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全面推进信息化
来源:北仑区信息化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市信息办公室的大力指导和正确领导下,我区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握世界信息化浪潮的历史性机遇,结合北仑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工作推进速度,运用信息化这一先进的科技武器,上下齐心,真抓实干,从高起点上迅速全面启动各项系统建设,联通区域网络,推进电子政务,以浓烈的信息化氛围、迅速铺开的建设项目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把信息化的观念深植在各行各业,为北仑这块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兴前沿阵地注入新的活力。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

       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投资大、涉及面广,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保证全区的信息化建设在高起点上顺利推进。2003年8月,开始着手编制《北仑数码港五年规划》,对我区的信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规划编突出前瞻性、注重可行性、力求科学性,涵盖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今后五年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了全区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北仑信息化建设指明工作方向。去年七月,以陈刚主任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通过了《“北仑数码港”规划报告》,目前数码港规划已正式制定出台。

(二)以建设门户网站为突破口,整合全区信息资源。

       我们把建设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化建设观念在民众中普及深入的载体,作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平台,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抓手。自2003年1月1日正式对外推出了《北仑之窗》网站以来,始终围绕“对外的宣传平台,企业和老百姓的服务和办事平台,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平台”的目标,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突出政务信息优势,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先后进行了七次改版。通过改版,网站框架逐步健全,内容稳步充实,功能不断增强,目前网站访问量已经达到700余万人次。2003、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十佳党政网站,去年8月被全国第三届电子政务应用与技术大会评为优秀县级政府门户网站,10月又被国家信息产业步评为全国优秀综合门户网站,两次评比表彰会上,均作为唯一的县区级政府代表进行经验介绍发言。

       《北仑之窗》门户网站体现了“新、全、实”的特点,“新”即创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我们建设各个栏目的目标,从“动态北仑”、“机关效能社会评价系统”等每个主要栏目几乎都可以看到创新的成果。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更新快的优势,网站每天保证15条左右本区域发生的要闻、政务信息和社会热点,及时提供可公开的文件资料,发布人才和劳务的最新供求信息。“全”即全面,目前我区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统一综合到《北仑之窗》,一个功能齐全的网上政府已初步建立;新建设的“企业之窗”栏目更是将区域内7000多家企业和2万多家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上网。“实”就是管用,97个栏目提供了强大的服务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群众要求,迅速拓展服务领域,适时增加服务项目。

(三)以建设电子政务为先导,带动全区信息化发展。

       政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我们将电子政务作为推进区域信息化发展的龙头来抓,全力以赴加快全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推进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推进部门信息化、创新政府工作、提高机关效能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

       一是快速推进部门信息化。随着我区政务公开、服务全面、互动及时的信息交换平台初步构筑运行,有关职能部门在建立网站网页的基础上,快速推进网上办公。区农林局建成了全区农业信息网,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进行农业招商、推广特色农产品、宣传本地农业企业、指挥抗台防汛工作等,为实现“双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规划局通过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审批办公的自动化,并实施“阳光规划”,将重要的规划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贸易与粮食局立足于服务,建设了“北仑商务网”,提供商贸法律法规咨询、行业咨询、商贸政策信息,并设立了“商业信息”、“房产超市”等服务项目;工商、财税等部门的网上办公深入到各基层站所,实现了网上名称注册和网上税务查询,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方便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心以电子商务方式直接在网上进行,及时发布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采购和中标信息,进一步加强了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不断完善“区长信箱”栏目。我们不仅将“区长信箱”作为门户网站的亮点栏目进行开发应用,更是将其作为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落脚点和电子改造政务的突破点来不断完善。我们设定区长信箱信件除特殊原因外,必须在网上公开答复的工作目标,接受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作为政府部门工作的目标和推力。区长信箱办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快捷、便利的优势,信件的批转、答复、公开、统计、考核、存档全过程都在网上完成,加快了办事效率,同时设置了与部门领导手机连结的信息提醒系统,使信件能够得到快速处理。信息技术还使区长信箱信件管理的层次减少,变得平行、扁平和同步,档案查询也十分方便。由于及时和公开的答复,区长信箱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北仑之窗》网站“区长信箱”栏目自2003年9月份正式推出以来,共收到群众网上来信3500多件(次),其中投诉建议类在规定期限内的办结率超过96%,网上公开答复3300多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投资者和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是全力实施“动态北仑”项目建设。为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及时地掌握社会各种实时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信息的社会效益,区信息中心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利用国际先进的无线传感技术实施了“动态北仑”项目, 把分散在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道路、交通、环保、防汛抗旱等实时信息整合在一起,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管理。目前,已建设完成了“动态北仑”系统的一期项目,共13个视频采集点,并通过《北仑之窗》网站向社会现场直播。同时又整合了水利和环保两大子系统,实现了对水库视频、水位、蓄水量和大气质量、污染排放等实时监控,完成动态北仑规划调研工作,争取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面广、组网灵活、安全保密的优势,全面整合各部门资源,建成北仑行政信息动态实时系统平台。

