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系统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来源:海关总署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全国海关系统以落实责任制为“龙头”,以纠治管理相对人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着力点,不断优化执法环境,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纠风工作开展,行风状况明显好转,社会认可度和满意率逐年提高。

    加大教育预防力度,不断提高关员抵御不正之风侵蚀的能力。2005年,各级海关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关员的教育引导。上海海关先后组织6批关员赴“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直观教育,在全关区开展了“优良服务、优良作风,严格执法、严格纪律”为主题的“双优双严”宣传教育活动。广州海关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和“党群结对子”活动,收集“廉政锦言集”组织关员学习,引导大家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和家庭账。江门海关开展了“廉洁文明家庭”和“廉内助”评选活动,并进行了表彰。南京海关所属镇江海关开展亲情助廉活动,举办关员家属座谈会,使廉政文化深入海关人员集中的社区。呼和浩特、福州、厦门、汕头、拱北、海口等海关采取多种方式表彰了拒贿、拒礼人员的典型事迹。海关总署在及时通报部分海关查处违禁案例的同时,将近年来本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例编印成《海关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材料汇编》,印发全国海关学习,以反面典型警示全体海关关员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以损害管理相对人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系列纠治活动。2005年,全国海关以执法不公、“吃拿卡要”、态度粗暴、效率低下等管理相对人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发挥基层海关纠风自主作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2005年3-4月,海关总署组织了4个检查组分赴福州、深圳、长春、天津、杭州、青岛、湛江、武汉8个海关,围绕行风状况,重点针对“6项禁令”实施一年来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9-10月,海关总署成立联合检查组,先后对南京、江门、拱北、上海、天津等海关执行《行政许可法》、关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检查。各级海关认真落实“6项禁令”和《海关总署对送收“红包”行为予以公布的暂行办法》,加大整治和处罚力度。2005年,海关系统共向有关单位、主管部门致函通报390宗送“红包”行为,涉及金额52.98万元;向社会公布42宗;海关关员因收受“红包”受到党纪处分的2人、政纪处分的4人、组织处理9人,对受处理人员公布3人。

    积极推进关务公开工作。2005年,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行关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海关系统关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价标准(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等文件。各级海关均成立了关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相继制定了“关务公开实施方案”,海关关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标准化、法制化轨道。海关系统继续创建“阳光海关”、“服务型海关”,加大关务、警务公开工作。各基层海关、办事处均在业务现场,公布了海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办事时限、机构设置、部门职责、投诉电话以及海关廉政纪律等内容。上海海关开发了“咨询投诉中心管理平台”,采用一线接入“呼叫中心”模式,通过网上电话转接、咨询投诉网上流转、实时监听录音、统计分析等手段,规范受理咨询投诉工作;宁波海关开发了“效能监察系统”,重点解决通关环节和加工贸易审批环节的效率问题,取得较好效果。

    积极探索源头治理举措,努力推进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全国海关注重深化源头预防工作,纠风工作在求长效上下功夫。

  一是逐步完善制度保障功能。海关总署先后制定下发了《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行关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海关系统关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价标准(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各级海关均成立了关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相继制定了“关务公开实施方案”,海关关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标准化、法制化轨道。

   二是不断优化执法环境。2005年,全国海关按照对外宣传、治理环境和内部整治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巩固扩大主题宣传月成果,不断转变执法理念,创建“阳光海关”、“服务型海关”,巩固廉洁共建成果。天津海关制定了外出执行公务人员告知企业反馈制度,与协勤武警及有关企业签订了廉洁共建协议;北京、海口、武汉、乌鲁木齐等海关扩大了“廉政合作备忘录”签订范围;长沙海关签定了关企整治“红包”廉洁共建备忘录。一些直属海关制定实施了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制定实行了通关时限、首问责任、预约监管等制度措施,为经济发展服好务。

    积极创新方法途径。海关总署充分利用海关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通过组织开发“执法监督系统”,依靠海关信息网络技术,结合效能监察手段,创新行风治理途径。各级海关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纠风工作。天津等部分海关利用通信网络向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开展“网上纠风”;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等基层海关引入质量管理理念,从过程监控入手,狠抓效能建设;上海海关开发了“咨询投诉中心管理平台”,采用一线接入“呼叫中心”模式,通过网上电话转接、咨询投诉网上流转、实时监听录音、统计分析等手段,规范受理咨询投诉工作;宁波海关开发了“效能监察系统”,重点解决通关环节和加工贸易审批环节的效率问题;深圳海关结合开展执法监察查找行风问题,所属皇岗海关建立了说情登记制度,对违反规定说情人员实行登记并通报;汕头海关率先推出了公布“红包”制度,开发应用了“执法信息管理系统”;黄埔海关创新纠风机制,实现纠风工作“三个转变”:即建立网上行风调查长效机制,实现整治行风由“阶段式”向“管理式”转变;建立行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实现评价行风由“纵向”向“横向”转变;建立业务科室内控机制,实现监督时效由“事后检查”向“即时监控”转变;长沙海关把企业送“红包”情况,纳入海关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作为判别企业守法和内部业务监控的参考依据。各级海关拓宽渠道,强化外部监督,普遍采取新聘、增聘行风监督员,与地方政府、商务、外贸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据统计,2005年全国有132个海关单位参加了省、地市级党政机关组织的行风评议,其中75个海关单位名列前5名或受到表彰。上海海关在全市34个“窗口”行业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中,荣获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