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深圳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关于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6年3月22日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彪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我市第四次党代会顺利召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深圳提出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指示要求和温家宝总理视察深圳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审时度势,奋发进取,全面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十五”计划和年度计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本市生产总值4926.9亿元,增长15%,高出年度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2432.16亿元,增长19.4%,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2.1%;

  ——出口总额1015.02亿美元,增长30.4%,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2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13亿元,增长7.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67亿元,增长15%,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1.8%;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38亿元,同口径增长18.2%,高出年度预期目标7.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6%,低于年度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特点

  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可概括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民生进步,标本兼治,社会祥和。

  1、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呈现高效益、快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规模逼近5000亿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万元GDP地耗、水耗、能耗继续下降。

  2、产业发展后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支撑下,工业持续高速增长。以两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3、需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继续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67亿元,增长15%,消费需求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的局面得以扭转。基建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投资运行亮点,全年完成基建投资599.83亿元,增长19.7%,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12.1个百分点。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至101.6%。

  4、社会发展领域投入加大,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规划建设了一批事关民生民计的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调高最低工资指导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启动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5、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丰硕,和谐深圳建设稳步推进。深圳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城市之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治安形势好转,社会呈现安定祥和局面。

  6、转地等重大举措顺利实施,城市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转地、拆违、清无,以及城中村改造等行动,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7、新一轮改革创新全面启动,改革合力逐步形成。去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改革工作机制加快体制创新的意见》,以及加强和改善人口管理“1+5”文件、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1+6”文件等。研究制定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新一轮市、区、街事权体制改革正式启动,行业协会、文化体制、事业单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一是资源粗放型开发利用现象仍然存在,转变增长方式动力不足,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人力资本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合理引导形成清洁生产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任重道远。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待加快,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亟待加强;支柱产业、新兴行业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有待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能力有待增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组织结构仍需优化,自主创新整体环境和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改善。三是完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压力上升,违反城市规划的现象仍然存在,城市规划的刚性、统筹性有待加强,城市管理体制亟待创新,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树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脱节问题仍较突出。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压力上升,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全面建立,人口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急需加强,维稳工作的合力机制和社会和谐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空间不足、资源能源短缺等瓶颈制约尚未根本缓解,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亟待健全,城市应急能力和整体防护能力有待提高。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要求,2006年要努力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的方针政策,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树立新的资源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推动引导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人口结构的联动调整,加快全市一体化发展步伐,巩固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紧约束条件下的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我们既要抓住当前的突出矛盾,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调控措施,又要抓住契机,形成治本之策,把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转化为破解结构、增长方式等深层次矛盾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据此,我市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是:降消耗、促发展、优结构、扩需求、促和谐。

  ——降消耗,就是要以新的资源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资源化”的原则,推行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正视和突破水、土地、能源、环境资源制约,努力实现“四个下降”。

  ——促发展,就是要旗帜鲜明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科学发展,注重速度与效益和质量的统一,按照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的原则,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优结构,就是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低中端向中高端攀升,按照组团式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市域范围空间结构布局,以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的联动调整。

  ——扩需求,就是要继续扩大内外需求,保持出口高速增长势头,稳步扩大内地市场份额,完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切实提高产业性和功能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有效发挥投资需求拉动作用,努力健全社会需求自主性内生增长机制。

  ——促和谐,就是要立足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把发展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府公共资源向社会发展领域的倾斜力度,引导社会资源更多地向社会发展领域集聚,创新城市一体化发展模式,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环境,切实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化解突出社会矛盾,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努力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按照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积极进取的原则,建议2006年深圳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3%。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如下:

  ——本市生产总值5579亿元,增长13%;

  ——工业增加值2814亿元,增长17%;

  ——进出口总额2066亿美元,增长13%,其中出口总额1167亿美元,增长15%,进口总额899亿美元,增长1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7亿元,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9亿元,增长14%;

  ——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以内;

  ——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10%;

  ——万元GDP能耗下降2%;

  ——万元GDP水耗下降4%;

  ——土地开发与利用面积12.29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面积7.6平方公里;住宅用地面积1.44平方公里;城镇公共服务配套用地3.25平方公里。