       四是扎实开展政务数据库建设。为有效提高政务信息共享程度,消除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并为今后建设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打下坚实基础,从去年开始,启动了政务数据库系统建设。数据库首期工程党政文件库已收录了全区2003年以来党政文件,及1999年以来部分党政文件,并明确了新发文件由各单位负责审核上网。最近还基于门户网站建成了党政期刊和统计信息平台,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使用和浏览政务信息。人口资源数据库的调研规划工作也已深入开展,下步将结合第二代身份证换证工作加快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五是逐步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于去年年底完成开发,并在政务内网通过了试运行。实现了公文轮阅、收文、信息服务、活动安排等功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去年5月,确定了区人大、政协、纪委等十一家单位为第二批“OA”系统试点单位,对这十一家单位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为配合全区危化品管理,我们还将危化品管理流程整合到办公自动化系统,把安全管理与网上办公相结合,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

       六是搭建机关效能评价窗口。为配合省委、市委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去年3月,我区着手建设全区机关效能评价窗口,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机关效能评价窗口的资料收集和系统调试工作,将全区78个单位、2500余名工作人员的照片、岗位、职能在网上进行公开,接受全区人民的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截至目前,已经收到各类批评、投诉意见94余条,收到表扬件103宗。

(四)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快速提升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滨海新城区的必然选择。经过几年摸索,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

       一是围绕服务全区企业,在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上有所突破。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2003年,我区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心采用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设备及网络技术,建立了8个数据库,北仑区域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可上网查阅文献、专利和技术资料,目前上网的点击次数已达500万次。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该网刊登和收录科技成果和技术难题,帮助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开辟了宣传了解外界的窗口,并获得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的网上技术市场,2004年在线企业达到384家,发布技术难题150个,项目正式签约数46个,合同成交金额7000万元。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在广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架起了一座快速、便捷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大改善了我区的技术创新信息环境。

       二是围绕企业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上有所突破。近年来,我区有重点的组织多次企业信息化讲座和产学研合作活动,如去年召开了浙江省注塑机特色产业基地信息服务与科技合作会,邀请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西工大、浙江大学等10余位专家,与海天、成路等10多家注塑机企业代表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积极性,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全国CAD应用示范企业”宁波海天公司引进40多套国际先进水平的UGII软件,装备了美、日、德、英等国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CAD/CAE/CAPP/CAM系统,此外,海天公司还是我市第一家CIMS试点企业。贝发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将各子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将OA系统由早期的ASP简单应用升级到LOTUS/NOTES,并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展“移动办公”。通过ERP系统建设,已实现实时监控企业成本,并已运行SAP的生产、财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将各个管理环节纳入CIPS系统管理,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区已有8家企业达到信息化企业的各项指标,所有年产值千万以上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三是围绕电子商务建设,在贸易平台信息化上有所突破。面对日益激烈的招商形势,我区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范围广、沟通速度快、招商成本的优势,区投资合作局、经济发展局、招商局等部门不断强化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利用外资的水平。其中投资合作局网站开通以来,共有22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就是客商先从网站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引资成功。同时,我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商贸服务方式。北仑商务网依托北仑近20多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及全国30多个城市的信息网络构成了庞大的信息服务系统,搭建了“水平+垂直”的网站结构,为生产、经销企业及用户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目前网站总访问量突破30万人次,日访问量突破5000人次。各企业也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商务合作,如海伯公司通过最为先进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随时与国外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海天等模具企业通过网络订单,扩展海内外市场;永发集团通过开发ERP系统,结合公司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形成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提高企业形象和工作效率,节约管理费用。

(五)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一是社区信息化快速发展。宽带小区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已有居民宽带用户15000余户,16300互联网用户14000余户,并且呈高速增长态势。全区有线电视用户已达91000多户,入户率达90%以上,电视频道也从最初的7个增加到28个。广电中心正在积极准备有线数字电视在部分区域试播,逐步实现有线电视网络走向多媒体、具备多功能。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区社区信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城区已设立了86821890的便民服务热线,以“便民、利民、快捷、优质”的服务为宗旨,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通过热线求助,架起了为民服务桥梁。部分街道乡镇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备电脑等网络设备,为群众提供民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生等服务,并建立大型电子屏,发布各类服务信息。 新碶、大碶等街道开始筹建社区公共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社区常住人口管理数据库也正在建设之中,争取在近期建成社区宽带网络平台。

