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安顺市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3月3日市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安顺市委关于制定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制定《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总  纲
 
                              第一节  规划背景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撤地设市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的五年,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富民兴安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0.5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6.03亿元,累计完成417.2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56.99%,年均增长10.98%;财政总收入提前三年实现上10亿目标,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排位从“十五”期初的第6位上升到期末的第3位。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31.96:34.17:33.87调整为2005年的22.64:38.57:38.79,三次产业排序为三、二、一,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良好态势。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了新的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能源建设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是安顺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为今后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中央明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把安顺确定为贵州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协作逐渐增强,为我市“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十五”期间,我市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粗放型增长的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三是新增项目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四是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欠帐多,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收入分配和社会治安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五是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安顺已经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第二节  总体要求

    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安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大力实施农业稳市、旅游兴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和人才战略,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力争在经济和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实现安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形成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安顺的初步格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两倍以上,达到900美元以上,力争实现1000美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新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生态环境趋于良好;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两基”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提高,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等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目标: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5:42: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28%左右;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成长壮大,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继续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主要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9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达到40万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主要目标: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规划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非国有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引进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普九”覆盖率提高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50%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新增森林面积150万亩以上,森林面积达到517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重点河流和城乡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
   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主要目标: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人均达到6平方米,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以上;初步实现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基本建立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0岁;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综合旅游区发展主要目标:把安顺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800万至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
    安全生产主要目标: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1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3人。


                   第一章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逐步突破城乡分割发展的局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市场体系、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构建保护“三农”的政策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尊重和完善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改善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有序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抓好各级各类试点示范,规划建设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并以此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积极探索具有安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等政策引导,使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向城郊地区辐射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城郊地区拓展。加快农村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民族文化村寨。建立不同区域特点的城乡统筹政策,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协调推进。

                              第二节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强农村的交通水利设施、基本农田、人畜饮水、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畜禽防疫体系及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建设。实施改厕改圈工程,大力推广沼气利用,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和“烟水配套”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完成坡改梯20万亩,力争建成人均0.5亩有效灌溉基本农田;继续抓好农业先进耕作制度和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5万吨左右。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城郊型农业和市场农业。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土地整治和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保证全市耕地总量平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以普及良种良法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切实加强对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支持。


                              第三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局面。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米、薯类,油菜、山药、茶叶、烤烟、药材、蔬菜和香料种植,促进特色农产品从“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向“多乡一特、多村一品”方向扩展。以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突出发展肉牛产业,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优化种群结构,改良肉牛品种。以专业村和专业协会为依托,加快发展生猪生产,抓好二元母猪扩繁基地建设,抓好林下鸡和灰鹅的养殖。大力发展生态养鱼,推广集约化高产养殖技术,发展珍稀名贵水产养殖。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实现养殖方式的转变,支持规模养殖场、户的建设发展,努力降耗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切实加强疫病防治,提高饲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水平。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3亿元,肉类总产量达到20万吨,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以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结合重点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村商贸、餐饮、运输、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第四节  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集中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重点实施整乡推进和整村推进工程,继续抓好一类重点乡镇、一类重点村,统筹安排二、三类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集中力量建设贫困地区水、电、路、基本农田、沼气等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贫困户计生“三个优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和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继续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定点扶贫和旅游扶贫,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作,建立抑制因灾、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乡村,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配套改善住房、土地等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减少贫困人口。稳步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

                              第五节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新增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推动农科教相结合。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敬老院,加快以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为重点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文化站和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进一步搞好文化“三下乡”活动,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建设规划,集约使用土地,建设公共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六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程序和补偿机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落实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切实做好化解乡村债务的工作,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整顿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党支部活动有阵地、基层干部有报酬、业务运转有经费、提升素质有远教的“四有”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实施每村办1个科技示范样板点、办好1件群众最欢迎而又能办的实事、培养1名种养业科技带头人、培养1名大学生“四个一”工程。大力推广“支部+远教+协会”模式,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建立基本覆盖县(区)、乡(镇)、村,以产业为支撑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服务、指导和协调,培育发展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多种所有制农村商业金融组织,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力度,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完善粮食储备的风险基金制度,落实国家最低收购价等粮食政策。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创新“五保”供养机制,逐步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灾民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的统筹协调,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的制度环境。


