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深圳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以高票获得通过。这幅尽现未来深圳的绚丽画卷,凝聚着各方智慧。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等几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普通市民踊跃参与,前后提出3500多条意见和建议,其中80%得到采纳。6万余字,纳百家之言,经反复推敲,字字珠玑,言之有据。真知当笔,灼见着色。饱蘸深圳决策层和全市人民心血的“十一五”规划,将引领我们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 前行。春回大地,万花怒放。 3月26日,深圳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以高票获得通过。 潮水般的掌声中,一幅振奋人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展现在深圳人的眼前。 “这是一个由科学发展观统领的规划,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让我们对深圳的未来充满憧憬。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全力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全面建设国际化城市、创新型城市……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人大代表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全市人民的心声。 这幅尽现未来深圳的绚丽画卷,凝聚着各方智慧。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等几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普通市民踊跃参与,前后提出3500多条意见和建议,其中80%得到采纳。6万余字,纳百家之言,经反复推敲,字字珠玑,言之有据。 真知当笔,灼见着色。饱蘸深圳决策层和全市人民心血的“十一五”规划,将引领我们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科学谋划不留败笔 承前启后的“十一五”规划,编制背景不同寻常。 从国家看,它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国进入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背景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从地方看,它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在“四个难以为继”制约下寻求发展模式根本转变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建设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更是事关深圳顺利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年规划。 回首过去,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奋力开拓,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创造出了现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辉煌历程,让每一位市民都深感自豪;辉煌成就,也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成绩面前,更需警醒。“十一五”期间,深圳面临着重大机遇,也要应对空前的挑战。面对“四个难以为继”、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等难题,在紧约束条件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更新资源观、实现发展理念的真转真变,这是深圳今后的惟一选择。惟有如此,才不会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深圳的重托。 ——此时此刻,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未来发展,编制出一份凝聚人心、指明方向的“十一五”规划? 那就是改革创新。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是这座城市特殊的“基因”。 25年来,深圳改革创新的实践,为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产生了持续和深远的影响。改革创新,成为深圳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关心和重视深圳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温家宝总理两年内三次视察深圳,充分肯定深圳的成绩和经验,要求深圳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省委书记张德江要求深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 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给深圳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为深圳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经济特区的改革创新事业,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对于这一新的使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深圳的土地面积有限,资源匮乏,改革创新之路是当前深圳惟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是我们最好的出路,也是一条真正的活路。我们如果在改革创新开放方面没有更大的魄力、没有新的动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深圳自身的发展,而且有负于特区这块牌子,有负于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嘱托,有负于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事业中披荆斩棘、流血流汗的一代代特区建设者,也有负于深圳这座以改革创新为鲜明品格特征的城市的盛名。 改革创新之路是当前深圳惟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是我们最好的出路,也是一条真正的活路。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深圳人迸发出了极大的创新热情。这,就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姿态! ——此时此刻,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编制出一份“十一五”规划,谱写深圳发展新篇章? 那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之路。 早在两年多以前的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时任市委书记的黄丽满同志强调:“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决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倾向,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会议还就从实际出发,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正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及指标体系,42项指标减至38项,其中删除15项,新增了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指标11项。 