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福建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福建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规划中说,“十一五”期间,要坚持陆海联动,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科学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形成海岸、海岛、近海、远洋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把福建建成特色明显的海水养殖、海洋制造业、滨海旅游以及海洋科技创新和教育基地,使福建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建设数字福建是全面推进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适应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十五”:数字福建启动
《福建省“十一五”数字福建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中提到:“十五”期间,数字福建建设紧紧围绕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加强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十五”规划目标,基本形成福建省信息化建设的框架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取得重大成果。社会领域信息化逐步拓展。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信息化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出台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论证审批机制,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专项规划》总结,福建省在信息化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公共网络基础设施低层次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尚未发挥应有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政务网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落后于全国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区域信息化建设不平衡等。
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认识上。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落实不具体,措施不到位。二是在体制机制方面。阻碍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创新的瓶颈尚未完全突破,促进信息系统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全省信息化管理等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三是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严重滞后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存在不足,信息安全整体防范技术仍处于较低层次。四是除了厦门等少数设区市外,大部分市县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薄弱。五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工作机制和推进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导致福建省信息化资源未能有效整合,整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
“十一五”:靠海洋强省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发展时期,数字福建建设将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公共服务,转变建设模式,推行共建共享,促进集成应用,加强功能开发,实现从重点推进省级信息化建设到省级深化应用、市县(覆盖社区和农村)加强建设、从自建自管到一体化建设、从系统建设到资源开发、从政府为主推进到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技术驱动和资金驱动到业务驱动和制度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全方位转变,以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专项规划》中提到:“十一五”期间,福建面临的形势包括:
一、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数字福建提出了新要求。“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的中心工作。它要求强化“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要求各项工作要积极融入,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要求发展强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要求为“十一五”期间数字福建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因此,“十一五”期间,数字福建要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任务,通过广泛、深入、持续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着力构建立足福建、连接两洲一台、拓展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空间,突破发展瓶颈;积极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和港口资源的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电子商务,促进要素和产业集聚;深化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电子政务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促进自主创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数字福建建设新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自主创新。它赋予数字福建建设三个方面的新内涵。
一是信息化建设要突出公共服务,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求,以社会公众为首要服务对象,并以便民利民、界面友好为设计和建设原则。二是信息化建设要为实现协调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要特别加强市、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统筹配置信息化资源,促进信息化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最广泛的普遍服务。三是信息化建设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推进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促进知识、技术的扩散与自主创新,进一步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减少有形资源的投入;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非物质生产,发挥信息资源对传统生产要素的节约、替代和拓展的作用,突破环境资源和生产要素对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数字福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目标和任务,通过全面部署和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广泛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网络体系和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民信息素养普遍提升,信息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健康的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信息化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实现协调发展。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到“十一五”末期,福建要努力实现以下具体发展目标:
基础网络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经营水平普遍提高。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信息资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动力。
据《专项规划》内容,“十一五”期间,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任务,围绕“公共行政、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文化强省、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等方面,福建将重点实施“五一○”(五项主要任务,十类重大工程)信息化发展战略。
其中,主要任务包括: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构建区域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坚持协调发展、普遍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发挥福建省文化特色和海峡地缘优势,大力培育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壮大信息资源产业,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领域的公益性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电教馆、文化馆等公共机构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增强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能力。加强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聚,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级福厦沿海信息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福建省从信息产业大省向信息产业强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