                   第二章  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第一节  加快综合旅游区建设,努力实现旅游业
                                      发展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安顺确定为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的机遇,按照“走进安顺、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的旅游定位,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加快黄果树、龙宫和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深度开发,扩大规模,完善服务设施。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黄果树新城。做好花江大峡谷等省、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整合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资源,力争申报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评定一批市级风景名胜区。积极发展以王若飞故居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加大屯堡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力度,完成安顺文庙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完善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关岭海百合、鱼龙化石、平坝恐龙遗址等场馆建设;推进关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南方锥状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进一步开发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旅游业,在公路沿线、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现有旅游公路等级,新建龙宫经王二河至黄果树等景区旅游公路。到2010年,全市旅游交通状况显著改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达到二级以上旅游公路连接,省级风景名胜区达到三级以上旅游公路连接,一般旅游区及景点达到四级以上旅游公路连接。努力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全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购物中心。针对度假、休闲、观光、科考、健身旅游等不同消费需求和特点,建设宾馆、酒店、“农家乐”等不同档次的旅游接待设施。到2010年,全市接待床位达到30000张,其中:中心城市达到11000张,平坝县达到3000张,普定县达到3000张,镇宁自治县达到3500张,关岭自治县达到3500张,紫云自治县达到3000张,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达到3000张。
    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开拓旅游市场。办好“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节”和旅游发展大会,利用旅游节庆宣传安顺旅游,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用安顺总体形象宣传与景区、景点宣传相结合的模式,使安顺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起富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加大对现有旅行社的整顿,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实力的大中型旅行社,进一步提高安顺旅行社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推行景区项目特许经营,实现主要景区行政管理与企业经营分离;多渠道增加旅游发展投入,进一步增加政府的引导性投入,积极引进各类投资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无障碍旅游区,拓展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力争到2010年,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旅游热点地区,旅游人数达到800万至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

                             第二节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形象

    围绕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科学规划,实施新一轮更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强化安顺的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安顺城市品牌,努力把安顺建设成为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旅游中心城市。以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管道燃气等建设为重点,以住宅建设为突破口,以园林绿化、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城市市容整洁美观,城市秩序有条不紊,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改扩建黄果树大街、中华东西路、龙泉路等道路,新建虹山环湖路工程,建设西秀新区凤东路、东二环路、龙青路、建设路、体育路、一号路至二十二号路等,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体系,并通过建设配套的供水管网、供电、电信等市政公用设施,使西秀新区形成一定规模。建设西航大道延伸段、机场路、星火路、迎宾路、南航路等,完善双阳新区的交通骨架网,建设市区二环线。到2010年,城市道路网密度达4.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6平方米/人。做好梭筛引水工程二期扩建工作,配套建设供水管网、截污干管、供电、通信、消防、公厕等公共设施。城市排污管网新建80公里、改造排污管网72公里。逐步完善星级宾馆、体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
    做好虹山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和绿化,重点搞好公共绿地和街道、居住小区绿化建设。沿贯城河建设滨河绿化带,加快城区外围生态绿化圈的建设,把安顺建成生态旅游城市,力争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以上。
    完成贯城河二期综合整治,建成安顺市污水处理厂和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严格控制污水、废气排放和城市噪声,改善中心城市环境。提高电能、燃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城市燃气化率达到50%。
加强城市管理,积极发展城市交通,增开公交线路,增设社会停车场。

