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信息化稳步增长 年均增幅达1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更新时间:2008-03-15
 
    为期3天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6月1日闭幕。来自联合国及世界44个国家、98个城市的1000多名代表,以“信息技术促进发展”为主题,就有关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

物流信息苏浙沪三地共享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腾飞,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港口的聚集。江苏的南京、南通、连云港,浙江的宁波,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因港口而插上了双翼。近日东海大桥建成、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轮廓日渐清晰。

    共享才能多赢。长三角海岸沿线港口,并不满足于通过修建跨海大桥等构筑完善的交通网络,交流平台从有形扩至无形,从日常的联系深化为深层的互动。

    一个新起点诞生于5月31日。这天,第五届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长江三角洲物流信息一体化专题会上,苏浙沪三地签约,率先在长三角区域实现通关一体化。这三地将区域内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视为“大通关协作区域”,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据平台,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对物流监控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跨关区的申报、审单、验放,最大限度地加快进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全面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届时,长三角各大口岸将真正联动起来,形成巨大的合力。

信息一体化,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大动力。

行政透明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务

    除了方便快捷,信息化更能带来行政结构的变革,让参政议政更简便,让监督更直接,让行政更透明。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所长博伊萨德说,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电子政府的建设。美国公民可通过财政部网络,足不出户申报个人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中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工程也成绩卓著。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本届年会开幕致词中表示,上海将继续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主线,重点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和共享,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商务运营效率。此言不虚,上海是全国省级地方政府中第一个制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城市,并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信息化,为政务公开提供了便利。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将促进政务公开的实施。

    乐观地设想,今后一些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听证会,完全可以换种方式来开。信息化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可能发表意见,甚至进行表决。也许这样的听证会,才能真正体现社情民意。

信息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据年会提交的《亚太地区信息技术应用展望报告》预测,从2005年开始,未来3年中国行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均提15%,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达3817.4亿元,比2004年增长近5成。中国信息化建设的IT投入累计将达1万亿元。

    政府部门将成为2005年IT采购的最大买家,采购主体分别是社保、税务、公安,增长最快的将是审计、财政两方面。推动其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软件正版化、电子政务深化以及由自主实施向外包的过渡。

    而在商业贸易领域,电子交易额快速上升,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供应采购、产品销售和开展对外贸易等环节正在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金融领域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提供,能够提高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的效率;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显著作用;传统工业信息化,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空间、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成果渐显;教育信息化更是教育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特别对于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缩小东西部地区教育以及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