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舖設「數字草地」
来源:大公報 更新时间:2012-04-15
 

「溫性草原類,暗栗鈣土,鄂溫克族自治旗,降水340mm,鮮草540g/㎡。」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鼠標移至東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電腦狀態欄隨即告訴你上述信息。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正緊鑼密鼓打造「數字草地」,使佔中國國土面積約4成的草地資源在電腦屏幕上一覽無余,實現立體草地「一點通」。

「我們正按1:100萬的比例尺舖建‘數字草地’──立體草業信息平台,並搭建地區間高速數據交換網絡,最終建成服務與創新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推動草地經營、保護、管理等技術的信息化。」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員袁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擁有草地近4億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40%,僅次於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二。由於不合理利用,草原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國家環保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0%的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退化、沙化和鹼化的「三化」草地面積已達1.35億公頃,並且每年還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

袁清主持的6人項目組已於2001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草地資源、牧草種質資源信息網站(www.grassland.net.cn),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實現信息檢索,迄今為止是中國最權威的草業「搜索引擎」。

登錄這個堪稱「數字草地」雛形的網站,用戶可以在多個下拉菜單中選擇欲查詢的草原類型、地區等,比如選擇了「溫性草原」、「栗鈣土」、「內蒙古」三個條件,屏幕上的中國東北呼倫貝爾地區就顯示出若干紅色標記,告知用戶此類型草原位置、面積等信息。「我們將縱深拓展現有技術,將草業的方方面面嵌入一個三維系統中,」袁清說。

他說,「數字草地」是「數字農業」乃至「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是利用GIS技術把三維空間的多圖層疊加起來,以實現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關聯。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所長王宗禮曾撰文說,「數字草地」的舖建將輔助研究人員用數字化手段研究草地資源的演變,實時監測草地、家畜、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變化,為環保、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政策的制定、草業科技的創新提供信息支撐和技術服務。

王宗禮說,中國已建成牧草種質資源、土壤、氣象、草場等上百個農業數據庫,國土資源部、水利部、中科院、氣象局、林業局等部門也已製作了各類數字化地理基礎圖和專題圖,「數字草地」將與這些原始數據「無縫鏈接」。

據悉,「數字草地」將在今年底完成內蒙古自治區草地資源信息的製作,全部工程完成後,研究人員將把數據壓縮上載互聯網,向公眾開放,為草業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新華社呼和浩特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