                              第三节  积极调整城镇结构,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培育发展五县城和开发建设黄果树新城,优先发展重点乡镇。通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城镇经济,增强城镇集聚人口能力,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城镇布局,以市区为中心,以国道主干线(GZ65)、铁路(株六复线、贵昆铁路)为横轴,以大纳公路延伸段(大方—安龙)、隆百铁路、省道211(安顺—望谟)为纵轴,构成城镇发展布局的轴线网,以此辐射展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市域东北密、东南疏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将市域城镇等级划分为:一级:中心城区;二级: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黄果树新城;三级:么铺、马官、夏云、龙宫、轿子山、蔡官、双堡、七眼桥、旧州、大西桥、宁谷、天龙、乐平、马场(平坝)、高峰、丁旗、六马、江龙、良田、坪上、马场(普定)、化处、白岩、花江、断桥、永宁、岗乌、猫营、水塘、猴场;四级:其余乡镇。
    加强城镇建设规划,完善城镇道路骨架。县城新建和改扩建城镇道路44公里,新增城镇道路面积61万平方米。配套做好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通信、消防、公厕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县城逐步开行公交车,规范社会停车场,加快城镇化进程。
    调整优化城镇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大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完善农民工住房供给、子女上学等政策措施,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共同发展,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高起点发展房地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居住水平和居住环境。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的高层次小区、数字化小区,吸引外地人在安顺购房、休闲、投资,形成“住在安顺”的优势。新增住宅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95%。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21%提高到10%以上。
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专业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工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做好物流服务。实施安顺兴伟物流中心改扩建工程、安顺市黄果树商贸城、安顺市华西物流中心等项目。
    积极培育餐饮品牌,发掘传统美食文化,弘扬和繁荣黔中特色菜及地方名小吃。大力发展餐饮连锁经营和规模经营,培育餐饮示范企业,推进餐饮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鼓励餐饮服务向快餐送餐发展,促进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娱乐服务业,建设独具特色的主题体育公园,丰富景点文娱表演,挖掘、提炼、开发、包装体现极具地方民族风彩的、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娱表演节目。加快各种康体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健康旅游的内容,满足旅游者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休闲娱乐要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增强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规范发展信托、证券、租赁等业务。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险体系,扩大保险品种和保险覆盖面,改善保险服务质量。
    培育和规范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新建城市功能区和居民小区及乡镇邮政局(所)建设,完善邮政网络,保障普遍服务,确保通信安全,基本形成邮政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电子政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与建筑、科技、管理、法律和统计咨询、社会公证等行业,规范发展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规范广告市场,稳步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业。重点建立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街道办事处建设服务中心,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站;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化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第五节   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建设完善市级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中心。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加快发展贴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积极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家电、食品、建材等专业连锁超市;重视发展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等新的业态形式;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规范发展小商品市场、日用工业品零售交易市场;规范发展集展示、销售、维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专业化市场格局,促进建材装饰和家居用品交易市场向主题购物中心和大型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转变;大力发展生活服务市场,大力开拓运动、健身、教育、文化、娱乐等享受发展型的消费市场。重视发展会展业,鼓励发展租赁业,稳步发展拍卖业,适度发展旧货业,规范发展典当业。在黄果树、镇宁、西秀新区等地建设一批大型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购物中心,抓好小商品批发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兴伟家具批发市场、建材市场和粮油批发市场等市场建设。
    推进生产资料市场创新,发展多样化生产资料经营方式,鼓励采用以直达供货为基础的多样化分销方式,推动大型企业建立集中统一的采购中心,加快传统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组织形式和营销模式创新,鼓励生产资料批发企业开拓和延伸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佣金代理。规范和调整生产资料现货批发市场,引导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升级。鼓励生产资料市场稳妥探索电子化交易。推广连锁经营,形成覆盖面广的农资销售网络。审慎开展期货交易。
    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顺畅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扩大综合超市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市场经营设施改造升级。西秀区、开发区及各县城所在地逐步取消露天摊档式农贸市场。重点培育和完善关岭断桥蔬菜批发市场、么铺牲畜交易市场、安顺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重点乡镇农产品市场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农户+协会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形式,建立各类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信息、产运销、技术推广等综合性服务。
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土地一级市场,全面推行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大力推进土地使用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等各种歧视性规定;积极培育和完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立市场选择经营者机制。继续发展技术市场,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培育和完善产权市场。大力发展信息市场。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彻底清理并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章,完善市场监管手段。加大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走私、逃税、骗税等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提高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调控能力和水平。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粮食和化肥等重要商品的储备与风险调节。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理顺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的服务价格。强化和规范市场中介服务。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服务和监督作用,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推动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

