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有个横村镇,横村镇有个白云村,白云村村民有个习惯,吃完晚饭不约而同地围在村远程教育设备前争相浏览高山蔬菜的种植技巧和供求信息。这正是现代远程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桐庐县远程办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规模上千人的会议,仅交通费就约需1.5万元,而运用远程教育开会除少量电费开支外,其他费用几乎为零。更重要的是远程教育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桐庐县是全市唯一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试点。桐庐县委副书记王斌鸿说,现代远程教育的运用,既能为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搭建一个平台,又能够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让农民尽快与互联网世界对接。 背景: “十一五”将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写道:“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中央为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按照中央部署,从2005年年初开始,到2006年年底,用两年的时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全国12个省(区)扩大试点。这一条已被选为2005年度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之一。 远程系统“村村通” 抗击麦莎台风立大功 2005年,桐庐县被确定为我省试点,在机关、乡镇以及村和社区建立扩展型终端接收站点,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走进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一座崭新的办公楼出现在记者面前。在四楼的会议室里,大屏幕彩电、投影仪设备齐全,隔壁还有一个工作室,用于电脑操作,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影放映厅。桐庐县远程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该村的远程教育系统。 如今走进桐庐任何一个村级办公场所,都可以看到按“五个一”标准配备的终端设施———一台电脑、一台数字电视机、一张有线接收卡、一套客户端软件、一个VGA分配器(电脑信号分配器)。而部分条件好的村,还配备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桐庐县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建制村从405个调整到了186个,并重新调整了党组织设置,对新建、扩建的105个村级办公楼进行了集中建设。白云村正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从去年7月开始,桐庐县利用已建成的远程教育系统设置分会场,举办培训、召开各类紧急会议。让县远程办工作人员夏敏印象深刻的是,去年8月在抗击“麦莎”台风过程中,远程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临时下达了会议通知,要等所有乡镇党政干部来开会已经来不及了,而且那天风很大,天气非常糟糕。县主要领导通过远程教育系统进行紧急动员部署,这既为抗击台风争取了时间,也保证了与会者的安全”。 高效、快捷、覆盖面广,这个新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得到乡镇、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认同。到去年年底,桐庐县已经在全县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终端217个,全面覆盖了乡村两级和社区,实现了远程教育“村村通”,并开通了双向视频系统。 基层开会就在家门口 省时省钱工作效率提升 3月24日上午,桐庐县新合乡党委副书记申屠莹从容地处理了手头的事务,然后提前几分钟走进乡政府会议室,参加上午9点30分举行的全县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视频会议。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桐庐县充分运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网络优势,使众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用在乡镇和县城间来回奔波,也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原汁原味的教育。 新合乡位于桐庐县大山深处的偏僻老区,距县城53公里。“从前到县城,路上要花一个半小时。”申屠莹说。横村镇白云村村委委员方卫东也有同样的感受,因为工作,他常常要往县里赶,虽然路并不远,但往往要转三四次车,实在很不方便。 新的会议模式,不仅让众多农村党员干部省了来回县城的时间,还可以面对面地聆听会议精神,使学习效果有了充分保证。 申屠莹还告诉记者,3月24日开的这个测评会,要求30多人参加,如果要到县里开,就得花300多元钱包辆车,这还不包括与会者的用餐及其他费用。 桐庐县远程办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经济账给记者听,拿24日测评会来说,规模上千人,仅交通费就约需1.5万元,而运用远程教育举行1000人的会议,除少量电费开支外,其他费用几乎为零。由于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既省时又高效,因此获得了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致认可。 在桐庐,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举办的视频会议,已经不再是一桩新鲜事儿。几乎所有的教育培训和会议,只要会前通过远程教育网络通知到各个乡镇(街道),参加会议的党政干部就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同步接收,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频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记者获悉,桐庐县委、县政府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今后该县的大部分会议、培训,都要尽可能地把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应用起来,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最大的便利。