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深企自主创新之路 医疗数字化蓝韵抢商机 深圳企业自主研发填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空白 如今到深圳各大医院看病的患者,不必再劳神费力楼上、楼下地奔走于各科室间提取查验结果了,一套叫做PACS的系统(医学图像的数字化管理),可以把你的CT报告、B超结果,以及X光片等等图像资料,统统储存在数据库里。这样,你的诊治医生用他办公桌上的电脑,就可以随时直接调用,并据此精确诊断了。 研发和生产这一在国际上都属领先水平的医疗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是年轻的深圳蓝韵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他们自主研发的“蓝韵PACS系统”,整体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中高端PACS市场空白。 高起点瞄准医疗数字化 10年前,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硕士张力华看准了中国医疗设备和器械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创办了深圳市蓝韵实业公司。 蓝韵最初主要代理西门子等国外的品牌产品,随着对行业的逐渐深入了解,特别是在与国外同行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张力华发现,要真正让中国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就不能长期单纯依靠进口价格高昂的国外产品,必须要有自主研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器械。 在经过缜密的筛选论证后,蓝韵大胆地决定:高起点地瞄准世界医疗设施最前沿的医疗数字化系统作为未来公司的主打产品。 数字化医疗的最大特点是要把占医院业务中信息量80%的临床资料信息化,并以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予以核心技术支持。PAC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医疗设备上获取各种检测影像并进行计算机管理及辅助诊断。由于实现了医疗影像的数字化存储、共享和远程传输,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不但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可靠性,使医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跨地域地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为实现远程诊断提供了可靠而准确的信息,减轻了患者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痛苦并降低了诊治的时间和空间成本,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人类。 集众家之长攻技术难关蓝韵的自主创新,最早起步于借鉴和吸收。他们首先根据国内高校众多科研成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大胆而且大量地从有关高校引进技术和人才。集众家之所长,攻克自己的技术难关。1997年,蓝韵正式推出了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超声工作站单机版产品。此后,更多的新产品便一发而不可收地相继推出,其中,有多项产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的科技奖项。2004年8月,具有国际水准的医学影像档案传输、处理软件(PACS)系统正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检测。短短的10年时间,蓝韵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公司每年上缴国家利税达5000万元。分布在全国的28个分支机构,将公司的产品推进了大部分省市的医疗机构。 时至今日,已经颇具规模的蓝韵产品研发中心和国内外许多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拥有一支开发经验丰富、深谙医学影像业务、专注医学影像网络系列软件研发的强大队伍。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都在200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蓝韵还参与了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数字化的各项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当中。 回首10年创业路,蓝韵公司副总裁王国忠感触良多,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个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市场开发前景将达千亿据专家介绍,蓝韵PACS系统的推出,填补了国内中高端PACS产品的市场空白,其价格也仅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打破了跨国医疗巨头垄断中国中高端PACS产品市场的局面,而且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具竞争力。目前全国共有30多万家医疗机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万家,大型医院6000多家。未来10至20年,随着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医院信息化中占据80%比重的PACS系统将覆盖全国大型医疗机构,粗略估算市场开发前景将达到1000亿元。同时,蓝韵正向远程医疗通信、计划生育系统、卫生防疫系统进军,并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康医院、乡镇卫生院与大医院,大医疗机构间可以连动的共享数据系统,致力于帮助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中国最广大农村的百姓,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