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谈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趋势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呈现什么趋势?对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将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马晓河博士。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是参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著名专家,他长期关注农村信息化,倡导建立国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深入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信息化提出了哪些要求?加快信息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何战略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呈现什么趋势?对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将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马晓河博士。

  马晓河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过程提供全面支持。就农业领域而言,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战略意义。首先拓宽了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来源渠道,有利于提高农民技能(生产、加工和营销等);其次,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第三,信息化能使农业全过程的信息获取及时、准确、规范,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第四,缩小工农产业间的信息鸿沟,使国家能及时、准确得到农业生产、市场信息,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

  农村信息化内容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协调,它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在十届四次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无论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还是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技术培训等,要么本身就是农村信息化的内容,要么需要信息化支撑。

  马晓河认为,“十五”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长足发展,成绩显著。从对政府和科研机构服务角度看,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在世界的排名相当靠前,但从对农民服务的角度看仍处于初级阶段。现代信息手段从无到有,现代信息服务刚刚起步,还存在信息内容宣传大于实效、网站增长超过实际需求、信息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马晓河强调,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信息服务。当前计算机网络服务在农民信息服务体系中地位虽有所提高,但这种信息服务手段并没有成为农民索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应该注意到农民信息需求程度在提高,但信息供求在手段、渠道、时间等方面存在差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谈到新农村建设对信息的需求时,马晓河总结了四大特点:一是全面系统性,信息需求面覆盖了生产全过程和生活全过程;二是综合集成性,是对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信息相结合,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道德文明建设相结合,信息传递手段也是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三是规范化和持续性,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信息提供必须定时、定点、准确、规范,并有可持续性;四是差异性,各地新农村建设对信息的需求差异很大,要求信息提供者按照各地不同需求情况,依不同需求层次提供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信息。

  当记者问及信息化部门应如何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时,马晓河说,第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强调集成性和协调性,尤其是通信网络与资源网络的集成,避免零散开发、重复建设,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第二,网络服务的功能要进一步完善,从基本服务做起,最终形成集政务支持、商业促进和社会服务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系统。第三,要建立服务、教育和开发并重的功能体系,要在用户分层上和市场分析上下工夫,改变目前千网一面的局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有效信息资源,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要结合起来,既要向农民传递国家的政策信息,也要提供技术信息;既要为农民传送生产信息,也要为农民传送生活信息。第四,建立多级传递配以多向延伸的分布系统。计算机的信息服务直接对象,目前重点不是农民,对象首先是科研人员、文化青年、农村干部,通过这三个群体向农民传递信息。

  当前很多通信企业主动筹资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始大规模介入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那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和市场力量应如何发挥作用?马晓河认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可以通过自然演变,可以通过市场化逐步形成,但是当前在现代经济发展情况下,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体系,必须通过政府的指导,因为信息服务体系里面有很大的公共服务性,没有政府参与,它的演变就非常缓慢。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搭建和完善,政府应承担更大责任,同时也要鼓励社会积极参与。政府建立的信息网络,可委托民间来运营和提供服务,这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鼓励产权创新,对于农村形成的信息基础设施,其产权也要创新。

  马晓河最后强调,中国农村要真正建立现代的信息服务体系还很遥远,因为中国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还有7000万人人均年收入在800元以下,让他们搞计算机上网很难,所以当前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要有重点,不能全面开花,要选择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不能浪费资源,不能花了很多钱建一套农民不会用、也用不起的系统,要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