  (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测算

  1、本市生产总值

  从产业增长推动要素看,我市新一轮经济增长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加速阶段,以工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逐步加速,形成第二、第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仍将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得到延续。在工业高速增长的强力支撑下,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仍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但仍然低于第二产业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略有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2005年、2006年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2:52.4:47.4和0.2:53.1:46.7。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工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平台;CEPA实施和泛珠三角合作不断深入,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引导的力度,为我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市服务业发展可望步入加速发展期,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差距将逐步缩小。预计2006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约58.8%,拉动GDP增长7.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约58.6%,拉动GDP增长7.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约41.2%,拉动GDP增长5.36个百分点。

  从需求增长拉动要素看,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增长加速,以及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增强,消费需求被有效激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中略升。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转入较高平台的稳定增长周期,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趋于平稳。而我市工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外贸净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我市净内销规模逐步增加,由净出口和净内销构成的净流出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2006年消费、投资和净流出三大需求分别达到2023亿元、1370亿元和2186亿元,分别拉动GDP增长4.9、1.6和6.5个百分点。

  从“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看,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开好局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综合考虑目前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我市经济当前的走势,建议200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按13%安排。同时,按照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也要求年均GDP增长速度保持在13%以上。

  2、工业增加值

  从工业项目新增产能看,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32亿元,工业总产值9800亿元左右。根据全市工业项目的投资和产能情况预计,2006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可达19%左右,新增现价工业总产值1860亿元。一是新建项目新增产值670亿元,约占36%,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6.84个百分点;二是技术改造项目新增产值409亿元,约占22%,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4.18个百分点;三是工业惯性增长预计可新增产值781亿元,约占42%,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7.98个百分点。据此测算,2006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166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2890亿元左右。

  从电力增长的角度分析,2005年全市用电总量达430亿千瓦时,增长12.9%,新增用电量49亿千瓦时;由此带来的新增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新增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初步预计2006年全市用电总量将达到477亿千瓦时,增长11%,新增电量47亿千瓦时;考虑到按照建设效益深圳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将有所下降,初步推算,可新增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左右,新增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左右。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预计我市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7亿元,增长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60亿元,增长10%;房地产开发投资419亿元,与上年持平;更新改造投资121亿元,增长6%;其他投资47亿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从项目支撑条件分析,目前市已核准的1亿元以上社会资金投资项目305个,预计2006年可完成年度投资361亿元;各区核准的社会项目689个,可完成年度投资107亿元;市区政府投资项目可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重大项目可完成年度投资19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可完成年度投资125亿元;不涉及土建工程的单纯设备购置,预计此类投资可完成40亿元以上;同时,在年度计划执行过程,有部分新增项目投资有所增加;因此,确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247亿元的预期指标是有基本保障的。但是也应看到,完成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仍有一定难度。

  从投资增长因素分析,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转地后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项目以及旧城旧村改造工程、社区建设等将逐步进入投资高峰期,将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领头羊。二是大工业区、光明园区、坝光精细化工园区以及轨道交通沿线等重要战略区域开发步伐加快,为新一轮产业项目大投资奠定了空间资源条件。三是重大项目滚动式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加大,预计可完成年度投资275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41.7%。其中港口及公路等交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9亿元,电力燃气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7亿元,轨道交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高新技术和制造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3亿元,商贸物流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公用事业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四是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应量保持稳定,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稳中略升。

  从资金来源分析,市、区两级政府投资预计增幅在2~3%之间,约为280亿元;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因受部分行业景气指数影响,增长幅度有限,预计投入360~380亿元;银行贷款预计400~420亿元;利用外资将基本维持在60~70亿元;其他投资约100亿元,上述资金合计1200亿元左右,基本与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相匹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近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定在15%左右,消费增长曲线进入较高平台的相对均衡阶段。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预计2006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仍保持14%以上的增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是随着民生得到更多关注和我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将同步提高,预计2006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长7%,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二是汽车、通信、旅游、社会服务业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升温,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将有效刺激居民即期消费倾向。三是随着CEPA实施和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启动,深圳的辐射作用逐步增强,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更加频繁,流动消费需求也将逐步扩大。四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从国家到地方都将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的格局。五是超市、连锁店等现代商业业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消费环境,提升了消费服务的整体质量水平,将进一步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5、外贸出口总额

