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电子政务系统“全身瘫痪”“超级大脑”拟建市区外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广州越来越数字化: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9%,市民信息消费能力全国第一。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426.4万户,互联网出口带宽占全国的34%。如何保障市民和政府的电子信息安全,由此浮出水面。

  集广州所有电子政务终端于一体 平时无须参与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

  电子政务系统如“瘫痪”,迅疾接驳各部门网络

  办公地点不对外开放,如同重要的军事禁区

  本报讯为防范类似“9·11”事件等各种天灾人祸危及到广州电子政务平台,在“十一五”期间,广州将建设异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中心(俗称“超级大脑”),同时联合各商业机构建设数据备份中心,构建广州市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体系。这个“超级大脑”的建成,将为2010年亚运会提供信息安全系统保障。

  语音和广电网络面临威胁

  昨日,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广州作为国内信息最发达的地区,一些新技术的引进带来一些新问题,例如,三网合一使得语音和广电网络面临着目前数据网络中的病毒、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威胁;无线接入使得窃听和非授权访问变得更为容易。据统计,国内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呈快速上升趋势,仅2005年6月处理的信息安全事件就达931起,接近2004年的全年总量,其中网页篡改、网站仿冒等事件的数量大幅上升。该负责人指出,广州一旦发生大规模、突发性的信息安全事件,它的影响将是全局性和破坏性的。

  鉴于此,《广州“十一五”信息安全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广州将建立一个与“国际信息港”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广州市公共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社区及社会信息化等的信息安全。

  目的是防范灾难性破坏

  广州市政府信息办有关人士表示,考虑到电子政务可能遭遇各种灾难性的破坏,广州将建设一个大型的异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中心。

  简单地说,“超级大脑”就是一个集广州所有电子政务计算机系统于一体的系统。但是这个“大脑”平时无须参与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而是在有关电子政务系统出现灾难性或临时性“瘫痪”的时候,以最快速度接驳各部门的电子网络,避免系统失灵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这个“超级大脑”将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为亚运会服务,如防止对亚运会信息系统内数据的恶意篡改。

  选址可能不设在市区内

  此外,针对亚运会信息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广州将制订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将安全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

  关于异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中心将设在哪里的问题,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选址之中。不过,市政府信息办有关人士透露,这个项目有可能不建在广州市区内,主要是因为广州也许会出现一些受地震、水涝等自然灾难的影响,有可能选在距离广州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据透露,这个“超级大脑”的选址将非常谨慎和隐蔽,肯定不对外开放,就好比一些重要的军事禁区,不挂牌、严禁外人进入。

  市民电子邮箱功能“扩张”,用户年内将增至20万——

  个人所得税信息直接发邮箱

  本报讯去年12月16日上午,当广州首张社会保障(市民)卡交到市民手中;广州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广州市市民电子邮局也与当天开通试运行,三件好事一齐上演,标志广州从此步入“E时代”,从此市民开始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据悉,市民电子邮箱用户年内将增至20万,“市民卡”3年内可惠及300万市民。

  市民电子邮箱

  住房公积金服务信息月月发布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民电子邮箱已开通3个多月,进展情况如何呢?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市民申请市民电子邮箱,今年预计将达20万人。目前这些电子邮箱每天均能接收到最新的政府公告、通知等,或者收到广州每天发生的一些重要新闻,近期住房公积金服务信息也已开通,每月一次发送到市民电子邮箱。

  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称,目前市信息化办公室正在与工商、地税、社保局等有关部门协商合作,争取在今年内实现将社保、医保以及个人所得税信息等,甚至公用事业费账单例如煤气费、水费、电费发送到市民邮箱。

  “市民卡”

  免去“周身都是证”之苦

  事隔数月,被称为“电子身份证”和小型记名“电子钱包”的医保卡(“市民卡”),究竟给使用者带来哪些便利呢?首位领到“市民卡”的卢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市民卡业务的拓宽,今后肯定会有很大的使用平台。

  另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市民卡”使用者彭先生则表示,目前广州仅有34家医保定点医院和36家药店可以使用“市民卡”,由于受地域限制,使用起来还是有些不方便。彭先生希望今后设立更多的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或者拓宽“市民卡”的使用领域。

  据了解,广州市第一批“市民卡”向广州市商业银行2000多名员工发放,到目前为止,已有3000位居民领到“市民卡”。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3年内“市民卡”有望惠及300万市民;5年内,“市民卡”预计可发行至600万张。

  据介绍,随着功能的增加,市民只要拥有一张“市民卡”,可以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计生、电子政务、社区服务、图书馆借书等各种政府或公共服务,支付一些公共服务费用,免去随身携带各种证件的“周身都是证(卡)”之苦。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有关部门将于近期召开2006年“市民卡”应用推广工作会议,届时“市民卡”的使用范围有望得到拓宽。

  挑刺台

  评选活动曝光缺陷串串

  部分网站两个月更新一次

  本报讯广州的政府网站,是否方便市民使用?哪些政府网站效果较好?历时4个月的广州优秀政务网站评选活动昨日揭晓,市人事局、地税局等15个网站摘走“优秀网站”桂冠,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公众沟通、政府绩效改进程度有待改进、发展速度不平衡等问题。

  政务公开速度增长较慢

  2005年广州市政务网站整体水平虽然进步比较大,在很多重要指标的评估上增长也很快,但是仍然存在发展速度不平衡的现象。据介绍,2005年广州市政务网站整体在政务公开方面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特色内容和本地(本部门)概览等指标,可以说,2005年网站在内容服务平均得分上的提高,并不是主要来自重要性最高的政务公开指标,这与政务网站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不太一致。有些政务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有时甚至隔一两个月才更新一次。

