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用“现代装备”建设新农村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陕西省宝鸡市是我国西部工业重镇,近些年来该市注重用工业反哺农业,特别是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现代装备”。近日,记者就此对宝鸡市长姚引良进行了采访。

  提及农业信息化,姚引良首先谈到了他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注意到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这句话。他说,这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前6个“一号文件”中不曾有过的,体现了时代特征。近年来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宝鸡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涉农信息”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之一,所以特别注重农业信息化当作重大战略加以推进。

  他强调,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为“三农”服务的信息网络,开通了互联网站,但信息资源供应不足,“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货”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要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会公益性强,社会效益突出,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把政府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信息化市场主体。

  第三,要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关系。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杜绝搞“花架子工程”。在技术选择上,要更多采用能够适合本地区农业和农村需要少年听“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的信息技术网络设备。

  姚引良介绍,宝鸡市近年来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载体,引导农民在高起点上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化进程:

  一是通过整合资源,建成了农业信息互联网数据中心,逐步完善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网站自助生成和管理系统,仅2005年就为市、县(区)农业部门,龙头企业,农产品展销中心,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等制作了35个动态网站,围绕农业产业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发布种类科技和市场信息5600多条、制作农业产业化信息网页99个。

  二是建立起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宝鸡市农业信息中心在考察调研了全市9县3区网络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了“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实施方案。在市县农业部门、农业专家大院、种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中,建立起20个可视化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示范站点,利用市聘农业科技专家的智力资源,为农民提供了可以与专家“面对面”咨询农业科技问题的平台。许多农民拿着自己的农产品在可视系统中与专家见面,解决了许多过去要跑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才能解决的生产难题。

  三是建立起农产品网上销售系统。宝鸡市在原有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又建立起农产品展销中心。与此相配套,市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宝鸡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动态网站,开发了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并在每个市场内都设置了大屏幕,全天滚动播报当地和全国各大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举个例子来说,太白县是国家级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县,每年八九月份都是客商云集。很多人奇怪这个深山里的县为何能聚集这么多的客商?其实奥秘就在于他们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通过宝鸡市的农业信息网,“太白山牌”绿色蔬菜早已走俏全国。一些细菜更是借助网络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准备进军欧美市场。

  四是将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加大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如在电视台设立《农事直通车》、在《宝鸡日报》设立《致富金桥》、在电台设立《绿色田野》等栏目,并将其在宝鸡农业信息网上同步播出。这些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

  姚引良说,宝鸡市在农业信息化方面下一步的工作是:建立为农产品龙头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配送系统,将宝鸡市打造成西北地区农产品物流中心;适应农民外出务工的需要,建立起宝鸡市农民工跨地区视频系统;开设职业农民远程培训系统;为了配合对西部山区的整体推进扶贫力度,要专门为这一地区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工作站,配备电脑等设备,完成适合当地生产特点的“花椒、苹果、核桃生产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