                   第三章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坚持工业强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培育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80亿元以上。

                              第一节  改造提升以制药、食品和旅游产品为主的传统产业

    发展药材深度开发的制药工业,认真做好现有制药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规模经济为中心,鼓励和支持百灵等制药企业做大做强。以“新特优”药品为主线,发展中草药饮片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鼓励、支持制药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基地的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到安顺落户,形成有竞争力的民族产业制药企业群。高起点规划建设安顺民族制药工业园区,发展一批民族药制药企业,配套建设中药材基地,提升民族药制药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新型工业支柱。
    发展地方特色食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质量,大力拓展省内外和国际市场。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特色食品。提高肉牛系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规模生产能力。以绿色食品开发为方向,对特色蔬菜、细菜、调味品等进行加工开发,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食品加工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加快山药食品、金星啤酒三期、肉类加工等项目建设。
    加快旅游商品研发。依托品牌产品及骨干企业,以肉制品、辣椒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食品加工企业,开发以波波糖、刺梨、牛肉干、山药、茶叶等营养、保健食品系列。以旅游业带动传统轻工业的改造提升,弘扬传统工艺,进一步挖掘安顺民族、民间工艺,开发石木雕工艺品、根雕、工艺扇、艺术陶瓷、工艺盆景、漆器工艺品、草编工艺品、竹编工艺品、原木工艺品、民族刺绣、织锦等旅游纪念品,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工艺品系列。振兴白酒、蜡染、布依地毯、地戏脸谱、三刀等传统轻工业产品。充分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围绕知识性、可读性、纪念性、思想性,开发书籍、影像出版物。根据普通观光旅游和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的不同特点,积极发展功能性强的旅游运动产品系列。

                              第二节  大力发展以航空、机械加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

    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制造业,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增强新产品研发和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支持在安军工企业发挥技术、设备及人才优势,加快发展民用飞机及航空零配件生产,努力把安顺建成航空城,成为贵航集团研发中心、飞机制造中心、培训中心和大型活动中心;加快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发展,努力把安顺建成汽车生产基地;支持高新技术复合材料、铁路机车配件等项目开发;加快发展以装备工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设备和产品,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做精医疗器械、石油钻井机具、大型成套设备零部件、精密轴承和石材加工等产品。鼓励研制开发环保、能源、工程、农业和园林机械以及大型成套设备和基础件,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第三节  做大做强以能源、化工和原材料为主的支柱产业

    加大煤炭地质勘查和矿区总体规划步伐,做好煤矿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效益,促进煤炭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煤矿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批安全、高效、低污染的大中型骨干煤矿,形成“大煤保大电”格局。按照多元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鼓励煤电、煤化工及煤电铝一体化开发,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实行跨行业联营,促进煤炭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煤促电,促进电力向优势产业转化。力争开工建设安顺电厂三期工程,加快北盘江水系梯级开发步伐,积极配合光照、董箐和马马崖水电站的建设,开发打邦河、清水河、蒙江流域水力资源,发展中小水电站。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力争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240万千瓦,水电装机160万千瓦。
依托我市现有化工企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品牌和现有工业基础,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精细化工和环保化工产品。以红星发展、紫云宏泰、南风日化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钡盐化工和环保洗涤用品。开发建设一批生物化工项目。充分利用安顺的煤炭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加大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就地转化,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化肥和高效农药生产。
    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原则,整合优化高载能产业,提高集中度,提升装备水平,推进品种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整合以铁合金、电解铝、工业硅为主的冶金工业,加快安顺铝厂扩能改造建设。推进新型环保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开发特种水泥,扩大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规模。合理开发地方优质石材。

