两分钟之内给辖区居民办好准生证”而闻名全国。
2002年11 月,广州市决定以越秀区为试点,建设区级政府数据中心,“条块结合”由街道提升到区一级。越秀区已建立了全区30多万自然人的基础数据库、9000多条法人单位的基础数据库以及地理信息数据库,业务部门和街道数据互联互通。
2002年3月,广州市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和市民政局为试点,实现业务应用系统与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和区政府数据中心的结合,“条块结合”进一步向上延伸。
从街道到区级再到市级,小小的基层带活了整个广州市的电子政务,带来了政府体制的创新,原来铁桶一般结实的“条条”结构终于开始瓦解。“尽管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集中要等到10~15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但现在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人心齐了,就会事半功倍。”
大项目: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自下而上从基层做起的“条块结合”松动了原有的政府体制,但是“条条分割”的政府体制已运行多年,在原有运作机制的惯性下,“条块结合”的实现又该以什么为保障?“就像一个城市不能没有高楼大厦一样,信息化没有成功的大项目,也是不可想象的。”做大项目,也是广州信息化运行多年的基本经验之一,在“一把手”工程的信息化局面下,大项目打得响,影响范围广,总结经验多,一个项目的上马就可以改变很多人原有的僵化意识,继而固化“条块结合”的改革成果。
1995年,“日贷项目”是信息办承担的第一个大项目,广州市十几个部委使用日本5.98亿日元的贷款上马信息化,相当于4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项目多用在各部委的信息化普及上了。“那时候,政府出钱搞信息化还有很多部委都不愿意,很多人就是想不过来,认为没有必要。”唐望生说。
历时8年的大社保系统是广州市电子政务的第二个大项目,涉及到14个部委,耗资数亿元人民币。经历了日贷项目的普及,大社保系统已经开始从机制上改变一些政府官员原来僵化的意识,“条块结合”的理念逐渐落地生根。
2006年,大项目继续上马,重头项目“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将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越来越多的单位被卷进这场信息化浪潮中来。
视频监控系统是2006年广州市电子政务最为重要的项目,主要是解决政法系统的需要。系统将在全市重要的交通要道、城市人口密集地段布设监控镜头,实现社会治安全面监控。视频监控系统背后是强大的视频资源整合与共享,此外还有电子地图、法人数据库、常住和暂住人口数据库的整合。系统除了设置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外,还将设置市委监控中心、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已是很多城市“心病”的应急联动将成为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最高境界”。
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再到几十亿元,项目越做越大,信息化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结出硕果。现在各个部门已经从“逼着我做”到“我要做”,开会时,唐望生不再受到冷落,还经常被某些部委领导拉去“切磋”信息化。
牵头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信息化项目,广州市信息办的压力可想而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从根本上巩固,信息办从项目一开始就把大量精力放在规范和标准上,通过法规来保障成果。现在,信息办正在制定治安视频建设管理办法、系统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技术成熟了,领导重视了,再加上法规保障,项目就不会失败。” 唐望生很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