时隔一年多以后,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实现“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跨越;“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益、有质量的速度。如果效益不高、污染很重,宁愿牺牲一点速度。决不能把子孙后代的资源消耗殆尽,更不能留下千古骂名!”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理念。 随着思想认识的与时俱进、不断升华,深圳“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坐标逐渐清晰起来。 去年年中,市第四次党代会隆重开幕。市委书记李鸿忠郑重有力地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要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统一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投身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伟大实践,不断提高深圳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去年底的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对深圳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会议提出,“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一五”工作的核心是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为市政府制定深圳“十一五”总体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石。 “坚持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必须更新资源观,善用无形资源。”“坚持一切为了人,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一系列旨在推动发展理念真转真变的重要观点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目标已定,心无旁骛。深圳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向改革创新开放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后劲,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一步步走上了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道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程上,深圳开始精心谋划着“十一五”的发展。 为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李鸿忠反复强调:“十一五”规划是事关深圳经济社会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好未来5年的发展。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集中各方智慧、科学民主决策、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他表示:“要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深化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十一次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凝聚全市上下的共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市长许宗衡多次指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必须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十一五”规划事关深圳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保持发展战略的连续性、一致性,规划不能仅给人一个模糊的概念,既要有观点的提炼,又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让老百姓对规划有更加直接的印象。要有震撼力,要使广大市民看过规划后,能看到未来5年城市大变化、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对于港口、轨道交通、能源建设、食品安全、河流污染治理、特区内外一体化等影响城市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明确描述推进的程度。 围绕“发展”和“创新”两大主题,突显“效益”和“和谐”两大内容,这是深圳未来5年发展的主旋律。按照“四个下降”、“三个提高”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台了《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控指标体系》。市政府审议通过后,这一指标体系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编制依据。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起草小组积极调研,耐心推敲,反复修改。 数十次易其稿,思路一次比一次清晰: ——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到底定为多少才算合理?每一个数据的设定,均经过缜密测算,反复小心论证。有关部门的同志提出,能耗指标就定增量减少多少比例就行了,只要增量下降,就能说明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效益深圳方面取得了成绩。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形成了共识,能耗、水耗、万元GDP建设用地等调控指标,不仅关系到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效益,更是直接衡量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成果。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增量减少就达到目的了,而是要确保能耗的绝对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深圳到底要建成怎样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是必须解答的问题。基于对未来发展态势深刻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为深圳的发展找准精确的坐标和定位: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国际旅游城市。 ………… “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一系列征求意见会,充分吸取各方面的智慧。市人大、市政协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组织代表、委员调研、讨论,为规划编制提供宝贵意见,为深圳“十一五”发展建言献策。每一次座谈会,李鸿忠、许宗衡、李德成等市领导都亲自出席。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政协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总商会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政府各部门、各区负责人,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那些经验丰富、熟悉情况,始终心系深圳改革发展、深情关注经济特区事业的老领导、老同志,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出谋划策。