  考虑到发展环境、国家政策以及全省出口计划目标考核等因素,建议2006年外贸出口总额增速预期指标为15%。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是从外贸出口态势看,工业产能提升增强了出口能力,大型工业企业对外贸出口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出口市场结构优化,我市外贸出口整体上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平台期。同时,受历史基数较大、出口政策优势弱化等因素影响,增长幅度可能会有所回落。二是从出口贸易类型看,加工贸易约占我市出口总额的75%左右,而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部分低水平的“三来一补”类加工贸易出口将有所下降。三是从出口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推动我市出口增长的主体,出口总额占比达65%左右,但2005年我市利用外资受各种因素制约增速放缓,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到我市外资企业的增加和外贸出口增长。四是从出口市场结构看,除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市场占我市出口总额的43%以外,美、欧、日是我市三大主要出口市场,共占我市出口总额的40%左右,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家电、家具、服装、纺织品等商品的各种贸易壁垒明显增加,对我市相关产品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6、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按照建设“效益深圳”的总体要求,万元GDP建设用地将年均下降10%左右。根据“十一五”规划对土地供应的控制性要求,2006年全市建设用地增长控制在1.5%左右。按照经济增长13%预期目标测算,万元GDP建设用地将下降10.2%,基本符合调控目标要求。

  2005年我市万元GDP水耗为33.8立方米,按照万元GDP水耗将年均下降4%左右的总体要求,2006年万元GDP水耗将达到32.45立方米。根据市水务部门预测,2006年全市耗水需求总量增长8.2%左右。按照经济增长13%预期目标测算,万元GDP水耗将下降4.2%,基本符合调控目标要求。

  按照建设“效益深圳”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我市总能耗总量增长10.5%左右。按照经济增长13%预期目标测算,万元GDP能耗下降2.2个百分点左右,基本符合调控目标要求。三、实现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十一五”规划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十一五”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在继续加强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制度、投资环境、改革创新、地缘优势、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无形资源,增强城市集聚、整合、放大资源的能力。要统筹推进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注重发挥中长期规划对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统领作用,建立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联动作用。

  (二)加强自主创新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创新企业高地、创新产业高地、知识产权高地。要抓紧制定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编制和落实建设创新型城市项目投资计划,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要着力推动发展理念、法制、政策、体制机制、产业、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制定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条例,加强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开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项目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信息化平台。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根据建设国际化城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发展知识型产业和服务型产业将是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今后一段时期,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是以产业多元化促进产业高级化,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为支撑,建立适应国际化城市功能的高技术化、高服务化的新型产业体系。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汽车、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新兴高增长产业。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协调推进三次产业发展。

  (四)优化需求结构,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挥三大需求协同拉动作用,培育和增强经济内生性自主增长能力,是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要稳定投资需求,在继续保持适度政府投资强度的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活社会投资。要提升消费需求,合理增加居民收入,引导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和扩大通信、旅游、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热点,大力吸引港澳人士来深置业、购物、休闲、娱乐。要扩大净流出需求,在继续保持美、日、欧等传统出口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东盟等新兴出口市场,鼓励和支持本地优势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五)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资源能源保障条件

  加快城市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打破发展瓶颈制约,改善经济增长供给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发展环境。要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工程建设,加快轨道交通、深港西部通道、南坪快速、盐排高速公路、107国道宝安段三期等项目的建设。要加快海港和空港扩建工程,加紧建设集装箱专用泊位及铜鼓航道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抓紧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和陆域形成工程建设。要加快建设水、电保障工程,大力推进东部电厂等重点电厂项目和深圳电网重点工程、东部供水工程(二期)等水源项目和大鹏半岛供水支线等原水管线项目的规划建设。要加快完善土地及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工程,确保经济和社会的运行安全。

  (六)加快战略区域开发,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客观内在要求。要按照“一带四区”空间布局框架,实施市域产业布局一体化。要统筹推进高新区、大工业区、光明片区、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及东部滨海地区等重点战略区域开发。要加快发展政策和资源配置机制一体化,统筹全市教育、卫生投入,以及交通、水务、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七)加快民生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要加强人口调控与服务,严格执行全市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及分区域人口调控计划,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人口综合管理架构,进一步提高人口管理政策的刚性约束力。要加强区域教育体系建设,2006年计划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6万个以上。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争取2006年全市病床床位数达到1.8万张,比上年增加1500张以上,新建8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要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争取2006年社区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0.6平方米,全市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平方米。要加强民生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八)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城市管理

  要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活动,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和社区建设计划,加大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力度。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查违、清无等行动,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动态检查机制、民意测评机制、文明指数监测机制等六大长效机制。

  (九)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和政介分开;理顺市、区、街道各个层级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和事权,稳步推进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养护市场化。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行政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制度。要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事关系,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行业协会管理新体制、新模式。要统筹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安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健全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