                              第四节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发展

    按照依托城镇、科学规划、产业集聚、辐射带动的要求,重点支持双阳机械加工园区、黎阳高新技术区、黄桶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青山工业园区、中国食品工业(西秀)示范基地加快发展。依托重要交通枢纽,按照“分工合理、相对集中、控制污染、便于管理”的原则,结合构筑贵阳城市经济圈的战略,加强区域间和行业间的合作,沿清黄高速公路、贵黄公路、株六铁路复线和黄织铁路,重点培育产业聚集地,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省的加工制造业产业带。重点发展以水火互济为主的能源工业、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以钡盐为主的化工工业、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以特色食品开发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和以旅游商品为主的轻工业等产业。
    工业区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集约用地,盘活土地存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进区落户,培育形成特色产业群,努力办成现代工业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打造5个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企业,20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发展壮大安顺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四章  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创新体制和加大投入,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把我市建成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的目标,抢抓国家实施高速公路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及交通运输枢纽、重点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网络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进一步完成骨架公路网。配合实施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力争毕节经织金、普定、西秀区、紫云至望谟高等级公路和长顺经紫云至兴仁公路开工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安顺一横一纵公路骨架。二级以上公路比重提高到20%左右,等外公路比重降至15%以下,农村公路运输形成网络,站点布局合理。根据我市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建设服务于电煤供应、电站建设、工业园区、军工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和重点旅游景点的公路,提高公路等级,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加快县际油路和旅游经济路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公路运输,实施通乡镇公路提等改造,完成通乡油路560公里,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发展农村客运,逐步提高农村班车的通达率和覆盖面,建设4个县级汽车站,50个农村客运站,扩大农村客运市场。建成燕安客运站,形成一个面向社会,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电子商务和其他辅助功能的省级公路枢纽和物流中心。
    加快铁路运输体系建设。建成隆百铁路黄桶至织金段,配合做好隆百铁路黄桶至百色段前期工作,力争隆百铁路全线开工建设。通过扩建安顺站、么铺站货场,发展集装箱运输,通过开行和增挂专列,缓解高峰期旅客乘车难问题。
    进一步改善内河航运条件。积极开辟南下珠江的水上通道,对打帮河口以下的半闷滩、把龙滩、芭蕉滩进行整治,提升航道达到四级航道标准。
    加快建设和发展航空运输。实施黄果树机场改造工程。积极争取申办北京、上海、重庆等主要客源地航线,力争新开5条以上航线,扩大航空在综合运输网中所占比重。
    深化交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高效、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放开经营性和收费还贷公路建设经营权。采取“建设——运营——移交”或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实行同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公路建设。逐步建立管、养分离的公路养护新体制,把县、乡公路养护费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推广招标投标、农民承包等养护方式,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第二节  加强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建设

    以提高全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平、基本建立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和防洪抗旱减灾保障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城乡安全饮用水和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多渠道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完善水务管理体制,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坚持“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水利设施为主,蓄、引、提、排、节相结合,以蓄、节为主的路子,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为龙头,以建设“滋黔”工程为骨干,以实施“三小”为主的“益民工程”为基础,多种工程措施并举,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和调控能力。初步构建水资源宏观控制管理体系及水利信息网络;初步达到保障我市城乡经济发展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防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以大型骨干工程为重点,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六县(区)农村和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解决3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继续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处。加快我市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黄家湾水利枢纽等骨干水利工程,新建小(二)型以下蓄水工程51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小水池(小水窖)1.66万个。加快渠系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引水工程109处,提水工程107处。加强县城和中心乡镇供水能力和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加快农村小水电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小水电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水利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设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政府资金,强化管理和监督,大力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实行水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水利建设。对城镇和工业用水全面实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对兼有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功能的骨干水利设施,逐步实行统一管理;对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通过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实行政府适当补助,农民自建自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加快形成市场调节、政府管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依法足额征收各类水利规费。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小型微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要建立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初始水权分配、水权交易等制度;建立健全取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应对水利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完善水利移民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规划管理制度,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

                              第三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安顺”建设。全面完成到县的长途光缆干线建设和全市有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全市信息化基础条件,扩大城乡有线和无线通信覆盖率。加快城乡宽带网、用户接入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为全社会服务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网络体系;加快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系统、完备的数据库体系,构建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发布和使用的规范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强化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以推进电子政务为先导,以企业信息化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为重点,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基础信息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市、县(区)两级领导机关和工作部门主要业务工作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交换规范化和政务信息公开化,建立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旅游服务、环境保护、灾害预防、智能社会等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和科技等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以“十二金工程”为重点的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专业人才。积极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水平。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电信普遍服务机制。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
    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市内大专院校有计划地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普及计算机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算机等信息化知识培训,努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当代最新技术的信息化建设专业骨干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我市急需的优秀信息人才,为安顺的信息化建设服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活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