去年11月10日,在市委市政府举行的座谈会上,市老领导、老同志畅所欲言,就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继续发挥特区改革实验田作用等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建议。 扎实有效稳步推进 谈起深圳“十一五”规划的形成过程,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人总结了这样几个特点—— 动手时间早。当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会甫一结束,深圳就正式启动了“十一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而此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力求“缜密编制,评估先行”。市发改局向市政府提交了7份评估报告,连同市、区其他部门完成的规划评估报告共31份,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打下了初步基础。2004年3月,市政府印发工作方案,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重视程度高。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前后召开了不下15次会议,部署“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阵容庞大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召开专题议政会,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 编制法制化。为了让规划制定更加民主、科学,市政府在2006年2月首次制订发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发展规划的编制程序必须经过前期调研、文本起草、衔接沟通、公开咨询、专家论证和审批发布六个步骤,将规划编制工作引入法制化轨道。 各方沟通频。市政府领导和市发改局,先后9次参加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汇报我市“十一五”规划思路、进展情况等,并以市政府和市发改局名义先后6次上报我市规划,为纳入省及国家规划做好衔接。 问计不怕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人大、政协、老干部、党外人士等各方面的征求意见会、专题讨论会。市发改局还召开了5次“十一五”规划思路分领域座谈会、3场专题座谈会和一场协调会,与80多个部门、协会及大量企业进行深度沟通,分析问题,研讨思路,听取意见。同时,向市人大、市政协分别两次汇报规划思路与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各部门在市政府常务会上提出书面反馈的意见有27条,采纳修改或部分采纳的有19条。 走出去取经。市发改局除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规划方法和科学发展观集中培训外,还专门赴浙江、江苏、上海及广州、杭州、苏州、昆山等地取经,学习借鉴外省市“十一五”规划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市发改局、环保局等部门还同赴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调研,就深港两地“十一五”期间在区域发展、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展开研讨。 公开借“外脑”。为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参与度,市发改局提出了“1+12”项涉及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十一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并于2004年3月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回应,共收到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在内的投标书81份,最终有38家单位入围。一年后,《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年)》、《深圳与国际化城市比较研究》、《深圳市适度人口容量与人口调控政策研究报告》等成果出炉。这些报告以“跳出深圳看深圳”的视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系统性的基础支撑。专家评价说,规划课题公开招标是深圳“部门决策向社会决策、封闭性决策向公开性决策的重大转变”。 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使规划一步步由构想跃入纸面。 2005年3月,各部门、各区按《深圳市“十一五”规划编制计划》的要求,分别制订了相应领域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基本完成了规划思路和框架的研究。 2005年10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及2020年远景目标》起草完成。 2005年12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完成。 2006年1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十一五”总体规划(草案)。 2006年3月17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总体规划(草案)。 回首规划编制历程,市发改局工作人员感慨万千:“问计求策的‘头脑风暴’不知道刮了多少回,才能有今天的发展蓝图。” 2006年3月22日,规划草案正式提交到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继续对“十一五”规划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反复讨论,提出了不少修订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是规划最后一次修订的主要依据。 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十一五”规划不仅是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规划,也是一项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总体规划。在规划起草编制过程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和老同志、各方专家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5年10月31日,在市长许宗衡主持召开的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上,部分人大代表满腔热情、竞相建言,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人口结构、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解决好食品安全、交通整治、上学就医、社会治安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去年10月,市政协专门成立了6个课题组,分别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绿色城市”、“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搞好自主创新”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开展了长达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66条意见和建议,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 66条意见、建议涉及规划指导思想和重点、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其中,36条意见被采纳写入总体规划,19条被部分采纳,11条被转请有关部门纳入专项规划或进一步研究。