  网站整体在网络特性方面平均得分与前年相比有所下降,降幅为0.3%,主要是因为一些网站的栏目在评估过程中无法打开或者打开后,其内容是空白的。

  区(县)政务网站缺乏

  公众沟通

  此次评选,市政府工作部门在网站建设方面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在特色内容和网上办公方面,不过在网站建设质量上,设计特性和网络特性均没有达到良好水平,在政务公开方面,虽然市政府工作部门网站增长速度在10%以上,但与其它主要指标相比,增长速度还是相对比较慢。

  而市委工作部门与人民团体网站在网站建设重点方面还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政务公开和网上监督水平提高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关部门与公众在业务方面的联系较少,缺乏沟通。特别是在政务公开指标上,均没有达到及格水平。网上监督的得分仅有3.59分(合格为6分)。

  而区(县级市)政务网站,从评估表现看,除了网上监督、特色内容和网上办公指标外,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都低于10%,公众反馈指标的平均得分甚至下降了9.5%。另外,区(县)政务网站在政策法规的建设上,还存在信息滞后、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

  同领域操作方式缺少统一规范

  “目前绝大多数的政务网站的评比,还只是停留在效能的表面评价,只是对网站有无某项功能进行评价,对这些功能的利用效果,对政府绩效改进程度如何还较少介入。”昨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研究中心信息部负责人李涛指出。

  李涛称,目前广州市的政务网站主要分成上、中、下三个层面,上层主要是数字证书、信息量较广,公众参与率较高的网站,如地税局的网站就比较全面超前;而区县一级的网站,它们只是简单地将政府的有关信息挂到网上,对于政府网站的功能、动机和发展意向等问题根本不是很清楚;还有一些部门仅仅走走形式而已,网站应用不多,信息更新慢,有时甚至一年半载都不更新一次。

  此外,目前政务网站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同一领域的业务部门还没有将数据系统资源建立起来,如工商系统,在不同区域,由于数据系统没有接驳,同一资料还得重新输入,浪费精力,这种缺少统一规划的操作方式,没能真正进入网络时代资源共享的轨道。

  现在

  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91.3台

  市民信息消费能力全国第一

  本报讯昨日上午,广州市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市政府礼堂召开。据悉,广州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9%。市民信息消费能力全国第一。

  据悉,广州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保持较快增长,“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超过36.4%和32.2%。广州市软件收入约占全国软件总收入的8.3%。

  广州的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45.6GB/s,带宽占全国的34%。市民信息消费能力全国第一。城市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达2492.04元。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脑91.3台,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达426.4万户。城市居民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14部/百户,移动通信的普及率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未来

  专家描述未来五年信息生活

  电子地图避免塞车

  网络信息:随着广州市网络光纤进入中心城区的住宅小区,今后5年,广州可以说网络无处不在,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市民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数字电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传递信息。

  “数字家庭”:随着通讯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广泛运用,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数字家庭”带来的便利。

  智能交通:随着广州市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成,今后市民一出门,就可以查阅电子地图,清楚知道当时哪里的交通堵塞;通过GPS直接输入始发地和目的地,系统就会告诉你哪条路钱,最畅通最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农民上网:今后5年,广州将全面实现光纤进村,解决农民上网的“最后一公里”,缩短城乡差别,让更多农民使用电脑,通过网络获得市场信息进行网上交易,让农民更像居民。

  趋势

  2100万元建信息化系统管理服务流动人员

  未登记禁止就业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信息化办公室获悉,广州市斥资2100万元建立的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在建设当中,并将于近期建成。据了解,该系统作为城市管理年重点工程项目,该系统建成后将有利于广州市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劳动用工规范管理,提高流动人员暂住登记率和就业备案率。

  新增劳动就业等六项内容

  据悉,广州市及各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100余万元建设全市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公安、劳动、工商、质监、计生、教育信息均可共享,黄埔区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现正向全市推广。

  据市流动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的前身是出租屋摸查系统和IC卡系统,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再扩大,除基础信息、出租屋基本情况外,还增加劳动就业、计生、随行子女教育、税收、企业工商、房管6个方面的内容。只要是联网的相关部门,打开计算机,轻点鼠标,全市流动人口的情况将一目了然。

  据了解,所有进入广州的流动人员包括就业者、投亲靠友者都要进入管理数据库,纳入管理服务范畴,要确保信息采集工作的落实和信息的及时更新;流动人员信息系统全市范围内各层级、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网,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管理平台的作用。凡是到广州务工或从外地招用的流动人员,都必须登记进入管理信息库才能就业。对用工单位和业主的管理,实行就业备案制度,禁止使用未进行登记的流动人员。

  消除治安隐患效果显著

  虽然目前广州市流动人员给广州带来一定的贡献,不过也相应引出一些问题。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70%的无证照经营企业由流动人员所办;87%的违法案件是流动人员所为;而另一方面,拖欠工资的受害人80%是流动人员,重大安全事故中85.11%的受害人系流动人员。而流动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将有望解决此类问题。

  作为广州市第一个推动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的试点行政区,黄埔区从2004年3月启动试点开始,系统起用了近两年,黄埔区出租屋综合税费的征收从最初的42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73万元,而治安状况尤其是出租屋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2.33%。

  据了解,番禺区2004年6月开始实施流动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在消除当地治安隐患和服务流动人员方面效果显著。1月中旬,番禺区鱼窝头镇大同村南月下街发生儿童绑架案件,区出租屋管理办通过区流动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并协助警方在出租屋内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快速破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