                   第五章  坚持环境立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三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大对先进实用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实现系统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清洁生产、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改造和建设的重大项目进行支持。实施安顺电厂烟气脱硫及配套建设大型化工基地项目建设资源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动黄桶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建设,实现各企业之间的产业藕和,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重大突破。重点解决粉煤灰、脱硫石膏、钡渣等主要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95%。大力推进墙体材料改革,支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发展环境友好型企业,逐步建立完善可行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节约用水机制,创建节水型社会。厉行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加速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倡导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充分利用现有优惠政策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扶植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在消费领域厉行节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我市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价格和收费政策,逐步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政府、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会活动,推动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第二节  切实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保障各项建设的合理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减少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十一五”期末所有城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源点和重要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建立江河和地下水质监测网络,强化江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改革水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倡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推广工业循环用水和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节水服务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规划和合理开发资源,提高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初步改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
 
    认真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治理与保护并举,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以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实施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坚决刹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启动清镇—镇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境内国、省道的绿色通道工程,抓好安顺市环城林带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舍饲等措施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区域,扩大林草、林竹、林茶、林药、林果等特色种植规模,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争取落实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初步建立商品林用地经营权和商品林活林木资源流转制度,促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商品林建设。大力实施沼气工程,采取营造薪炭林、推广秸秆气化炉、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解决好农村燃料问题。

                              第四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切实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力争到2010年,全市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湖泊和水源地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
    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监测。加强以黄果树、龙宫、格凸河、夜郎湖、丰林火焰山原生植被、花江大峡谷等特殊功能区的保护,到2010年,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重点保护夜郎湖、桂家湖等重点饮用水源地。抓好城市(镇)环境保护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的噪声管理,控制和降低电磁辐射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继续抓好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达标成果,逐步实现工业企业由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转向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开展地表水综合整治,保护地表水及地下饮用水源,建立全市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系统及实施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和企业废水达标排放预警监测。


                   第六章  深化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
                           改革,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一节  深化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改革

    围绕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继续深化市、县(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支持军工企业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充分发挥军工企业人才、技术、设备优势,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加快民品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与监管。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作用。各类企业都要诚信、守法、规范经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社会责任。

                              第二节  着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在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健全包括重大决策调查研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决策失误追究等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工作实际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合理划分投资管理权限,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利用项目融资、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措施,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决策责任制度,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非经营性项目实行代建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增加吸引投资的引导性投入,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投融资主体建设,加大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市级和各县(区)重点项目库建设,增加项目前期工作投入。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监督。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调控体系。发展多种投融资方式,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发挥好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
    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切实加强财源建设,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壮大经济财政规模,增强财政综合实力。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实行收支分类管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负债的有效监控。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征纳行为,建立税收激励机制,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完善金融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支持金融业稳步推进改革,促进金融业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在加强监管和保持资本金充足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将城市信用社建成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发挥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双赢。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构建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节  调整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引导和逐步形成
                                      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

    积极参与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开展跨区域联合与协作,增强经济圈内县(区)的城市功能和整体竞争力,强化安顺作为贵阳城市经济圈副中心的地位。大力实施以城带乡发展战略,以清黄高速公路为主轴,以320国道为辅轴,积极发展县城和重点镇,逐步建成等级规模合理、空间结构完善、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沿清黄公路、株六复线、隆百铁路黄桶至织金段,规划建设沿线经济产业带。发挥各县(区)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增强全市经济运行的活力。建立健全市场通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区域间互动互促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秀区建设经济强县(区)各项考评指标在全省20个建强县(区)中排位逐年前移;力争平坝县、普定县进入全省经济强县(区)行列。支持西秀区、安顺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迈大步、走前列、作表率,率先发展。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方加快发展,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扶贫政策,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支持镇宁、关岭、紫云自治县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新路。把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作为全市新阶段扶贫开的重点,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开发优势资源,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多渠道帮助民族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

