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世纪90年代初,大连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树立以内需带动产业、软硬件产业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思路超前,着眼于向新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侧重 于市信息中心和信息港的建设。1998年大连市信息产业局成立,由当时市计算机办公室、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市信息中心三家部门合并而成,职能由原市计算机办公室的电子政务、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无线电管理和市信息中心的相关职能组成。此外,还行使辽宁省信息产业厅的部分职能,如制定和落实政策、系统集成和软件认证管理、举办有关会议等。2001年合并了市电子局。 在分工上,大连市委负责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市政府除了负责信息化工作,还负责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管理,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市信息产业局、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部门共同负责的产业管理模式。为了加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力度,2004年9月大连市出台了“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 大连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多年的可持续产业支持政策(如“二免三减半”、“个人所得税返还”、“企业3%的税收减免”等产业倾斜政策),得益于软件园区负责人孙黄环等把房地产业和IT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启动园区产业的市场运作模式,得益于刘积仁任董事长的东软集团(园内第一个上市公司)等积极入住大连软件产业园区的精心创业过程。 大连市通过启动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拨出资金投向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推动了信息化进程。几年来市政府投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持续保持在千万元以上。政府的引导拉动了产业需求,带动了产业发展。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和环渤海地区的入海口,外向型经济需求量大,在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比重较大。如大连机车厂约占70%的国内市场份额,其中主要为1997年国家铁路大提速以来的主型内燃机车。大连造船厂的船壳生产量国内居第三,有30万吨船坞,船用“黑匣子”为整船电子控制系统的嵌入式音视频记录装置,可以记录航海航行资料。大连机床厂由原来的三个厂合并而成,产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年产500余台数控母机的生产线。其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由大森数控公司提供,该公司年收入1.8亿元,职工20余人,研发力量由北京转移到了大连。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连装备制造业在生产的同时,开发数控机床的嵌入式系统,进行自动纺织机的研制。大连石化的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和物流管理应用系统也表现出色。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市场在国内首屈一指,其强有力的政策、规划和管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技术基础和工作理念分不开。其中,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有关产业政策、文件和规划的制定和落实,高新技术开发区侧重于制定和落实软件人才优惠政策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市财政局出资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软件交易会和国际人才巡回招聘会。 从1998年到2001年,大连市政府持续4年大规模赴日、韩招商引资,形成了一批业绩优秀的软件企业,积聚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的IT专业人才,吸引了IBM、惠普、微软等国际跨国公司入园。微软(日本)公司入住后在当地软件产业界排名前10位,约60%的软件外包业务直接对口大连华信公司。同样,IBM、HP等企业入住带来的外包业务,也为企业吸引了高技术人才,为全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04年,大连对日软件市场进入了成熟期,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转向为软件出口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有一段时间,大连赴日签证的办理速度为一周,比同类城市快三到四倍。大连信息产业依靠一定的市场机制,依靠企业自身的生存生产能力,也依靠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走过了艰难的成长过程。 日方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如果失去信誉,很难再有客户。大连华信、大连海辉等企业开拓对日市场时采取逐个突破、由零散到集中、由小到大的策略,开始时派一个或者几个研究生到日方企业工作,取得技术和工作信誉后再把日方的产品订单吸引到大连,逐步开展外包,最后再以大企业或者企业协会的名义集体赴日开拓业务市场。 目前,壮大后的大连软件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由于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技术能力和资金基础,比较那些一直着眼于国内市场的软件企业,大连软件企业的生存能力更强一些,日趋规范的国内市场也为大连软件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作者系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