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5号”文件新在哪?
来源:安徽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新闻话题: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这份新形势下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反哺“三农”的力度,让人耳目一新。这份省委“5号”文件新在哪?对话人:省委政研室三处处长聂苏本报记者方秀

  记者:您是省委“5号”文件起草人之一,对这份文件与前几年的同类文件相比有哪

些新意可谓知根知底。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5号”文件提出哪些新政策?

  聂苏: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5号”文件第二部分总结各地经验,吸收各方面的建议,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我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许多措施和要求都是第一次见诸于省委、省政府的“红头文件”。比如,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流通体系,构建城乡双向、顺畅的流通网络;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三农”服务;各市尤其是带县较少的市要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特别是文件第一次向各级党委、政府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的要求,敦促各级机关增强城乡统筹意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积极促成适应城乡统筹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

  记者:安徽“三农”诸多问题的根源是农业“大而不强”、发展不足,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的支撑不够。围绕培育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文件作出哪些新部署?

  聂苏:文件要求,狠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开展现代农业科技行动;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等。文件还首次把实施农业东向发展纳入全省东向发展总体安排一并统筹考虑,要求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农业生产能力优势和靠近华东农产品市场的区位优势,借助“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力量,积极推进产品东进、资金东引、产业东接,迅速打开我省农村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引导。文件在这一方面有哪些新打算?

  聂苏:文件第一次在我省提出了对带县少的市、经济重镇和广大农业地区进行分类指导的概念,力图从实际出发,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要求那些工业化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并只带少数县的市,能够先行一步,实现全面推进;要求那些条件较好的市县经济重镇,协同推进城乡建设,实现重点推进;要求广大农业地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认真落实反哺政策、惠农政策,抓点带面,实现示范推进。同时,“5号”文件正式部署开展“千村百镇示范工程”,鼓励各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入探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努力扩大示范效应。

  记者: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农民群众的“国民待遇”才会不断提高。文件在建设农村公共事业方面提出哪些新规定?

  聂苏:文件提出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求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切实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到2007年对农村参加义务教育的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农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记者: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是基础,事关全局。文件对新农村建设规划有何新举措?

  聂苏:“5号”文件要求首先必须把市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做好,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之上。各市县要立即着手制定本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以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抓紧编制完善乡镇规划,今年内完成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五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后开展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不断深入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在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上,文件有什么新要求?

  聂苏:文件要求在总结去年以来18个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深入推进以“三项改革”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并首次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行“一个转变、三个建立和一个改进”,通过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环境,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重点是推动乡镇基层组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