                              第五节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规范投资准入和核准制度,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规范一致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投资环境监测、评价、考核、公示、奖惩工作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助商亲民的社会环境。
    扩大对外宣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外来资金,注重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跟踪服务的工作力度。积极扩大招商领域,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资质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性。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创造条件建立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吸引外来人才来安创业。加强招商引资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通过举办“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搭建旅游商品展示、交易和招商引资平台,促进安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创新吸收外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把利用外资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开发为载体,以项目为中心,鼓励外商投资制造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资源开发,引导外资投向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会展、信息服务等服务业。鼓励外商参与我市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加强对外贸易工作力度,优化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我市加工贸易较快发展。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西南六省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各方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扩大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昆交会、广交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泛宣传安顺企业和产品。争取海关、进出口商品检疫等机构在安顺设立办事处。

 

 

                   第七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安和人才战略

                              第一节  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和民办教育,加快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积极发展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形成社区幼儿教育网络格局,全市建设幼儿园117所,力争申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2所。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切实巩固“两基”成果,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九”。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部消除现有D级危房,设置初中的乡镇基本建成一所寄宿制初中。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力争2010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9.7%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全市建设普通高中34所,中等职校37所,申办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3—5所,申办省级一类示范性高级中学2所,市中心区和县城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在各县(区)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各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网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基本相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办好安顺学院。发挥安顺电大等各类远程教育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在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到“三个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学校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大力推进支教工作。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大力扶持民族教育,积极发展特殊和民办教育。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工程,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节  积极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增强科技综合实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力争取得重点突破。
    以解决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为重点,在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鼓励集成创新。支持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合作,引进国内的先进科研成果。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政府和企业两级科技发展基金,保证科技投入随着本级财政和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同步增长,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资金,基本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融资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实行鼓励、支持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投资,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发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建立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和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强化市场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建设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基层科普推广工作,兴建一批科普基地,力争使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农民技术辅导站。


                              第三节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重要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后备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走人才强市之路。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完善优惠政策,培养和引进我市科研、教育、能源工业、经济与经营管理、城市建设、计算机、旅游管理、医药工业、重点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努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农村实施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等所需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使我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增加,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重点完善市级综合人才市场建设,培育县级人才市场和各类专业人才市场,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市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流动障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公正、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对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用10年左右时间,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里,推荐、选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管专家30名左右,市管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左右,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和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0名左右,县乡、企业基础人才10000名左右,构建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的培养体系。


                   第八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建设好村级和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营造人际和睦氛围,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开展面向城乡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完善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大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安顺”创建活动,强化禁毒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劳动力需求,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弹性就业、家庭就业、社区就业等多种形式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动输出等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在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上,逐步将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再就业优惠政策覆盖范围。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依法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城镇化以及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加快就业援助机制建设,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全市统一、开放、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向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失业调控,有效控制失业过量,缩短失业周期,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完善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劳动力就业监测预警体系。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全面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调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计发办法,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切实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着力抓好灵活就业人员、非公有制就业人员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保工作,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力争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55%。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55%。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力争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55%。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城市低保条件人口全部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将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定期救助范围,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建立健全解决城乡特困群众住房、医疗、教育、司法、灾害救援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支持慈善事业、社会捐赠和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方式,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作好社会福利工作。建立适应人口老年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稳定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稳定提高职工工资,逐步建立职工工资和失业下岗人员、贫困家庭生活补助水平的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督,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秩序。

                              第三节  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制定和实施切合实际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完善调控体系和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降低生育水平。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高度重视和切实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强基层计生服务基础设施及网络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农村“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强化鼓励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作好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和迁移。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制,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突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本条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房屋和设备改造;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房屋改造和基本设备配置,完善村卫生室建设,使50%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巩固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积极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加强人畜共患、不明原因疾病及艾滋病的预防和监控。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力扶持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强化药品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加快卫生事业科技进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力度。继续开展好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争取到2010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享有与小康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主要卫生指标超过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力争建设安顺市体育中心。


