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凤:让罪犯无处遁逃的“网络女警”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网络警察是我国公安队伍里崭新的警种,以网络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网上安全管理为主要任务,集打击犯罪和管理防范于一体。汕头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科科长阮小凤就是这么位网络警察。今年她刚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南粤巾帼十杰提名奖,在属于妇女自己的节日里,阮小凤却顾不上好好休息一下,仍然为工作奔波在外地。经市妇联联系,记者终于“逮”到刚刚出差回汕的阮小凤。站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可亲的大姐。谁也想不到,在她的手中曾经诞生了多项技术,让犯罪分子无处遁逃。练就“ 火眼金睛”识别伪证1974年,刚刚从医学中专毕业的阮小凤进入公安队伍从事刑事文检工作,在常人看来,整天枯燥乏味的工作。面对这一块硬骨头,阮小凤却找到了自己的“秘笈”———那就是对工作的爱。为提高文检准确度和效率,她自学了大量的相关知识。上世纪80年代,她成功地检验出利用缅甸护照进行涂改、贴换、重新填写变造的护照,为外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她在大量被涂改、添写阿拉伯数字的单据里,仔细分析书写人的习惯、特征,从中总结出一套检验方法,果然,许多犯罪分子在这套技术面前纷纷落马,其中一宗港商拼接伪造手据的案件被推翻,为企业追回了25万元索赔款。1991年,阮小凤又受命参与研制公安部立项的一项检验技术,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卧薪尝胆开发新系统1994年,汕头市公安局提出走科技强警之路,把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公安工作。当时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重担交到了阮小凤和另一位同志的手中,配备的技术力量还是一帮刚从外地高校招来的大学生,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是零。阮小凤一点一滴地把公安业务的需求灌输给他们,而大学生们则将这些变为实际可操作的计算机编程。开拓者的道路总是最曲折的,前无可借鉴,后不可预测,顶着这样的压力,阮小凤曾经偷偷在家里哭过。但出现年轻人的面前,她又是那个坚强不屈不挠的大姐。那段时间,阮小凤和她的课题组吃睡都在办公室里。一年后,在她与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流动人口自动告警系统软件开发成功,投入试点运行很快就查获了杀人在逃犯牟某。此后,治安子系统等11项综合信息系统接连设计开发成功,为汕头公安机关现代化办公打下良好的基础。事业家庭两不误对工作的爱使阮小凤赢得了诸多的成就,对家庭的爱使阮小凤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同为公安干部的丈夫无条件地支持她的工作,公公婆婆把她当成亲生女儿。阮小凤的父母亲和公公婆婆都是80多岁的老人,四人经常轮流生病,阮小凤不管再忙再累,都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医院看护,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时,阮小凤在网上和他聊天,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落。阮小凤在单位是骨干,在家里,大家也把她看成主心骨,诸事都爱找她商量。她的家庭曾三个年度被省军区授予“五好家庭”称号,她本人还获得“好媳妇”称号。本报记者曾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