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一身为黎民,高风亮节留人间”。坐落在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的“廉政长廊”,是宁波最早建成的全国首家廉政文化基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孕育的这颗廉政文化的种子,如今已在宁波人的心田花繁叶茂。 廉政文化,培植“不想腐败”的理念 为了一本书的首发式,今年初,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专程赶到宁波。由宁波市鄞州区编写的《中国廉政文化丛书》,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廉政文化”这一概念,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一剂治本良药。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笑贫不笑贪”等文化误区,宁波市纪委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分别下发廉政文化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的“六进”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廉政文化建设在宁波各地如火如荼般的展开了。 在宁波,全国首家廉政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了多部廉政文化丛书;国内第一个廉政文化主题网站《中国廉政文化网》点击率已超过170万人次;廉政文化建设“六进”工作试点单位建成2902个;廉政文化景观1000多处,廉政座右铭、廉政书画、廉政书籍、廉政台历、廉政橱窗……无论是宁波市机关大楼内还是社区,随处能感受到浓浓的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说,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运用文化的载体,借助文化的力量,明确廉政的主题,弘扬廉政的理念,不断丰富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氛围。 惩防体系,筑牢“难以腐败”的大堤 投资百亿元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展顺利。其中有一项“配套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宁波市纪委自大桥指挥部成立之日起,就派驻纪检员实行全程监控,先后出台了59项管理制度和89项工程管理程序,签订各类合同350份,节省投资3亿余元。 像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由政府投资为主、过百亿的重点工程在宁波有28个,总投资达2600亿元。以往的教训是“工程上去、干部倒下”。面对严峻的形势,宁波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提出构建思想道德预防、权力约束、规范管理、监督制约、奖励惩处等保廉体系。 截至去年底,所有大工程大项目全部实现了合同要求的质量等级。据宁波市纪检监察机关统计,去年共立案951件,处分党员干部931人,挽回经济损失2750余万元。 “着力使我们的惩防体系,服宁波‘水土’,显宁波‘印记’,秉宁波‘特性’,力求行得通、做得到、办得成。”宁波市纪委书记唐一军说。 执纪为民,把群众利益作为首选标准 “8年的诉讼,一年半的投诉,没想到‘96178’一个半月就解决了。”这是家住宁波市北仑区的丁某写给市委书记的一句话。9年前,他被人诈骗的赔偿损失被街道无故扣押,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宁波市96178效能中心投诉,没想到问题马上得到解决。 近年来,宁波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了以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为龙头的全市效能投诉中心网络,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代表等4267名同志为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据统计,全市“96178”效能投诉中心共受理群众有效投诉3241件,办结率为95.4%,314名机关干部因效能问题受到追究,“96178”被当地群众幽默地称其为宁波的“廉政公署”。 阳光是权力最好的防腐剂。基于这样的共识,去年4月,宁波市政府开始实施“阳光工程”,通过推进网上审批、电子政务和市长热线,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较为透明的“阳光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