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引擎:“863”共创新增产值560亿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曙光4000A在2004年6月世界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第十,提高了国产服务器的技术含量和国际影响,为推动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9日,汪成为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宣读“曙光4000A”的鉴定结果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中国已成为除美国、日本外第三个能研制生产10万亿次以上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作为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第一任组长的汪成为,他不仅是这个辉煌时刻的见证者,更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史的见证人。

  “智能计算机”是信息领域最早顺利通过并确定的主题。汪成为受命出任“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之际,正是日本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风靡全球之时,不少国家跟风仿效,研制第五代计算机一时间成为国际潮流。

  中国的智能计算机走什么样的路?汪成为提出“智能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有不同的内涵,中国搞智能计算机的目标,是设计出比现有的计算机更合理、更聪明、更好用的计算机。”接着,汪成为带领专家组对中国的智能计算机进行重新定位,从而确定了中国智能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个战略目标,这就是研究面向智能运用的高性能计算机。

  “863”计划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技术(1996年新增)8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自1986年至2001年“863”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在15年中共投入经费110亿元,约有200多个研究机构,100多所高校,上百个企业的4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发表论文47000多篇,获得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在民口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研发项目5200余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和一批具有先进实验条件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200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十五”期间继续实施“863”计划。“十五”期间,“863”计划继续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实现从重点跟踪到突出跨越的战略转变,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培育高技术产业生长点。

  “十五”,“863”计划不仅把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等6个高技术领域的19个主题作为发展重点,还首次设立了以重大产品、装备或工程为核心的重大专项。到目前为止,已经安排了29个重大专项,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重大基础软件,电动汽车,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大型燃气轮机,7000米水下载人潜水器,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等,通过对这些重大专项的集成性创新,逐步实现我国高技术从跟踪到跨越的转变。

  经专家抽样分析表明,“863”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局部已形成优势,在高技术领域站到世界最前沿;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品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进入试生产阶段,通过互联网异地遥控医疗机器人成功实施手术,偏远农村有了“863电脑农业”专家好帮手……18年前,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在产业化的推动下,如今已经深入人心,走进了寻常百姓中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惠泽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