而接下去,该县还要完善这套系统,尝试把视频会议开到村里,让村一级的基层干部也可以在家门口开会。 村民问“如何给板栗保鲜” 十多天后远程教育给出答案 现在,横村镇白云村的林关有、叶汉清、姚江伟等村民有个习惯,吃完晚饭不约而同地来到村里的现代远程教育课堂,围在村远程教育设备前争相浏览高山蔬菜的种植技巧和供求信息。村民王关忠说:“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可以知道怎么种好菜,这个系统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远程教育缩短了该乡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使“一点鼠标键盘,便知天下大事”在农村变成了现实,这正是现代远程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横村镇党委副书记申屠涛英深有感触地说,该镇24个村的28个远程教育点,服务对象早已从党员干部扩大到了普通群众。她举白云村的例子说,这个有1600多人口的山村,主要种植高山蔬菜和毛竹。“这个村有10000多亩的毛竹,但村民并不太懂得如何管理,过去他们连鞭笋、冬笋都不太敢挖,生怕破坏了毛竹的生长。通过远程教育,村民活学活用,学到了很多知识”。此外,这个村的村民还通过网络了解到,同样是毛竹,自己每亩只能收入几百元,而安吉、绍兴等却可以收入三至五千元。如今,仅这一项就为白云村增收了100多万元。 去年11月,夏敏在百江镇的一个村里建好接收终端时,村干部就问他有没有农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给板栗保鲜。夏敏当即就在终端向省远程办发出了需求信息,10多天后,《板栗常温下的保鲜》就挂到了网络平台上,为当地盛产板栗的百江镇和合村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桐庐县正不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为农民致富搭桥。该县落实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制作农技课件,聘任专职农技员,建立远教信息需求意见卡,有效地解决了群众“想致富无门路,想发展少技术”的困难。根据农村实际,县远程办还对党员群众进行定期统一播放教育片,对于种植大户等有不同需求的群众,实行预约播放。 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桐庐县还专门邀请了市信息办研发村发管理软件,把村级财务、党员管理、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一些农村工作所需的报表都纳入软件,方便村干部加强日常管理。 先进性教育原汁原味有实效 关心群众落实政策广受好评 桐庐县地处浙西山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如果将这些党员全部集中到县城统一进行教育培训,成本较高,效果也不一定最佳。因此在去年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之际,当地根据自身实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乡镇基层党员提供同步服务。使得众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用在乡镇和县城间来回奔波,也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原汁原味的教育。 在第二、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接下来的工作中,桐庐县更是将远程教育系统作为他们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先进性教育工作会议、骨干集中培训、专家辅导讲座……几乎所有县城里党员参加的教育培训,只要会前通过党政信息网通知到各乡镇(街道)做好准备,乡镇党员就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同步接收,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接与领导、专家对话。 便捷高效的远程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桐庐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整个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县已经21次使用远程教育系统,接受教育的对象达22000余人次。 由于减少了作为“传声筒”的中间环节,原汁原味的教育效果不错。桐庐县众多乡镇基层党员党性意识有了提高,工作动力进一步提升,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该县横村镇在教育活动中,围绕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先后出台了《低保户建房补助》、《特困老干部补助政策》及《特困学生补助政策》,有效地落实了镇内3000多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3月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在桐庐进行综合调研时,对桐庐县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桐庐在边建边用、积极发挥网络作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全市提供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更大的舞台需要更开放的观念 在远程教育过去的历史中,各应用领域之间基本隔绝,农广校、电大系统、高校网院、企业E-learning、远程职业培训……相互之间基本处于“鸡犬不相闻”的状态。甚至同一领域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互通也很少。 可以预见,经由国家导向,远程教育这个概念将为更多人知晓,其真正的价值和潜力将在更大的人群、更多的领域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更大的舞台需要更开放的观念,在真正开放的远程教育观念下,无论是被用来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还是企业职工培训,或是公民的自主学习,“天下远教是一家”应得到普遍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