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星期内查阅了大概100万字的专家提出的原始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才形成了100字的建议。”参与课题组的专家委员、深港产学研基地副主任张克科回忆说,别看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只有寥寥几句,可都是千锤百炼的产物,凝聚着政协委员、专家和广大基层民众的心智。 “应努力使特区改革开放的优越性通过以人为本更好地体现出来……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着力。” “优化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重视资助与投入的能力建设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益,设立创新基金,组建‘深圳技术创新研究院’,推动产学研合作。” “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主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支持推动深圳金融机构加强深港金融领域合作和交流,加强信贷评估,引进香港金融机构和管理体制,加快深圳试点境外金融产品。” “铜鼓航道建设应加大力度,宜早不宜迟。” “加强对受教育人口(含流动人口)统计摸底工作,对外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入学问题,应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道路。” “政府应强化监督机制的法规化,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启动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的立法工作。” …… 张志,司法界的政协委员。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他结合调研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大量意见。其中,发挥仲裁作用、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等数条意见被规划草案采纳。“两会”前夕,他再次认真研读规划草案,并对自己的建议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就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积极出谋划策的时候,各方专家则结合专业特长,从不同角度为规划“泼墨添彩”。全程参与规划的评标小组成员、深圳城市化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魏达志至今仍记忆犹新:“参与规划起草时,过目的草案有100多个,每个都有四五万字。有时为了一个专项子规划,短短两天内就要看上百万字的专家标书。这既是对我们知识的检阅,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学习过程。专家与专家的思想在激烈碰撞,然后擦出火花,找到最佳办法。” 就是在这样的交流和讨论中,专家们奉献出大量的知识财富:用“数字深圳”统领信息化建设、利用海岸线优势发展循环海洋经济、建立和推进政府服务体系建设…… 还有专家专程从北京、上海等地赶来,并带来不少有见地、有高度的理念,诸如:更新发展理念,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实施人才为本的核心资源战略、科技优先的第一资源战略、市场导向的制度资源战略、人居家园的文化生态战略,把深圳建成中国先进产业中心。 在规划编制中,教育部分最初的提法是“做强高等教育,加快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专家反复研磨后说,这三顶“帽子”显得较空,应该做到“帽下有人”,有具体数字。在充分吸取专家意见、并经科学论证后,规划中郑重地写下一笔:“2010年全市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万人,研究生比重达到15%。” 同样,专家提出的关于深圳人口容量的问题、关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调控人口、合理调整人口布局的问题、关于综合治理外来人口流入的问题等,也被吸收采纳。 面向基层汇集民智 “十一五”规划关乎每个市民的未来。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成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 在规划起草过程中,有关部门持续举行了数十场社会各界意见咨询会。各界人士和寻常百姓纷纷带着问号而来,又带着感叹号而归。 为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市发改局通过在电视、报刊上刊登公告,在部门网站上设置“十一五”规划专栏,在全市范围开展“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并设专门办公室,统一处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提出建议。 为广泛收集民意,市政府在市民中心西厅专设“十一五”规划草案公示主展场,在全市六区设立分展场,每天派专人接待参观群众、收集意见。同时,在部门网站开设了网上展厅。公示第一天,就有约200人到市民中心展场参观咨询。有好几天,展场工作人员刚上班,就迎来热心的市民。 这些面向基层的征求意见活动,吸引了各种职业、各个年龄阶段的市民参加。科技工作者来了,公司职员来了,医生来了,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和暂居深圳的劳务工也来了。带着憧憬,带着想法,甚至带着成熟的书面建议。 还有很多市民,或发电子邮件,或网上发帖,或传真,给规划起草小组发来修改意见。归拢起来,足有一箩筐!或成册,或单张,或字条。对市民的所有意见、建议,起草小组都一视同仁,逐一过目,并分类提炼,供专家审阅,供编制参考。 “能否将医疗费降下来”、“这个片区缺少好的中小学校”、“能否重视一下南山片区的污染问题并在5年内解决”、“规划一定要以民为主,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市民畅所欲言,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到加快特区内外协调发展;从节约资源能源,到发展循环经济;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到改变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 “很多市民从微观着手,提出的意见充满了生活味,可操作性强。这正好是规划体现民本思想所需要的。这些意见在提炼后,分布到规划各个部分。”市发改局副局长王玲玲说。 市民杨幸成提出,“努力改善宝安、龙岗两区的社会治安,提高投资环境声誉”。市民陈景东提出,“使深圳成为创业氛围最好的城市”,“广泛使用新能源”。这些意见、建议均被采纳,分别融入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草案中。 吴钧,深交所一名研究人员。在一次咨询中,他发现规划草案关于深圳证券市场建设的部分,描述与现实做法不符,深圳证券市场规划不是地方政府行为,应由国家金融部门统筹考虑。他在内容旁边打了个问号,交给起草小组。后来,草案就将这部分内容大作修改,关于深圳证券市场的部分,全部引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证券市场的“十一五”规划描述。 “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了。问号涉及的内容并不多,可起草小组非常严谨地对每个字都进行核对和修改。有这样认真负责、科学谨慎的态度,相信深圳‘十一五’规划的操作性是非常强的,发展蓝图一定能实现。” 