                              第四节  促进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等事业健康发展

    重点组织好具有安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大力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状况,建成安顺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新建2个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每个乡镇新建1个文化站,50%行政村建成设施配套的文化室,新建和改扩建县级艺术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陈列室)、群众艺术馆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文学艺术创作、演出精品工程,重点组织好具有安顺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创作出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较高艺术价值的舞台艺术、电视、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图书、音像制品。抓住云山屯村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机遇,积极做好屯堡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进屯堡文化等社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区、企业、学校、军营、机关等文化建设。规范建设校园绿色网吧。积极开展老年、少儿文化活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开展文物普查、文物考古和文物抢救。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抓好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增强文化事业发展内在活力,建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大力扶持艺术精品生产,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大众文化娱乐设施和产品。提高精神产品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出一批表现地方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的优秀文娱作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着力引导和扶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开拓市内外文化市场,充分发挥文化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在市场培育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上规模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
    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等事业健康发展。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完成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基础上,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力争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5%和98%以上,积极发展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节目制作和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积极推进改革和改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对非法出版物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规范新闻出版市场秩序,组建安顺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要求,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构筑公共气象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气象工作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创造条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重点抓好农业气象和生态气候的监测预报工作,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第五节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检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抓紧抓实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公共安全投入,建立和完善反恐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大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责任落实和监督管理。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监督管理,大力减少交通事故。完成城乡派出所、乡镇司法所和人民法庭的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药品、食品、餐饮等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保证群众健康安全。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

 

                   第九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实施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水平。
    坚持依法治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执法监督,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做好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持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继续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任务。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构建“和谐安顺”为目标,继续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团结奋斗的思想,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继承创新黔中文化,熔铸安顺人文精神,努力构建地方文化知识谱系,继续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建设好以王若飞故居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精心组织开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组织开展“热爱安顺、建设安顺”主题教育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机关“四创”活动为龙头,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开展以“卫生与秩序”和“四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各级干部和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教育和规范的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及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把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金融、投资和司法等体制改革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及采矿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管理和专项资金的监管,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监督作用。到2010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健全国防动员体系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支持在安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贯彻改革创新精神,着力解决, 后备力量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应急作战需要,加快推进实质性动员准备,加强人民武装、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经济动员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坚持党管武装制度。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高现代化水平。继续做好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后备力量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章  强化实施保障机制,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第一节  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的程序化和法制化。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我市规划体系在层次上分为市、县两层,按功能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两种。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加强对相关规划内容进行衔接,县级规划要与市级总体规划衔接,重点规划和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衔接,各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重要资源开发等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的规划都要搞好衔接。未经衔接的规划不得批准发布实施。
    编制各类专项规划,保证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各专项、行业规划的制定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重点专项规划实施来完成,对特定产业或行业通过行业规划实施来完成,事关全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重点项目规划实施来完成;进一步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实现市内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地节约资源和利用资源。认真编制好年度计划,落实好总体规划期时段的目标和任务。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和分析、监测和预警。规划实施期间,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各种科学分析方法,定期跟踪分析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题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当遇到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的经济运行严格偏离规划目标时,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市政府同意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按照“谁组编、谁组织”的原则,由规划组织编制部门组织,请有关专家及部门参与对规划执行期间(3年左右时间)规划内容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报市政府同意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建立定期公告制度。规划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即公开发布,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战略意图。全民总动员,共同谋发展,有效地引导企业和群众自觉地关心和参与规划实施。对规划实施进度情况,定期向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公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对规划力度和完成情况监督和督促,保证规划的全面完成。

                              第二节  明确政府职责,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

    切实明确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实现机构组织和职能的法定化。
综合运用规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重点搞好管理和服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切实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确保规划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  积极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对规划所列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项目,政府要组织推动实施,在制定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时,要落实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要制定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没有规划的项目不予立项。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对项目进行分类、排队,建立和完善项目咨询评估、审议决策制度。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对政府出资建设的项目依法严格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