       二是卫生信息化大力实施。区卫生系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区卫生局及直属部门已建成计算机管理网络,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相关信息的共享。卫生监督所结合本单位卫生行政执法的特色,自行开发了案件处理、证件管理相关办公软件,确保办案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各乡镇级以上卫生院建立完善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直报系统,实现了重要疾病和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并基本建立和使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方式的财务软件和生殖健康保健系统。

       三是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去年我区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北仑教科网和各校园网。目前,全区学校共建有标准校园网22个,全部接入了区教科网,网内终端数达2500余台。所有标准校园网都配有服务器、UPS、中心路由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并通过北仑教科网接入因特网,各学校可以在自己服务器上开设相应的公网服务。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各学校重复购买资源库,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我区的教育水平。

       四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平台)全面启动。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之一,按照“数字城市”管理的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和信息采集机制,收集、整理各业务系统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统计数据支持,并作为各行各业最基础的空间信息平台。我区从2003年起,以规划局牵头启动该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多比例的区域电子地图和部分城区航测图制作,并结合国土、公安、交通、环保、城管、民政等各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着手建设各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基于GIS平台的操作界面,以实现部门间的基于GIS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体会和存在不足

       一年多来,我区的信息化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自身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会有:

       一是规划要全。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内容全面、目标明确、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必须突破“就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观念,将信息化建设与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二是起步要小。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现有资源,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完善。

       三是扩展要快。要紧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信息化的需求,迅速拓展服务领域,适时增加服务项目。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要迅速行动,让老百姓的需求尽量得到及时的满足,让老百姓的困难尽量得到快速的解决。信息化建设只有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

       四是基础要实。信息化建设,需要采取务实的态度,基础一定要扎实,要深入进行各种专门数据库的建设,积累信息资源量;要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为实现区域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五是系统要开放。基层政府面对是广大老百姓,决定了基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为群众服务,信息化的各项系统要连接社会,绝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出现信息孤岛。只有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信息化发展才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区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尚不够普及,虽然广大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水平大幅提高,但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二是信息技术人才总量较小,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
       三是信息产业化水平还不高,缺乏信息产业知名品牌,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这些困难和不足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克服和改正。

三、下步信息化工作目标

       今后几年是我区信息化工作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加快进度的关键几年,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下步我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围绕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战略目标定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北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北仑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一)网络进入到乡村、社区,构建比较完备的网络基础平台。到2005年末,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网络。网络的规模、技术、性能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广宽带无线接入网。为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专业应用系统、公用信息系统和社会各界提供先进的综合网络硬件设施。

       (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打造数字城市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紧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优先开发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资源:全面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加快对人口、气象、水利、土地、海洋、环保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逐步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与国家“十二金工程”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分批建成面向政府和公众的基础型数据库和面向市场的商用型数据库。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发挥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加大对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规划指导力度,调动全区信息服务机构的力量,协调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流,建立信息有序流通、资源开放共享的良性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为构筑数字城市平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实现政务领域信息化。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实现政府内部办公网络化、信息化,是营造北仑经济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和管理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区委、区政府及部分委、办、局内部办公电子化及网络化,基本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到2006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从而基本实现政务领域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行政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城市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标准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

       (四)提高园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善提高园区服务管理职能,建设一个人性化的、覆盖园区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区内企业与政府的无障碍沟通。利用数字园区,形成一个基于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政务、中介间的互动的新型模式,从而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产品,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加快物流信息化,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稳步开展形象化建设、商业宣传、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活动,初步实现具有北仑特色的商流、物流、金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支柱行业。建成基础设施超前、道路交通畅通、生态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管理水平领先、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建立完善口岸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国际物流监管部门、生产作业单位、代理服务和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通过引进推广现代化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带动全区信息化水平和经营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稳步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依托北仑区公用信息平台,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建设北仑区比较完善的社会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用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北仑区的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资源,为公众提供特色化信息服务。基本建立覆盖社区各个领域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全面启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政府“普网工程”稳步推进,市民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七)优化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软环境。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区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产业、融资、人才、消费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和数据标准,参与制定适用的地方标准,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建设,进而实现全市各大应用系统的互联和信息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