这样的“问号”,在规划编制中数不胜数: ——关于教育事业和深圳大学的定位,根据教育、改革部门提出的“问号”和意见,起草小组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融入规划,又将深圳大学的定位改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关于河流治污,根据环保、水务部门的意见,对观澜河、坪山河、龙岗河的规划目标值进行修改,保持与广东省政府规定的目标相一致。 ——关于路网建设规划,根据交通部门意见,将规划与《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和《深圳市公共交通规划》进一步衔接,统一规范重点项目的名称、投资和建设期等内容。 ——关于改革创新,根据市改革办的意见,调整章节之间的重叠部分,增加提高行政效能、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增进人民福利的改革措施等内容,对重大改革项目进度也作了调整。 ——关于特区内外协调发展,根据社会各界的意见,加重加厚了这部分内容,并提出全市一体化发展的“四个一体化”:规划建设标准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人口和社会发展一体化。 当然,也有“虚惊一场”的。有一次,规划草案其中一稿写道“深圳水源水质达标98%以上”。起草小组经过论证和推算,对这个数据产生了怀疑,于是到水务部门求证。水务部门非常重视,找专家提供一系列论据,最后论证是可行的,规划内容未作改动。 市民的想法,专家的观点,老领导老同志的意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各有关部门的说法……林林总总3500多条,都要逐一查阅、提炼和吸收。对起草小组而言,这是一件庞大而繁琐的工程。 从2005年3月开始,起草工作人员先后“闭关”4次,每次约半个月。在这期间,“啃”材料、唇枪舌剑、动笔杆子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 “有时为了一个小问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推敲一个架构,从早上‘磨’到下午三四点,直饿得肚子咕咕叫才想起没吃午餐。熬夜?那更是家常便饭。”规划起草专家、深职院财金系教授程剑鸣回忆。 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局副局长沈毅介绍说,“十一五”规划是一次民主、创新的决策,是一个收集、总结、归纳的过程。现在大家看到的总体规划5万多字,是从25项重点专项规划、43项行业部门规划、6项区级规划共计380多万字,以及3500多条方方面面的意见中衔接吸收、归纳提炼出来的。 美好蓝图务求实现 涓涓细流,汇聚成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璀璨的未来,深圳“十一五”规划正引领我们把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展开画卷,这项凝聚着各方智慧的规划较之以往的“五年计划”,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崭新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前瞻性、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从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到实施步骤、政策举措、重大项目和实施机制,规划始终紧扣科学发展观这根“主线”,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滨生态城市”,这些理念、目标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为全市人民展示了一幅深圳未来发展的美景。 突出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十一五”的宏伟目标要靠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规划鲜明地提出了“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这个核心。无论是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企业管理还是城市管理,都将体现这一核心。创新型政府、创新型发展、创新型产业、创新型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统筹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事业,这一切都要靠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创新,将贯穿于深圳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 突出民计民生。“十一五”规划编制特别突出民本思想,规划内容更加贴近民情民意。整个指标体系中,与市民生活质量直接密切相关的指标就占50%以上。社保、就业、教育、交通、水质、就医等关乎市民衣食住行的指标,更是明确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数据和措施,如2010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公交分担率提升至50%,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平方米。 讲求可操作性。这是规划的一个亮点。无论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统筹特区内外协调发展,还是发展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治理环境污染和发展四大支柱产业,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和保障手段。其中的关键工程、重点项目还以数据说话,详列了将要达到的规模、政府的投入力度及社会资本的来源。整个战略目标,由一系列实际项目来支撑。 注重区域合作。规划跳出深圳的地域界限,强调区域联动与合作、优势互补与共荣,依照“南融”、“北联”、“东补”、“西通”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城市乃至泛珠三角范围及全国的协作,在区域合作框架内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过去常有人说,“再好的规划,不去实施,也只是一纸空文。”这一点,早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了。翻开规划,在总体规划的41项指标中,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就有26项,超过60%,这些指标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硬性指标、必须要完成; 在20多项民计民生指标中,政府将其中80%都列作约束性指标,同样务求抓住实效; 在规划最后一章,全部内容专门针对规划的实施与执行。“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政绩考核”,“列入规划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的便利措施”,“制订和完善产业政策与产业准入、园区项目准入条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这些规划条文,无声地为保障规划执行“鸣锣开道”。 这,在刚刚举行的市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反映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的职责,从另一层面说明政府的执政能力在提升。” “这充分表明,政府希望通过自我约束,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行政力量,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们有理由相信,“十一五”规划将指引深圳创造新的辉煌,走进更加明媚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